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求学易找书店
  • 国企改革的方向与焦点--李锦答记者问李锦
图文详情

国企改革的方向与焦点--李锦答记者问李锦

举报

正版保证,放心选购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511250377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售价 29.30 5.1折

定价 ¥5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发货
    承诺48小时内发货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5-05-25

    数量
    库存10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100% (7笔)
    好评率
    100%
    发货时间
    13.92小时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经济
      货号:
      JD9787511250377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锦江苏射阳人。中国企业报总编辑,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兼首席研究员,新华社不错记者。
      1976年10月到新华社工作,农村改革初期,以调査研究闻名,是万元户的很早发现与报道者,对其有"你有发言权"的评价。
      重点研究当代经济学、政治学与企业发展走势,长于策论研究。1978年来所写100多篇对策性调査报告为45位国家领导人批示或赞扬。1994年9月10日同志听取汇报时认为其"会搞调查,会总结经验"。
      2009年3月发现信贷风险形成,万言上疏中央,提出对策,得到、、王歧山批示,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中央开始注意这个问题,并且努力加以纠正",为遏制金融危机做出重大贡献。
      曾提出九间棚与沂蒙精神、马克思主义建设论、消费型社会论、社会稳定善治论与大企业时代论。出版著作《资本经营理论的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新发现等19部。

