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图书条目标准图
品相好,内页干净!发货快!
张庆熊 著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99-05 / 平装
售价 ¥ 22.00
品相 九五品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5-11-22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自我、主体际性与文化交流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在第一部分中评述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有关自我和主体际性的学说,希望先把文化的基本要素和结构关系弄清楚。然后在第二部分评述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化交流的基础和方法。这两个部分各三章,共六章。本书第三部分含五章,是用前两部分提供的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比较中西文化各自的基本特征、区别和联系,探讨中国文化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本书的最后一章,即第十二章是结束语,对全书的观点作提纲挈领的总结。
张庆熊,汉族,1950年12月生于上海。197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1976年至1979年就读于复旦大学哲学系研究班,毕业后留校任教。1983年至1993年在瑞士留学与工作,获瑞士弗兰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其间发表专著一本《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及论文多篇,现为复旦大学现代哲学研究
总序 序 第一章 纯粹自我与人格自我 1 反观自照的“纯粹自我”和意识之流的“统调者” 2 “移情作用”和“他人的自我” 3 从“纯粹自我”到“人格自我” 第二章私人语言的不可能和唯我论的破灭] 1 内在意识的自明性和现象学的还原 2 主体际交流的语言和哲学家独自沉思的语言 3 私人语言的不可能和现象学还原的困境 4 把唯我论的苍蝇引出捕蝇瓶 第三章 自我和社会中的交互行为 1 西方近代从笛卡尔至黑格尔的有关自我的学说 2 美国新黑格尔主义哲学家罗伊斯的自我观 3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米德的自我观 4 哈贝马斯的交流的行为理论 第四章 理性和文化 1 罗蒂对理性和文化的关系的论述 2 胡适对传统文化的看法 3 实用主义文化观的弊端 第五章 生活世界是文化交流的基础 第六章 社会体制、价值交流和超越精神 第七章 对西方文化的再认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第八章 市民社会的概念及其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第九章 空想社会主义、大同思想和中国近代的社会革命 第十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观念和现代化 第十一章 信息革命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第十二章 告别20世纪:文化交流和社会进步 参考书目 2
展开全部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