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陈安
-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
ISBN:
9787506093408
-
出版时间:
2016-1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506093408
-
出版时间:
2016-11
售价
¥
29.54
6.2折
定价
¥48.00
品相
全新
上书时间2025-06-02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
商品描述:
-
前言
序言
导语摘要
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大选已经落下帷幕,关于美国政治、美国选举、美国总统的图书选题无疑是出版市场的热门话题之一。纵观市场上已有的相关图书,它们通常是关于某一位美国总统的详细介绍,或者关于某一个具体环节,比如总统演讲词的介绍,尚缺乏系统、全面、权威的相关读物。本书稿以一位移居美国纽约36年的美籍华人学者的研究视角,从美国历届总统们的演说、竞选口号、性格与人格、爱好特长、读书等诸多方面,带领我们系统、客观、全景式地认识美国政治、美国选举、美国总统、美国白宫的相关现象与知识,不啻为一本反映美国选举、美国总统的小百科全书,内容非常丰富,可读性很强。同时,由于书稿所采用的资料均来自英文世界,新颖、客观、真实,加之作者本人客观中立的写作态度,没有丝毫的主观偏见,因而本书的可信度高。
作者简介
陈安,1942年生于中国江苏省启东县,1980年移居美国纽约市。上海外国语学院俄语系毕业生,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硕士。先后任职于北京中央电视台国际部、《美洲华侨日报》编译组和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现为香港《大公报》、纽约《侨报》专栏作家,香港《凤凰周刊》特约撰稿人。著有散文集《寻找猫头鹰》,诗集《纽约匆匆》,歌曲集《遥远的怀念》和《与君歌一曲
- 为116首中国古诗词谱曲》,专著《美国知识分子》、《艺术家的心灵 - 柴科夫斯基、契诃夫和列维坦》,译作《布鲁克林的荒唐事》、《世界博览会》和《反美阴谋》,词典《新英汉美国小百科》。
目录
1. 通往白宫之路
2. 争取选举权的艰难历程
3. 美国人喜欢什么样的总统?
4. 驴与象的化身
5. 总统应以诚实为上策
6. 从绰号知总统
7. 诡异不测的大选
8. 聪明的竞选口号
9. 竞选重头戏:电视辩论
10. 竞选也是金钱的较量
11. 从州府到白宫
12. 总统们的“新扫帚”
13. 有权而又无权的总统
14. 白宫内的“上帝”
15. 白宫内的“囚犯”
16. 当总统如骑老虎
17. 总统与美钞的故事
18. 总统与燕尾服和裙带风
19. 传自白宫的丑闻
20. 话说总统图书馆
21. “职务”副总统
22. 夫人不都是花瓶
23. 总统们的不同性格
24. 白宫内的幽默
25. 华盛顿的人格
26. 幽默的林肯
27. “冷面滑稽”柯立芝
28. 兄弟总统罗斯福
29. 肯尼迪的魅力
30. 诙谐的里根
31. 聪颖的克林顿
32. 位黑人总统奥巴马
33. 总统与知识分子
34. 总统与诗人
35. 爱音乐的杰斐逊
36. 爱科学的总统
37. 总统与书
38.2016年美国大选
附录 美国历任总统
内容摘要
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大选已经落下帷幕,关于美国政治、美国选举、美国总统的图书选题无疑是出版市场的热门话题之一。纵观市场上已有的相关图书,它们通常是关于某一位美国总统的详细介绍,或者关于某一个具体环节,比如总统演讲词的介绍,尚缺乏系统、全面、权威的相关读物。本书稿以一位移居美国纽约36年的美籍华人学者的研究视角,从美国历届总统们的演说、竞选口号、性格与人格、爱好特长、读书等诸多方面,带领我们系统、客观、全景式地认识美国政治、美国选举、美国总统、美国白宫的相关现象与知识,不啻为一本反映美国选举、美国总统的小百科全书,内容非常丰富,可读性很强。同时,由于书稿所采用的资料均来自英文世界,新颖、客观、真实,加之作者本人客观中立的写作态度,没有丝毫的主观偏见,因而本书的可信度高。