      目录
      序 新媒体背景下李锦在解释性新闻中的兴起郑保卫
      一、国有企业发展道路与改革方向
      1国企改革的方向是私有化还是市场化
      ――答《光明日报》记者问(2012年4月18日)
      2国企不能走“老路”、“邪路”,只能走新路
      ――答《*国企业报》记者问(2011年7月15日)
      3解读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主题词
      ――答《*国企业报》记者问(2011年12月22日)
      4坚持国企改革的正确道路
      ――答《人民政协报》记者问(2012年3月4日)
      5国企怎么办
      ――答《光明日报》记者问(2012年4月19日)
      6央企薪酬涨跌背后玄机
      ――答《京华时报》记者问(2012年5月7日)
      75010家国有大中型困难企业退出市场有诸多困难
      ――答新华社记者问(2012年10月24日)
      8*国央企坚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化道路
      ――答新华社记者问(2012年11月13日)
      9聚焦2013年中央企业改革发展新看点新走向
      ――答新华社记者问(2012年12月24日)
      10国企改革如何进行“顶层设计”
      ――答《国企》杂志记者问(2013年2期)
      11“现在的国企与过去完全两码事”
      ――答《人民政协报》记者问(2013年3月9日)
      12新一轮国企改革的逻辑观
      ――答《国企》杂志记者问(2013年3月28日)
      13北京出租车垄断面临大考公司改革只是触及皮毛
      ――答《*国企业报》记者问(2013年4月22日)
      14国企改革十年纪实:千里之任行思行远
      ――答新华社记者问(2013年5月26日)
      15国企利润缘何再现增减“两重天”?
      ――答新华社记者问(2013年5月23日)
      16如何打造国企核心竞争力?
      ――答《国企》杂志记者问(2013年6月6日)
      17国企利润分化的背后
      ――答《上海证券报》记者问(2012年7月17日)
      18国企改革需重新审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答《*国企业报》记者问(2013年8月16日)
      19市场化改革是触动既得利益的一场变革
      ――答《*国企业网络电视台》记者问(2013年11月7日)
      20十八大以来国企改革述评:大力夯实国民经济基础
      ――答新华社记者问(2013年11月8日)
      21国资委酝酿对国企展开新一轮的战略重组
      ――答《经济参考报》记者问(2013年11月15日)
      22国企改革国资监管迈进历史新阶段
      ―--答《*国企业报》记者问(2013年11月19日)
      23国有企业将迎来第二波改革的高潮
      ――答*国新闻社记者问(2013年11月22日)
      24国企改革再出发
      ――答《光明日报》记者问(2013年11月22日)
      25*国勾勒国资国企改革“路线图”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
      ――答新华社记者问(2013年12月19日)
      26新阶段国企改革五大看点解析
      ――答新华社记者问(2013年12月19日)
      27从黄淑和答记者问看国企国资改革的新蓝图
      ――答*国企业网络电视台记者问(2013年12月20日)
      二、国企进入分类分层改革监管新时期
      1承认“公益性质国企”是改革的重大突破
      ――答《理论网》记者问(2012年1月4日)
      2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面临分类难题
      ――答《*国商报》记者问(2013年3月26日)
      3国企应该完全退出竞争性领域吗
      ――答《光明日报》记者问(2013年5月9日)
      4按功能国企可划分为四类
      ――答《*国证券报》记者问(2013年5月18日)
      5重新谋划国企产业布局将形成新监管体系
      ――答《经济参考报》记者问(2013年5月21日)
      6国企改革意见基本成型分类方式未达共识
      ――答《东方早报》记者问(2013年5月22日)
      7国企分类定位尤为重要
      ――答中央广播电台记者问(2013年5月22日)
      8新一轮国企改革涉央企拆分推进国资证券化
      ――答《上海证券报》记者问(2013年11月1日)
      9高层透露国资国企改革路径或引资多元化
      ――答《*国联合商报》记者问(2013年11月4日)
      10由管企业转向管资本国企改革力度超预期
      ――答《*国证券报》记者问(2013年11月16日)
      11国企改革第二波从管企业到管资本的蜕变
      ――答《新快报》记者问(2013年11月18日)
      12国企“一把手”拟实行市场化选聘不再享有党政级别
      ――答中央广播电台记者问(2013年11月19日)
      13特大国企或先改组为国资投资公司
      ――答《*国证券报》记者问(2013年11月19日)
      14国企分类是国企改革监管的基础与前提
      ――答《*国经济时报》记者问(2013年11月23日)
      15国有企业进入分类分层改革与监管新时期
      ――答《人民网》记者问(2013年11月24日)
      16国企改革与监管“三三工程”揭开大幕
      ――答《*国企业报》记者问(2013年12月3日)
      17国资监管应当拿起“两把刀”切开政企关系
      ――答《*国企业报》记者问(2013年12月24日)
      三、完善国有资产的监管体制
      1以*导地位标准观察国企重组
      ――答《*国企业报》记者问(2011年6月17日)
      2《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解读
      ――答《*国企业报》记者问(2011年12月29日)
      3金融业监管不宜照搬国资委模式
      ――答《*国企业报》记者问(2012年4月11日)
      4国有资产多头监管图景渐明
      ――答《经济观察报》记者问(2012年4月28日)
      5提高国企红利上缴比例以为20%为底线的建议
      ――答《京华时报》、《新京报》记者问(2012年5月7日)
      6国企高管薪酬现状与改革方向
      ――答《*国企业报》记者问(2012年5月15日)
      7财产申报:国企防腐又一拳
      ――答《国企》杂志记者问(2012年06月04日)
      8.重庆国企高管资产申报的创新意义
      ――答《*国企业报》记者问(2012年6月5日)
      9设立金融国资委与市场化是跑的“两股道”
      ――答《*国企业报》记者问(2012年7月24日)
      10央企炒楼炒股属不务正业
      ――答《人民日报》记者问(2012年12月26日)
      11央企怎样引进外部审计
      ――答《*国企业报》记者问(2012年10月25日)
      129家央企违规发放数亿元福利国资委将立项监察
      ――答《经济参考报》记者问(2013年5月13日)
      13聚焦央企考核:宏观大势导致少数企业大起大落
      ――答新华社记者问(2013年8月23日)
      14再启薪酬调查央企“阳光化”始于信息公开
      ――答中央电台记者问(2013年8月23日)
      15不能把国企腐败现象与国企制度混为一谈
      ――答《*国企业报》记者问(2013年10月22日)
      16中铁建巨额招待费被查处签字背书应大力推广
      ――答中央广播电台记者问(2013年10月23日)
      17*国将以“签字背书”破解央企监督难题
      ――记者问(2013年10月23日)
      18国资改革完善治理方式推进股权多元化
      ――答《*国证券报》记者问(2013年10月28日)
      19国资国企改革路径浮现方案在三中全会后出台
      ――答《上海证券报》记者问(2013年11月1日)
      20三成国企收益上缴改善民生
      ――答香港《文汇报》记者问(2013年11月16日)
      21红利上缴30%国企改革一大步
      ――答《人民网》记者问(2013年11月18日)
      22*国将开启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
