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图书条目标准图
全新正版 新华发货 可开发票
李文海 、周源 著 / 人民出版社 / 2020-01 / 平装
售价 ¥ 30.40 8.0折
定价 ¥3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5-05-08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灾荒与饥馑:1840-1919/人民文库
长期以来,近代灾荒史研究一直是近代史研究中的一项空白,因此,学者们从探求灾荒史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入手,说明研究近代灾荒史的重要性。李文海认为,研究中国近代灾荒史,应该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它一方面可以使我们更深入、更具体地去观察近代社会,从灾荒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相互关系中,揭示出有关社会历史发展的许多本质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对近代灾荒状况的总体了解中,得到有益于今天加强灾害对策研究的借鉴和启示。《灾荒与饥馑:1840-1919/人民文库》是早对中国近代灾荒进行系统研究的学术专著,是李文海先生在编纂《中国近代灾荒纪年》一书后撰写的从理论层面考察中国近代灾荒史的著作。《灾荒与饥馑:1840-1919/人民文库》对中国近代史上历次大的自然灾害的发生、程度、影响范围、造成的危害以及清政府救灾措施和弊端做了具体充分的描述和分析,具有纲要式近代灾荒简史的性质。
李文海(1932—2013)男,汉族,江苏无锡人。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副部级),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李文海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对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进行了系统、深入和富于开拓性的探讨,撰写和主编了大量著述,如《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世纪之交的晚清社会》、《义和团运动史事要录》、《太平天国社会风情》、《中国近代十大灾荒》、《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灾荒与饥馑》、《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迈向新世纪的人文教育》、《清史编年》(共12卷)等近二十部学术著作,发表《告别二十世纪的历史思考》、《近代中国灾荒与社会稳定》等论文100余篇。李文海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学科评审组组长、*历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高校理论战线》编委会主任、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高教学会副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会长、北京市高教学会会长等职务。1992年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党的第十四届中纪委委员。
章中国近代灾荒与社会生活节‘十年倒有九年荒‘
第二节人祸加深了天灾
第三节灾荒对社会经济和生活的严重影响
第二章道光后期的灾情(1840-1850)
节战争爆发后连续三年的黄河大决
第二节道光二十六年、二十七年的秦豫大旱
第三节道光末年的东南各省大水灾
第三章水旱蝗疫交乘的咸丰、同治朝灾荒(1851-1874)
节咸丰、同治年间频发的水旱灾害
第二节铜瓦厢决与黄河大改道
第三节咸丰年间的严重蝗灾
第四节咸、同之交的瘟疫大流行
第五节同治年间连续九年的永定河漫决
第四章‘丁戊奇荒‘前后(1875-1890)
节光绪初元的旱灾
第二节惨绝人寰的‘丁戊奇荒‘
第三节甘肃大地震
第四节光绪朝中期的黄河连年漫决
第五节光绪十五年的大水灾
第五章世纪之交的主要自然灾害(1891-1911)
节1纪末叶连年发生的顺直水灾
第二节戊戍维新时期以潦为主的灾荒
第三节义和团运动时期以旱为主的灾荒
第四节清王朝覆亡前夕的几次重大自然灾害
第六章政局动荡下的民初灾荒(1912-1919)
节连年不绝的大面积水突
第二节旱、蝗、风、火之灾
第三节地震活跃期与宁夏大地震
第七章清代封建统治阶级‘荒政‘述略
节清的仓储政策
第二节灾情的呈报与调查
第三节蠲緩与赈济
第八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救荒之弊
节社会经济的凋敝对救荒能力的削弱
第二节晚清救灾活动中的弊端
结束语噩梦醒来是清晨
展开全部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