主编推荐
陈安,1942年生于中国江苏省启东县,1980年移居美国纽约市。上海外国语学院俄语系毕业生,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硕士。先后任职于北京中央电视台国际部、《美洲华侨日报》编译组和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现为香港《大公报》、纽约《侨报》专栏作家,香港《凤凰周刊》特约撰稿人。著有散文集《寻找猫头鹰》,诗集《纽约匆匆》,歌曲集《遥远的怀念》和《与君歌一曲 - 为116首中国古诗词谱曲》,专著《美国知识分子》、《艺术家的心灵 - 柴科夫斯基、契诃夫和列维坦》,译作《布鲁克林的荒唐事》、《世界博览会》和《反美阴谋》,词典《新英汉美国小百科》。
精彩内容
总统与燕尾服和裙带风 美国总统并不穿燕尾服,也不系“裙带”,这里要说的是美国政治中的“燕尾服效应” 和“裙带关系”,总统们又如何对待这种政治现象。燕尾服,作为男子的西式礼服,前身较短,后身较长,下端分开则像燕子尾巴,如果你跟着身穿燕尾服、甚有身价的人走,那真是“尾随”,并有可能得到“尾随者”的好处。所谓“燕尾服效应” (coattail effect)即指政治上的提携能力及其产生的效果。在每4年一次的大选中,有的候选人不仅能吸引选民支持自己,选他当总统,也吸引选民支持自己的竞选伙伴,同时有助于与他同党的国会议员候选人获胜,而他入主白宫后,又能任命内阁部长、法院法官,所有那些受其“提携”的人也就是其“尾随者”。尾随者当中,自然有确实符合资格、有条件当选的人,也可能有仅因受益于“燕尾”而当选的滥竽充数者。政治“燕尾服”因林肯的一次演讲而成了著名俚语。那是1848年,辉格党提名扎卡里. 泰勒为总统候选人,他一生戎马40年,参加过1812年反英战争、1832年反印第安人的黑鹰战争、1846年墨西哥战争,在墨西哥战争中屡打胜仗,并在一次战役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因此成了驰名全国的英雄。民主共和党(民主党前身)讽刺辉格党(共和党前身)选择泰勒当总统候选人,说是辉格党人都企图在泰勒的军事“燕尾服”的掩护下赢得大选,大家一起升官发财。林肯当时是辉格党人,对民主共和党的这种攻击非常反感,便于1848年7月27日在国会的讲话中进行反击,指出民主共和党曾尾随杰克逊将军的军事“燕尾服”。他说: 那个来自佐治亚州的绅士(按:指一民主共和党人)说,我们辉格党抛弃了我们所有的原则,在泰勒将军的军事燕尾服下掩护自己……难道他不知晓杰克逊将军的宽松肥大的军事燕尾服?难道他不知晓他自己的党在前5次总统竞选中都受杰克逊的燕尾服掩护,而现在是第6次,在同一套燕尾服之下? “燕尾服”从此成了政治讽刺语。1960年,尼克松与肯尼迪竞选总统,由于艾森豪威尔总统没有表示支持其副总统尼克松,甚至说一下子想不起来他有什么政绩,肯尼迪的支持者艾德莱. 史蒂文森(Adlai Stevenson)便嘲笑说:“尼克松失望地发现艾森豪威尔的外套上没有燕尾。”约翰逊(LBJ)因肯尼迪被刺身亡而继任,1964年竞选连任又获得压倒性胜利,其“燕尾服”因此显得很长,一大批民主党人进了国会,顺利通过他的“伟大社会”政纲的许多计划,如医疗补助计划、向贫穷开展、1965年选举权法,但后来他扩大越南战争,“伟大社会”纲领名存实亡,民心因此低落,对“燕尾服”印象深刻的尼克松便以此来讽刺约翰逊,他说:“有一套新款式服装流行全国:超短裙,紧身裤,而LBJ燕尾服已经过时了。”里根的“燕尾服”虽比约翰逊的要短些,但在发动“里根革命”- 减税、减少福利开支、加强国防之后获得连任,他的共和党“燕尾服”就变得很长,国会参议院结果受共和党控制,更便于他实行“里根经济学”。 奥巴马在2008年时的“燕尾服”尚短,但他善于巩固和活跃民主党“基地”,吸引大批年青和独立的选民,所以他的燕尾服后来变长了,国会内增加了不少民主党议员。从当代历次大选来看,凡取得压倒性胜利的总统,总是有比较长的“燕尾服”,真是“一衣带水”,有更多同党人被“带进”国会、州府、市府和法院。