      ――答《京华时报》记者问(2013年11月18日)
      23国企红利理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答中央广播电台记者问(2013年11月19日)
      24上海国资国企改革方案出炉收益上缴比例提高
      ――答中央广播电台记者问(2013年12月17日)
      25国资委深化国企改革探索管理者差异化薪酬分配制度
      ――答中央广播电台记者问(2013年12月19日)
      四、*国进入大企业时代
      1*国进入大企业时代兼并重组成为主要特征
      ――答新华社记者问(2012年9月1日)
      2*国企业离**性公司有多远?
      ――答《上海金融报》记者问(2012年7月22日)
      3*国企业500强有哪些新看点?
      ――答新华社记者问(2012年9月1日)
      4我国大企业兼并重组浪潮加速推进但效益有待提升
      ――答新华社记者问(2012年9月2日)
      5*国企业做大成效明显做强任重道远
      ――答新华社记者问(2012年9月2日)
      6我国大企业加速融入**竞争
      ――答新华社记者问(2012年9月2日)
      7*国企业500强国企占*对优势利润为民企7倍
      ――答《新京报》记者问(2012年9月3日)
      8*国企业500强不要虚胖要强壮
      ――答新华社记者问(2012年10月8日)
      92012年美国大选后经济摩擦怎样影响*国企业
      ――答《*国企业报》记者问(2012年11月6日)
      10大企业与*国的命运
      ――答《*国企业报》记者问(2013年7月9日)
      11企业500强榜单折射*国大企业四大困局
      ――答新华社记者问(2013年8月31日)
      12央企继续包揽企业500强前10位
      ――答《京华时报》记者问(2013年9月1日)
      13大企业要建立适应中低速增长期的经营模式
      ――答《国际金融报》记者问(2013年9月2日)
      五、经济变速期的转型升级
      1从富士康跳楼事件看“*国代工经济”转型的迫切性
      ――答《理论网》记者问(2010年7月2日)
      2煤老板退出历史舞台是历史的选择
      ――答《*国企业报》记者问(2012年6月16日)
      3从2012*国服务企业500强看服务业三难题
      ――答新华社记者问(2012年9月3日)
      4“低成本时代”正远去我国制造业期待转型升级
      ――答新华社记者问(2012年9月4日)
      5从*国制造企业500强看制造业四大难题
      ――答新华社记者问(2012年9月4日)
      6告别“低成本时代”“*国制造”期待“再创新”
      ――答《经济参考报》记者问(2012年9月11日)
      7中远“搁浅”之警示
      ――答《光明日报》记者问(2013年4月1日)
      8中铝出售9家公司打响盈利保卫战
      ――答《*国企业报》记者问(2013年6月4日)
      9“新船长”马泽华如何拯救中远危局?
      ――答中央电台记者问(2013年7月2日)
      10世界500强:*国企业如何“名归实至”?
      ――答《知识产权报》记者问(2013年8月日)
      11.“克强经济学”背景下的国企如何转型调整?
      ――答《国企》杂志记者问(2013年8月14日)
      12.企业500强须适应经济中低速增长
      ――答新华社记者问(2013年8月31日)
      13经济下行背景下大企业如何突围
      ――答新华社记者问(2013年8月31日)
      14*国企业500强中石化“九连冠”整体收入放缓
      ――答《新京报》记者问(2013年8月31日)
      六、混合所有制与国民共进
      1企业进退是市场竞争的自然现象
      ――答《*国企业报》记者问(2011年7月5日)
      2政府托管的做法,是走错了的一盘棋
      ――答《信息时报》记者问(2012年2月21日)
      3民间资本:如何打破“玻璃门”
      ――答《光明日报》记者问(2012年6月5日)
      4深度解读《国资14条》
      ――答《*国企业报》记者问(2012年6月27日)
      5“民企党代表比例有增加,仍需解放思想”
      ――答《*国企业报》记者问(2012年8月14日)
      6从沙钢居民企500强之首看转方式的急迫
      ――答中央电台《央广财经评论》记者问(2012年8月30日)
      7解读2012*国民企500强9大特色
      ――答《*国企业报》记者问(2012年9月1日)
      8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关系解析
      ――答新华社记者问(2012年10月19日)
      9民资建设铁路有五大障碍要扫除
      ――答《*国企业报》记者问(2012年11月5日)
      10国民进退的“四段论”
      ――答《*国企业报》记者问(2012年11月5日)
      11双汇鲸吞***大猪肉供应商
      ――答中央广播电台记者问(2013年5月30日)
      12民营企业大有可为
      ――答《*国证券报》记者问(2013年11月13日)
      13混合所有制发展:从管企业到管资本
      ――答人民网记者问(2013年11月15日)
      14多种所有制经济迎机遇
      ――答《经济日报》记者问(2013年11月16日)
      15国企改革路径是混合经营
      ――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问(2013年11月19日)
      16*国将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答《北京周报》记者问(2013年12月5日)
      七、国企舆论与文化建设
      1国企改革的历史方位与舆论焦点
      ――答《*国企业报》记者问(2011年6月14日)
      2永远保持国有企业的*进性
      ――写在*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2011年7月1日)
      3理直气壮唱响国有企业主旋律
      ――答《*国企业报》记者问(2011年7月14日)
      4从大局出发维护国有企业舆论形象
      ――答《*国报业网》记者问(2011年8月9日)
      5企业智库引领舆论新尝试
      ――答《*国企业报》记者问(2013年3月13日)
      6十年,铸就国有企业的核心价值
      ――答《*国企业报》记者问(2013年5月8日)
      7中央企业精神的内涵和逻辑体系
      ――答《*国企业报》记者问(2011年5月8日)
      8宋志平、稻盛和夫之比较(上)
      ――答《*国企业网》记者问(2012年10月10日)
      9宋志平、稻盛和夫之比较(下)
      ――答《*国企业网》记者问(2012年10月10日)
      10*国有企业改革历史的雄壮画卷
      ――答《中央电视台》记者问(2013年1月29日)
      11《十八大报告国企学习读本》的理论探索
      ――答《*国企业报》记者问(2013年6月25日)
      附录一社会主义国有资产监管制度的重大创新
      ――2013年12月6日在河南省国资大讲堂的演讲
      附录二我当企业新闻解读人
      ――答《*国报业网》记者问(2012年10月25日)
      附录三媒体采访李锦及采用谈话内容的稿件
      后记

      内容摘要
      李锦答记者问的内容囊括*国国企改革的当前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通过对新闻的分析,阐述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资监管、大企业时代、混合所有制与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观点。特别是对国企改革必须从功能分类开始的呼吁,尤为引人注目。
      本书分为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李锦就我国企业发展的重大事件、重要动态接受媒体的专访,一是接受电话访问,相关观点为新闻媒体所报道。这些内容分为七个部分,各部分按时间顺序编排。

      主编推荐
      国企领导干部、研究人员、财经记者与企业新闻发言人。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