1979年--新华社原始摄影--中美第一对友好城市---美国圣路易斯市友好代表团访问南京--图片12张
举报
上书时间2012-08-17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
商品描述:
-
29年前的元旦,即1979年1月1日,中美双方互相承认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年11月2日,中国的南京和美国的圣路易斯结成两国间第一对友好城市。从那以后,中美间的友城发展到170对,对促进两国人民的了解和接近,发展经济、文化、科学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开辟了一条新的卓有成效的渠道。两市结好即将迎来30周年,当年友城缔结前后的点点滴滴仍使人难以忘怀。 圣路易斯位于密西西比河之滨,密苏里州第一大城市,都市区人口240万,是美国重要交通枢纽和工业基地、最大的飞机和宇宙飞船制造中心之一、仅次于底特律的汽车制造中心。该市区有一座高达192米的不锈钢大拱门,象征圣路易斯为美国“西进之门”。 早在中美建交前的1978年1月,圣路易斯就建立了由市长直接领导的“圣路易斯—南京筹建友好城市委员会”,成员为各领域的头面人物。中美建交后,即1979年初,圣路易斯市市长詹姆斯•康威先生给南京市市长(时为革委会主任)写来一封长信,详细地介绍了该市的经济、文化、地理等基本情况,概括了两市的共同点,表达了希望尽快与南京市结为友好城市的愿望。 1979年6月, 美国市长访华团访问南京,团长卡佛先生是圣路易斯康威市长的好友,再次转达了圣市与南京结好的迫切愿望。同年7月21日至24日, 圣路易斯地区的华盛顿大学、密苏里大学、国际学院联合访华团一行20人访问南京。来访前,康威市长授权“圣路易斯—南京筹建友好城市委员会”主席、华盛顿大学董事、超城市投资公司总裁威特考夫和华盛顿大学国际问题研究室主任、中国问题研究专家、访华团副团长史培德博士作为市长的全权代表,来宁洽商建立友好城市事宜。 7月24日,他们在拜会南京市革委会主任储江时,又一次表达了圣市与南京结好的强烈愿望。他们介绍说,圣市与法国里昂、德国斯图加特、以及日本、爱尔兰的有关城市建立了姊妹城市关系,多年来就希望与中国的一个城市结好。经过长期的研究和调查后,比较了中国十几个城市,认为南京最合适。两市有很多相似之处,都位于大江河边,人口、地理条件、气候差不多,都是古老城市(圣市历史200多年,在美国属古城),都是大工业中心。他们说,该市多年来致力于发展美中文化交流,在美国第一个在中学内创办中文班,第一个介绍中国的大学和中学课本,并运用中文简体字和拼音。华盛顿大学是美国第一所介绍中国教育方法的大学,早在1955年就开始教太平天国史,专门设有中国现代史课程。与南京有密切关系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曾在该市工作、生活,并筹款回国领导辛亥革命。史培德博士还特意谈到台湾问题。他说:“我们是希望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南京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没有和台湾的任何城市有官方联系,这一问题康威市长和友好城市筹备委员会的每个成员都很明确。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我们希望中国人民自己解决这个问题,使台湾这个富有的省回归你们祖国的怀抱。” 1979年10月,南京市和圣路易斯市即将结好的消息迅速在圣路易斯传开了。圣路易斯的5家电视台和所有的报纸都作了突出的报道。1979年10月10日出版的《全球民主党人报》以《我们新的友好城市》为题,简要地叙述了结成友好城市的经过,并介绍了南京的情况。同日出版的《圣路易斯邮报》报道了南京市革委会主任储江发出邀请和康威市长准备访问南京的消息。在一段时间内,两报在头版或里页都刊登了有关南京的照片。不少工厂、学校、文艺团体和植物园、图书馆,纷纷写信给康威市长,要求同南京对口单位建立友好关系;在社交场合,圣路易斯同南京建立友好城市是人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多少朋友高度赞扬把两市人民的愿望付诸实现;多少朋友立下到南京来参观访问的迫切愿望。 10月24日,圣路易斯市政府在圣路易斯大学举行了由各界著名人士和华侨代表800多人参加的群众大会,当主持人宣布南京和圣路易斯即将结为姊妹城市时,全场报以热烈的、经久不息的掌声,人们欢呼跳跃,很多人激动得流下了热泪。在圣市代表团访问南京前,圣市已出现了一股“南京热”。 