二战之后,先后有5次大选因总统候选人大胜而产生显著的“燕尾服效应”,他们是1948年的杜鲁门,1952年的艾森豪威尔,1964年的约翰逊,1980年的里根,2008年的奥巴马。险胜当选的总统的“燕尾服”自然短得多,另有“负面燕尾服效应”(negative coattail effect),其结果是“燕尾服”无尾巴。如1964年,国会参议员、共和党右翼代言人巴里. 戈德华特(Barry Goldwater)竞选总统,声称“为捍卫自由而采取行为并不是罪恶”,选民们因此担心其态度可能导致核战争,大选结果约翰逊以压倒性优势获胜,一大批共和党国会众议员也因戈德华特这件“负面燕尾服”而落选。1992年,老布什因其任上经济不景气竞选连任失败,《时代》杂志说“布什总统的外套上没有尾巴啊”。 “燕尾服效应”往往令人联想到我们中国人常说的“一代天子一代臣”、“裙带风”。有意思的是,英文中有与“裙带风” 、“裙带关系”贴切相应的词语: “petticoat influence”(裙子影响),“petticoat”意为“衬裙”、“短裙”, 可见不论在何处,“裙子”带来的“风”也好,“影响”也好,都是有害无益的。 不过,“裙带关系”在英文中常用的还是“nepotism”,此词源自拉丁文 nepote,也即 nephew (侄甥)的意思。据传说,古罗马的皇帝和将军们常指定他们的侄甥担任帝国的高级官职,而在14世纪至17世纪,法国贵族也常把他们的侄甥任命为高级教士或高级官吏。后来,“侄甥”就渐渐成了中文里“裙带关系”的意思,也即凡在政府或企业内,雇用、重用、任命自己的家庭成员、亲戚、亲信、故友、情人的做法,均为“侄甥”行为,政府里的“侄甥官”就是“裙带官”。
有搞裙带关系、刮裙带风的,也就有反对者,英文里也有专门名词“antinepotism”,即指不允许亲人、亲戚因血缘或婚姻关系而在同一政府部门或公司工作,也反对“建立王朝”现象,即不允许同一政治家庭的成员们同时竞选官位,利用其名门望族身份捞取选票。 早期欧洲移民一家又一家来到北美,自然会把家庭关系带来新大陆。当时家庭农场支配美国的农业经济,一代接一代务农;商业家庭成员继承家庭生意,一代接一代经商。这种密切的家庭关系日后自然会容易形成政治或经济上的裙带关系。但在政治上,美国一开始就没有建立裙带关系的极致 — 世袭制度,开国元老们一开始就不想效仿英国,不想建立君子立宪制,所以美国社会始终没有由世袭制度带来的严重危害,没有发生过争夺皇权、骨肉相残的惨剧。 美国要独立的时候,从英国来了个政论作家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发表了引起轰动的小册子《常识》。他在书中斥责英王为暴君,支持美国独立革命,指出君子立宪制不是一种好的政治制度,他写道: 在英国,一个国王所做的事情,往往不外乎挑起战争和卖官鬻爵。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为蠢人、恶人和下流痞大开方便之门。 潘恩的政治观点对美国立国理念的影响甚大。美国总统这一权力职位从不世袭。老哈里森及其孙子小哈里森,老罗斯福及其远房堂弟小罗斯福,老布什及其儿子小布什,都先后当上美国总统,但都不是世袭,而是经过自己竞选、全国选民投票的结果。 然而,不是世袭制,不等于刮不起裙带风。有时候,由于自私和贪婪,这种风甚至还会刮得很猛,如1829年安德鲁·杰克逊当上第7届美国总统后,就刮了一阵裙带狂风。杰克逊使用他的任命权,把大官小官、政府公职都封给他的亲友、部下和支持者。他的拥护者威廉·马西当上了参议员,十分赞赏他那种使用任命权的狂热劲头,为他辩解说:“从敌人那里缴获来的战利品属于胜利者,这个规则没有一点儿错。” 后来,“战利品制度”(the spoils system)成了美国英语里的一个政治术语,中文通常译作“政党分肥制”。 任命正式内阁成员后,杰克逊觉得意犹未尽,还有一些人要笼络、要重用,便把他们作为非正式顾问安排在自己身边,其中有政客、报刊主编等,其影响力甚至大于内阁,故被讽喻为“厨房内阁”(the kitchen cabinet)。美国英语里便又多了“厨房内阁”这个政治术语,用来泛指为总统当非正式顾问、对总统深具影响力的一批人,实际上这就是变相的裙带风。 