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图书条目标准图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可接馆配与多本订单 套装默认发单本
宋安东 著 / 科学出版社 / 2009-05 / 平装
售价 ¥ 102.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5-04-22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可再生能源的微生物转化技术
《可再生能源的微生物转化技术》在分析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和环境危机的基础上,阐述了利用生物质转化为主的生物炼制的内涵,将微生物技术与可再生能源转化有机结合起来,全面论述了利用微生物技术转化可再生能源的基础理论、基本工艺、基本装备、应用情况和发展前景。内容主要包括生物炼制、生物沼气、生物氢气、生物乙醇、生物丁醇、生物柴油、生物采油、生物燃料电池、煤炭的生物转化、能源的洁净化等方面,为读者展示了能源微生物技术的全貌。《可再生能源的微生物转化技术》是一部全面反映可再生能源生物转化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新进展的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专著。
《可再生能源的微生物转化技术》可以作为生物、环境、能源、生物化工等领域有关科研人员、生产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的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生物工程、生物化工、能源工程、资源利用等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的教学用书。
前言1绪论1.1能源状况1.1.1世界能源状况1.1.2中国能源现状1.2微生物能源转化技术1.2.1解决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的途径1.2.2利用微生物技术转化可再生能源1.2.3开发利用可再生生物能源的意义参考文献2生物炼制与可再生资源2.1石油炼制到生物炼制2.1.1石油炼制2.1.2生物炼制——新型经济产业的缔造者2.2生物炼制基本内涵2.2.1生物工程2.2.2化学工程2.2.3分离工程2.2.4过程控制工程2.3生物炼制发展现状2.3.1生物能源2.3.2生物材料2.3.3精细化学品2.4我国发展生物炼制的问题及对策2.4.1资源定位和规划2.4.2加大技术攻关2.4.3政策倾斜参考文献3生物沼气3.1沼气燃料的特性3.1.1沼气的主要成分及其特性3.1.2沼气的成分对其燃烧特性的影响3.1.3影响着火浓度极限的因素3.2沼气发酵原理3.2.1沼气发酵过程3.2.2沼气发酵的微生物学3.2.3沼气发酵的条件3.3沼气发酵工艺3.3.1沼气发酵工艺分类3.3.2典型农村户用沼气技术与工程3.3.3大中型沼气技术与工程3.4沼气发酵的综合利用3.4.1沼气的综合利用3.4.2沼液的综合利用3.4.3沼渣的综合利用参考文献4生物氢气4.1氢气的燃料特性4.1.1氢气的性质4.1.2氢的特性4.2生物制氢原理4.2.1生物制氢的微生物学4.2.2生物制氢的关键性酶4.2.3生物制氢的产氢机理4.3生物制氢原料4.4生物制氢工艺4.4.1光裂解水生物制氢技术4.4.2发酵法生物制氢4.4.3光合细菌产氢4.4.4暗-光发酵偶联产氢4.4.5酶法制氢4.5生物制氢实践参考文献5生物燃料乙醇5.1生物乙醇的燃料特性5.1.1物理性质5.1.2化学性质5.1.3乙醇燃烧反应机理5.1.4乙醇的着火和燃烧特性5.1.5乙醇和汽油、柴油等内燃机燃料比较5.2乙醇生产原理5.2.1乙醇发酵微生物学5.2.2乙醇代谢途径5.3燃料乙醇发酵技术5.3.1发酵原料5.3.2发酵工艺5.3.3发酵装备5.3.4综合利用5.4燃料乙醇的推广和应用5.4.1世界燃料乙醇的推广和应用现状5.4.2中国燃料乙醇的推广和应用现状参考文献6生物柴油6.1生物柴油的燃料特性6.1.1生物柴油的燃料性能6.1.2生物柴油的排放性能6.2微生物油脂转化技术6.2.1发酵生产生物柴油原料6.2.2微生物产油代谢途径6.2.3微生物油脂发酵工艺6.3生物柴油酶法转化技术6.3.1生物柴油的转化技术6.3.2生物柴油酶法转化工艺6.3.3生物柴油酶法转化实例6.4脂肪酶发酵技术6.4.1脂肪酶的催化机制与特性6.4.2脂肪酶发酵的微生物菌种6.4.3脂肪酶发酵影响因素6.4.4主要生产菌种工艺介绍6.4.5固定化脂肪酶研究进展参考文献7生物采油7.1微生物与石油勘探7.1.1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的发展历史7.1.2油气微生物勘探石油原理7.1.3油气微生物勘探石油应用7.1.4MPOG的发展趋势7.2本源微生物采油技术7.2.1本源微生物采油机理7.2.2本源微生物采油技术设计与方法7.2.3本源微生物采油油藏工程分析7.2.4微生物提高采收油率的因素7.2.5地层微生物活性的保持7.3微生物系统的特性与选择7.3.1油藏本源细菌的生态特性7.3.2油藏本源细菌的应用潜力7.3.3微生物系统特性实例7.4异源微生物采油技术7.4.1异源微生物采油方法7.4.2MEOR技术在油井处理中的应用7.4.3MEOR在注水井的应用参考文献8生物燃料电池8.1发展简史8.2分类8.3微生物燃料电池8.3.1产电微生物8.3.2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及改进8.3.3有介体的微生物燃料电池8.3.4无介体的微生物燃料电池8.3.5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影响因素8.4酶生物燃料电池8.4.1酶电极固定方法8.4.2两极室酶燃料电池8.4.3无隔膜酶燃料电池8.4.4利用光能的酶燃料电池8.5生物燃料电池的应用8.5.1作为替代能源8.5.2生物传感器8.5.3污水处理8.5.4生物修复8.5.5在航空航天上的使用参考文献9煤炭的生物转化技术9.1低阶煤的特点与生物转化9.2煤炭生物转化的微生物学9.2.1煤炭生物转化微生物多样性9.2.2高效菌株的选育9.3煤炭生物转化的机理9.3.1微生物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碱性中间物的作用9.3.2微生物分泌的螯合剂和表面活性剂的作用9.3.3生物酶9.4煤炭转化方式9.4.1预处理9.4.2菌种固体培养基溶煤9.4.3无细胞培养液溶煤9.4.4发酵液溶煤9.5影响微生物降解煤的因素9.5.1煤炭的结构与组成9.5.2营养9.5.3工艺条件9.6煤炭生物转化的产物性质分析9.6.1产物组成9.6.2产物结构9.6.3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发热量9.7煤炭生物转化产物的应用9.8煤炭生物转化的展望参考文献10其他技术10.1生物丁醇10.1.1生物丁醇的燃料特性10.1.2丁醇转化原理10.1.3传统的丙酮-丁醇生产技术10.1.4纤维质原料发酵丙酮及丁醇10.2能源的生物脱硫净化技术10.2.1石油的生物脱硫净化10.2.2煤炭的生物脱硫净化10.2.3沼气的生物脱硫净化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