应南京市革委会主任储江邀请,1979年11月1日至5日,圣路易斯市长康威先生率领包括贝尔塞尔副市长、史培德博士、爱默生电器公司等著名大企业总裁一行8人访问南京。其时正值美国国内选举,代表团的成员说:竞选固然重要,同南京结成友好城市,发展中美人民的友谊更重要。 来访期间,南京的主要街道、建筑物、车站、风景名胜区,到处都悬挂着彩旗和欢迎标语。11月2日,在南京人民大会堂,各界代表3000多人参加的大会上,储江主任和康威市长正式签署了缔结友城协议书。康威市长发表了激动人心的讲话,他说,世界上什么城市有这样优秀和勇敢的人民?南京有!什么城市有这样古老和丰富的文化?南京有!什么地方的大桥能造得这样好?南京!当他被问到:(中国)哪个城市将第一个实现四个现代化?他回答仍然是南京!他还说,137年前,清政府和英国签订了一个南京条约,夺走了中国的自由。而今天,我们在南京签订的是一个完全平等和促进友谊的南京条约,我愿它永世长存!康威市长的讲话不时被阵阵热烈的掌声所打断。 两市缔结了友城协议后,中美两国朋友怀着喜悦的心情,在美丽的玄武湖畔共同种植了4株披挂着彩带的中美鹅掌楸。鹅掌楸是一个古老的树种,现在世界上只剩中国、美国两个亚种。中美鹅掌楸是南京林业大学以中国鹅掌楸为母本,美国的为父本,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在1977年培育成功。它融会了两国鹅掌楸各自的优点,树姿美观,抗病性强,这是友好合作的象征,是名副其实的中美友谊树,它将在两市人民的辛勤培育下,千秋苍翠。 在南京,客人参加了大型欢迎文艺晚会,游览了向往已久的长江大桥和中山陵;参观了南京无线电厂(熊猫集团)等企业;应客人要求,南京市政府还安排客人参观瑞金新村住宅区,走访了市民家庭。代表团对南京人民所取得的建设成就表示由衷的赞赏,同时也对我们的不足之处坦率地提出了看法。在参观电影机械厂时,贝尔塞尔副市长说,这个厂的设备和产品比较落后,但发展余地很大,我们可以帮助改造。在参观南京无线电厂时,爱默生电器公司总裁莫埃格莱尔问得很仔细,他说:这是我看过的中国无线电厂中比较先进的一个,产品距国际先进水平不太远,但工艺是四十年代的。只要经过不大的改进和努力,就可以大大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他表示除了愿意提供技术资料外,还可以选派有经验的专家来南京作技术性的指导。代表团还对两市之间开展友好活动,以及在文化、教育、体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提出了许多具体建议。 国内新闻媒体包括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电台电视台对客人的来访都作了充分报道。客人们走到哪里,哪里就出现动人的友好场面,南京―圣路易斯结为友好城市,这已成为全市家喻户晓的喜事。“我们一踏上南京的土地,就像置身于友谊的海洋一样。”爱默生电器公司总裁说出了代表团成员的共同感受。康威市长在庆祝晚宴上赋诗一首:“满月高挂南京夜,金光照进我们心;紫金山头香风吹,树叶摇动呼欢迎;此刻阳光照拱门,光辉金色桥一座;桥上菊花红玫瑰,万朵来自金陵城。” 5天过得太快了,双方都感到还有许多话要说,有许多事要谈。康威市长临时决定留下贝尔塞尔副市长和史培德博士继续交换意见,洽商南京友好代表团回访、经济技术交流以及文化艺术交流、中小学生友好活动等具体事宜。直至11月8日,两人才恋恋不舍离开南京。 第二年即1980年5月,南京市友好代表团应邀首次访问圣路易斯,把圣路易斯的“南京热”推向了高潮。 自南京市与圣路易斯市结好以来,两市的友好交往在中美外交形势的大背景下,开展了积极有效的交流。近30年过去了,这期间国际风云变幻,中美关系在波澜起伏中前进。南京与圣路易斯的友好合作关系却始终稳步发展,从文化艺术教育交流到经济合作,在南京建立合资企业,并以友城为起点,与休斯顿、克里夫兰等一批城市和众多中介机构、著名企业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南京市历任主要负责人先后访问过圣市。圣市的历任市长以及圣路易斯-南京友城委员会的历任主席都率团访问过南京。 两市每逢结好5、10周年庆典,两市都派出大型代表团互访。1984年结好5周年之际,圣市组织了230多人的大型代表团访问南京。1994年结好15周年之际,圣市赠送给南京一套完整的儿童乐园设施,安装在玄武湖公园内,十多年来这儿成了孩子们向往的地方。南京市在圣市的密苏里植物园内建设了一座中国古典风格的园林,是圣市人民喜爱的新景点,也是华侨华人经常聚会好去处。即使在1989年“6•4”以后,中美关系下降到冰点,官方往来基本停顿。其时正值两市结好10周年,当年年底,圣路易斯仍派出圣路易斯―南京友城委员会新任主席、原副市长一行就今后两年交流合作项目具体洽商。