第18届美国总统尤利西斯·格兰特也是一个大刮裙带风的总统。他因在南北战争中任联邦军总司令指挥有功当上总统,政治头脑十分简单,以致宣称自己“履行总统职务可以无拘无束”。尤其在1873年连任后,他更是随心所欲任命官位。他的内阁原来只有7个部,可他任命了25人入阁,为此又增设了5个新的部。他让他的小舅子当新奥尔良港的税收官,在这个小舅子贪赃枉法的丑闻频传之后,还第二次任命让他继续当下去。他的“心腹”、哥伦比亚特区市政工程主管谢弗尔德已被指控有严重腐败行为,他还任命其为准州州长。他提名司法部长威廉斯当法院首席法官,结果威廉斯用公款为老婆买马车的事给揭发了出来。 裙带关系显然会导致腐败。在格兰特执政期间,尤其是在南北战争之后的“南部重建”时期,由于“裙带官分肥”所造成的政府内部腐败无能的状况达到了惊人程度,层出不穷的丑闻包括贿赂、贪赃、欺诈、抛售黄金等,涉及财政部、内务部、战争部等许多政府部门。在铁路建筑公司“莫比利埃信托公司”行贿事件中,许多名国会共和党议员受贿, 其中包括众议院议长布莱恩、未来的总统加菲尔德,在职副总统科尔法克斯也因受贿而离职。更有一个“威士忌集团”事件说明格兰特总统及其裙带官的腐败程度。所谓“威士忌小集团”是一批威士忌酒制造商,为了免交酒税而贿赂税收官,还与某些政府官员达成秘密协议,把部分税款转移给共和党,其中主要策划者之一是格兰特的私人秘书奥维尔·巴布科克,他曾去圣路易斯亲自与酒商密议。在南北战争中,巴布科克曾当过格兰特的侍从副官,格兰特当总统后,将之视为亲信而重用,所谓“私人秘书”就是相当于如今的“参谋长”。当时圣路易斯一名威士忌小集团头目已因确凿证据而被定罪,可格兰特根本不相信,就因为这个头目是巴布科克的哥儿们。在巴布科克的罪证被公布后,格兰特认为这是有人用他的私人秘书来打击他的政治阴谋,在巴布科克受审时,他甚至打算出庭作证说他无罪,后被其内阁劝阻。巴布科克后被清除出白宫,而格兰特为了报复,逼迫此案的主要调查人、公正而诚实的财政部长本杰明·布里斯托辞职。在纽约市哈德逊河畔的晨边高地,有一座北美的陵墓,这是格兰特之墓。但此墓并未因其壮观而成为纽约的景点,始终很少有游人前来拜谒。这是因为这个墓主是一个庸碌无能之辈,一个用裙带风、分肥制把他的政府搞得腐败不堪的总统,后人并不怀念他,甚至还蔑视他。 由裙带关系和政党分肥制带来的危害,终于使人意识到要用法律来约束、取缔那些任人唯亲、瓜分权益的行为,因此而有1883年“文官改革法”(亦译“公务员改革法”)的问世。该法规定政府职务应由品质好、有能力的人担任,高官手中的任命权不能滥用;规定设立文官委员会,以便建立和实施一种对不少联邦官职进行竞争性考试的制度。该法因提案人是民主党参议员乔治·彭德尔顿(George Pendleton)而亦称“彭德尔顿法”,他曾坚决反对当时的裙带式任命制度。后来该法经多次修订,后使大多数政府公务员均需通过考试遴选。美国虽然至今尚无全国性反裙带关系法,但所有50个州或有严格禁止裙带行为的法律,或有限制裙带风的准则,或设有道德委员会,违反者均需受罚。美国人关注工商界、学界的裙带关系,更关切政界的裙带风问题。一谈到这个问题,人们就会提及当年约翰·肯尼迪总统任命他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当司法部长,认为总统不该这样做,尽管这两个后都被行刺身亡的兄弟至今仍受到国人的普遍尊敬。每一届总统和州长上台伊始,往往都会任命关系亲近的人担任内阁及其他重要政府部门的职务,市长们会把他们信得过的人选进公民委员会。此时,选民们便会格外注意这些政坛新人是否真合格,真有能力,是否只是因为支持某政党、某候选人而受重用,对事实证明并不称职的新官,他们会毫无保留地公开非议,甚至要求撤销其职务。 一般而言,美国总统及其他高官大吏退休之后都不谋求新的官位,不再在别处掌大权;其子女一般也不会受庇荫而升官发财、飞黄腾达。在美国,因裙带关系出现的现象,如官位换坐、变相终身制、变相世袭、隐形世袭、亲缘曲线等,一般来说比较罕见。 历届总统中,只有第27届总统威廉·塔夫脱在离开白宫后还去当法院首席法官,实现了他的毕生夙愿。其他一些总统或退休在家,不再过问政事,或成立自己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