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图书条目标准图
张艳秋 著 / 人民出版社 / 2012-08 / 平装
售价 ¥ 17.63 4.5折
定价 ¥39.00
品相 九五品品相描述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5-07-17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理解媒介素养:起源、范式与路径
作为媒介素养研究的学术专著,《理解媒介素养:起源、范式与路径》既侧重媒介素养的理念挖掘与路径探索,也强调在国际比较视域下反思并建构媒介素养的本土行动。作者秉持历史研究、批判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主要通过阐述媒介素养与媒介技术、媒介社会、媒介生态、媒介研究、媒介教育、媒介机构、媒介管制、媒介融合等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式之间的关系,梳理并论证了媒介素养的起源与沿革、范式与理念、路径与实践i大主要问题,是对媒介素养进行的一次基础性、综合性和学理性的论述。
张艳秋,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硕士、英语本科;曾获“加拿大研究特别奖”赴加访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媒介素养、新媒介与青少年、媒介研究、国际传播等;主编《国际传播策划》等书,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
前言第一章媒介素养与媒介技术一、媒介素养的信息观:信息即权力(一)信息即生活:有效的生活是和完全充分的信息在一起(二)信息即权利:充分占有信息是享有信息附带权利的前提二、媒介素养的历史观:媒介即讯息(一)传播技术:推动历史文明进程的力量(二)媒介本质:厘清媒介变迁的历史视角(三)媒介四律:消长中的获知与传播能力三、媒介素养的能力观:素养即能力(一)媒介素养:媒介本质与内容解读的博弈(二)媒介素养:历史的循环与新概念的涌现第二章媒介素养与媒介社会一、媒介素养的社会观:辩证分析媒介是把双刃剑二、媒介素养的功能观:客观解读媒介功能的多重性(一)守望功能:辨析“真实世界”与“媒介世界(二)教育功能:媒介教化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三)娱乐功能:理解媒介快感与娱乐文本消费(四)协调功能:辨识媒介导航的意义与方法第三章媒介素养与媒介生态一、媒介素养的媒介生态观二、媒介生态下的媒介素养(一)多媒介共存,新媒介跃进(二)传播全球化,多元文化交互(三)媒介运作市场化中的识辨能力(四)受众分层中的媒介控制与媒介素养第四章媒介素养理念分析一、媒介素养的字面界定二、多元素养观三、媒介素养的历史性四、媒介素养的概念界定五、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六、媒介素养与批判性思维第五章媒介素养与媒介研究一、媒介素养的跨学科性质二、媒介素养与媒介研究三、媒介素养与受众研究(一)受众研究的两种传统(二)“从受众出发”的媒介素养研究(三)媒介素养研究的两大范式及其受众观(四)受众研究范式对媒介素养研究与实践的影响(五)媒介素养对受众研究的丰富与发展第六章媒介素养与媒介教育一、媒介教育的性质与价值取向(一)什么是媒介教育(二)媒介教育的多元价值取向(三)媒介教育多元价值取向背景分析(四)媒介教育的“新教育”性质(五)反思“保护主义”范式的媒介教育二、媒介教育的对象、方法与路径(一)对象上:全民教育(二)跨度上:终身教育(三)渠道上:立体教育(四)方法上:体验教育第七章媒介素养与媒介机构第八章媒介素养与媒介监管第九章媒介素养与媒介融合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