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奥文图书专营店的书摊
  • 高等院校音乐类“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音乐史

高等院校音乐类“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音乐史

举报
  • 作者: 
  •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ISBN:    9787508467153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印刷时间:    2009-09
  • 印数:    1千册
  • 装帧:    平装
  • 页数:    171页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印刷时间:  2009-09
  • 印数:  1千册
  • 装帧:  平装
  • 页数:  171页

售价 15.00 6.0折

定价 ¥25.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15-11-16

    数量
    库存3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十二年老店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27.27% (14笔)
    好评率
    99.42%
    发货时间
    191.14小时
    地址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
    电话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艺术
      货号:
      4
      商品描述:
      【图书描述】:
      本书讲述了远古、周代与春秋战国、汉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音乐的发展,律学成果与音乐论著以及学堂乐歌的兴起等内容。
      【内容简介】:
          本套教材面向高等院校音乐类本、专科普修学生编写,充分结合师范院校教学实际情况,内容充实,简明适度,练习多样,层层递进。《中国音乐史(16讲)》主要讲述了远古、周代与春秋战国、汉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音乐的发展,律学成果与音乐论著以及学堂乐歌的兴起,“五四”运动影响下的新音乐建设,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延安音乐”与新歌剧的诞生,不同政权区域的音乐文化,20世纪初音乐教育的建设与发展。
          《中国音乐史(16讲)》可作为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教材使用,也可作为音乐学习者、爱好者的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第一讲 远古时期的音乐形态
      第一节 文献中音乐起源的学说和远古乐舞
      第二节 乐器与乐律的形成测定

      第二讲 周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概述
      第一节 西周的礼乐与宫廷音乐制度
      第二节 民间音乐
      第三节 乐器与乐律学理论
      第四节 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

      第三讲 汉唐时期宫廷音乐的发展
      第一节 汉唐时期的宫廷音乐
      第二节 唐代歌舞大曲的形成
      第三节 音乐文化交流

      第四讲 汉唐时期民间音乐的发展
      第一节 相和歌、相和大曲、清商乐、鼓吹乐
      第二节 百戏与佛教音乐的发展

      第五讲 汉唐时期的乐器与乐律学成果
      第一节 乐器与器乐
      第二节 乐律学与记谱法

      第六讲 汉唐时期音乐家与音乐美学思想
      第一节 汉唐时期的音乐家
      第二节 汉唐音乐美学思想

      第七讲 宋元时期的说唱音乐和戏曲的兴起
      第一节 说唱音乐
      第二节 戏曲音乐的兴起

      第八讲 宋元时期乐器与音乐理论成果
      第一节 乐器与器乐
      第二节 乐律学成果与音乐论著

      第九讲 明清时期的说唱与戏曲
      第一节 俗曲与说唱音乐的繁荣
      第二节 戏曲音乐的发展

      第十讲 律学成果与音乐论著
      第一节 乐律学成果与记谱法
      第二节 音乐论著与关学思想

      第十一讲 学堂乐歌的兴起
      第一节 西洋音乐的初步传入
      第二节 20世纪初的学堂乐歌

      第十二讲 “五四”运动影响下的新音乐建设
      第一节 新音乐的创作与民族器乐的初步发展
      第二节 民族器乐的改良与初步发展
      第三节 戏曲与说唱音乐

      第十三讲 抗日救亡歌咏运动
      第一节 抗日救亡运动歌曲的发展背景
      第二节 黄自及学院派其他作曲家
      第三节 左翼音乐家群体的形成
      第四节 聂耳、冼星海及其他们的重要作品

      第十四讲 “延安音乐”与新歌剧的诞生
      第一节 延安根据地的作曲家群及代表作品
      第二节 “秧歌剧”的发展与新歌剧的形成

      第十五讲 不同政权区域的音乐文化
      第一节 沦陷区的音乐生活及音乐创作
      第二节 国统区的音乐生活及音乐创作
      第三节 解放区的音乐生活及音乐创作

      第十六讲 20世纪初音乐教育的建设与发展
      第一节 普通音乐教育
      第二节 高等音乐教育
      参考文献
      【文摘】:
          我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发展历史,是世界上文明古国之一。考古发现证明,远在20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生活和劳动在这片幅员辽阔的土地上,比较集中在我国西南部的云南地区。自40万年前后或更近的6000年前后,我国的长江、黄河流域;黑龙江、乌苏里江、珠江等地域,均已出现了区域性的民族文化发展。
          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遗址中出土的七音孔和八音孔的18支骨笛,经物理测定成器年代应在8000年左右,经过对音高的测定,已具七声音列的音律结构。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无论在音律计算和工艺制作都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审美水平。同时,也将中国音乐的可证历史延伸得更远。
          乐舞的发展,是原始社会音乐艺术发展中的重要部分。考古学家在青海省大通县孙家寨发现了一只距今5000余年的彩陶盆,盆内壁绘有三组舞者的图像,这是乐舞形象印证的最早实物,从图像的动态分析,可以清晰的证明,我国乐舞已有很悠久的发展历史,并且可与古籍记载中的有关古乐舞的传说相印证。
          音乐的起源,从前最简单的论定就是“音乐起源于劳动”,经过近些年众多音乐史学家的深入研究,得出了一个基本结论:音乐不单单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而是由多方面因素的发展促成的。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