1999年,为纪念两市结好20周年,圣市市长和密苏里州州务卿率团来访,成员包括州议员、2位前任市长以及一些企业家和市民代表,美国新任驻沪总领事也到南京祝贺。代表团在南京举办了圣路易斯图片展,南京-圣路易斯经贸洽谈会,两市还签署了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的备忘录。 文化教育方面,南京市先后在圣市举办了儿童画展、业余画家作品展、摄影图片展、农民画展,圣市在南京多次举办摄影图片展、现代画展,组织大型少年合唱团来南京演出,圣市著名钢琴家、爵士音乐家先后来南京演出并讲学。两市还联合举办过《长江-密西西比河》风光摄影展。我市在圣市举办的南京业余画家美术作品展,圣市所在的密苏里州州长亲自前来剪彩,画展应要求延期了3周。圣路易斯市的密苏里植物园与我市中山植物园结成了友好植物园,开展科研、人员等方面的交流。金陵图书馆和圣市图书馆也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在医疗卫生方面,鼓楼医院与位于圣市的全美著名的BJC医疗系统建立了友好交流医院。 两市新闻机构的交流,进一步促进两市人民的相互了解。圣路易斯影响最大、日发行量60万份的《圣路易斯邮报》记者曾多次来南京采访。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该报与《南京日报》派记者互访。邮报记者来南京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政法宗教、人民生活等多方面作了半个多月的采访,邮报于当年5月21日至25日连续5天刊登了在南京采写的16篇文章(翻译成中文为3万多字),比较详细客观地介绍了在南京的所见所闻。记者在一篇题为《社会的变化》文中说:“今年4月,当美国国会少数党领袖里戈法德宣布,他将在对华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的议案表决中投反对票,主要理由就是:中国不自由,在人权、宗教自由和民主方面仍在倒退。 但是如果你走在南京街头,采访那里的人民,你就不会赞同他的话了。”记者引用圣路易斯原市长谢慕尔随圣路易斯代表团再次来中国后说的话,南京的巨大变化使他“震惊”—“不仅仅是城市建设的新面貌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短短10多年,人们享受的自由水平比我想象的高得多”。《南京日报》也于当年6月初了两名记者赴圣路易斯采访,发表了20多篇稿件。 教育领域的交流十分频繁。圣路易斯大学附中和南公园中学分别与南京外语学校、金陵中学结为友好学校,双方展开定期的交流。近十年来,南京外语学校每年选派2名学生到对方学校留学,从今年开始每年将增加到4名;两校学生利用假期互访,并住在学生家中,加深了相互的了解。从1999年开始,圣路易斯地区教育委员会每年都组织数十名当地教师来南京访问,与南京同行交流教学经验。经过多年筹备,密苏里大学和南京大学合作举办的IMBA(国际工商管理硕士)项目于2005年正式启动。该项目面向中美两国学生,在两校各学习一年,并在美国跨国公司带薪实习3个月,毕业时将同时获得两校的IMBA双硕士学位。 从2002年开始,密苏里大学还和南京市人事组织部门合作,已为南京举办了3期公务员培训班,每期20多人。培训班除正常课程外,在圣市政府的支持下,学院还被分配到该市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实习,使学员对美国地方政府运行机制有了切身体会。 经贸交流方面,圣路易斯的世贸中心等商会组织多次组织商务考察团来宁考察。90年代初,圣路易斯的普瑞纳公司在南京办了第一个合资企业。通过圣市介绍,美国A.O.史密斯热水器公司投资3000万美元在南京独资兴建了一家热水器厂。在圣路易斯的世界500强企业爱默生电器公司多年来一直积极参与南京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2004年在南京投资900万美元建立了一家研发中心,2005年又将采购中心设在南京。2006年,经过在中国5个城市中的比选,爱默生又把一期投资3000万美元的爱默生过程控制流量技术有限公司设在南京江宁开发区,成为其在亚洲的唯一生产基地,一期年产值就达2亿美元。 明年,南京—圣路易将迎来结好30周年,两市拟在开展纪念活动以及在目前良好合作的基础上,就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友城间的交流合作内容进行洽商,共同努力,为两市、两国人民的共同繁荣与进步作出贡献。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