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旁观书店的书店
  • 抽水蓄能电站节地技术和模式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图文详情

抽水蓄能电站节地技术和模式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举报
  • 作者: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 ISBN:    9787577212562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作者: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 ISBN:  9787577212562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售价 49.63 7.3折

定价 ¥6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发货
    承诺48小时内发货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5-04-16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93.18% (5560笔)
    好评率
    99.92%
    发货时间
    15.32小时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工程技术
      货号:
      32243601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谭亮,英国拉夫堡大学管理科学硕士。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高级工程师,从2004年起在广东省水电设计院任职,一直从事我省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工作,参与国内外工程近50项,对工程建设及用地规划设计有较深的研究和心得。

      目录
      1 抽水蓄能电站发展概述 …………………………………………………………1
      1.1 抽水蓄能电站简介 ……………………………………………………………………1
      1.1.1 抽水蓄能电站工作原理 ………………………………………………………1
      1.1.2 抽水蓄能电站组成 ……………………………………………………………1
      1.1.3 抽水蓄能枢纽工程设施简介 …………………………………………………2
      1.1.4 抽水蓄能电站的作用 …………………………………………………………7
      1.2 国内外抽水蓄能电站发展历史 ………………………………………………………9
      1.2.1 国外抽水蓄能电站发展历史 …………………………………………………9
      1.2.2 国内抽水蓄能电站发展历史 ………………………………………………10
      1.3 “双碳”目标下抽水蓄能电站发展前景 ……………………………………………13
      1.3.1 “双碳”目标下的能源结构调整趋势 ………………………………………13
      1.3.2 抽水蓄能电站对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支撑作用及需求预测 ……………13
      1.4 水利水电工程节地技术相关研究综述 ……………………………………………17
      1.4.1 节地思路、技术和方法的研究 ………………………………………………18
      1.4.2 节地评价技术的研究 ………………………………………………………18
      1.4.3 节地评价体系的研究 ………………………………………………………18
      1.4.4 评述 …………………………………………………………………………19
      2 新形势下对节约集约用地的新要求 …………………………………………20
      2.1 政策背景与内容要点 ………………………………………………………………20
      2.1.1 节地政策实施背景与演变历程 ……………………………………………20
      2.1.2 节地政策核心要点及影响 …………………………………………………21
      2.2 工程建设项目节约集约用地意义 …………………………………………………27
      3 抽水蓄能电站用地现状 ………………………………………………………29
      3.1 抽水蓄能电站典型工程用地情况 …………………………………………………29
      3.1.1 国内用地总体情况 …………………………………………………………29
      3.1.2 广东省用地总体情况 ………………………………………………………29
      3.2 广东省抽水蓄能电站用地特点 ……………………………………………………31
      3.2.1 电站装机容量不同,用地面积差异较大 ……………………………………31
      3.2.2 电站用地分类明晰,有利于用地功能分区 …………………………………31
      3.2.3 上下水库连接道路在整个道路用地中占比较高 …………………………31
      3.2.4 为满足实际需求及设计规范运输要求,占用道路用地面积较大 …………32
      3.3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用地困境 ………………………………………………………32
      4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设计过程 …………………………………………………34
      4.1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设计关键技术简介 ……………………………………………34
      4.1.1 正常蓄水位选择 ……………………………………………………………34
      4.1.2 枢纽布置 ……………………………………………………………………38
      4.1.3 施工总布置规划 ……………………………………………………………49
      4.2 工程建设用地范围设计 ……………………………………………………………52
      4.2.1 水库淹没影响区 ……………………………………………………………52
      4.2.2 枢纽工程建设区用地 ………………………………………………………53
      5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用地节地技术和模式 ……………………………………57
      5.1 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用地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57
      5.1.1 水库淹没区 …………………………………………………………………57
      5.1.2 大坝 …………………………………………………………………………60
      5.1.3 泄洪、放空设施 ………………………………………………………………63
      5.1.4 输水系统 ……………………………………………………………………64
      5.1.5 发电厂房 ……………………………………………………………………70
      5.1.6 永久道路 ……………………………………………………………………71
      5.1.7 交通洞和通风洞 ……………………………………………………………75
      5.1.8 业主营地 ……………………………………………………………………78
      5.1.9 弃渣场 ………………………………………………………………………80
      5.1.10 料场 …………………………………………………………………………81
      5.1.11 临时施工道路 ………………………………………………………………82
      5.1.12 临时施工营地 ………………………………………………………………83
      5.1.13 其他施工工区 ………………………………………………………………83
      5.2 抽水蓄能电站节地技术与模式借鉴 ………………………………………………84
      5.2.1 抽水蓄能电站现有节地技术 ………………………………………………84
      5.2.2 相关行业节地技术与模式借鉴 ……………………………………………100
      6 抽水蓄能电站节地技术应用及模式的初步探索 ……………………………108
      6.1 应用研究对象情况简介 ……………………………………………………………108
      6.1.1 某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概况 …………………………………………………108
      6.1.2 某抽水蓄能电站工程规划设计过程 ………………………………………108
      6.2 主要节地技术的应用 ………………………………………………………………110
      6.2.1 大坝坝型设计 ………………………………………………………………110
      6.2.2 水库淹没范围设计 …………………………………………………………121
      6.2.3 上下水库连接道路设计 ……………………………………………………122
      6.2.4 业主营地设计 ………………………………………………………………125
      6.3 项目用地分析 ………………………………………………………………………129
      6.4 模式初探 ……………………………………………………………………………129
      7 总结与展望 ……………………………………………………………………131
      7.1 抽水蓄能电站节地技术与模式 ……………………………………………………131
      7.1.1 比选选优型 …………………………………………………………………131
      7.1.2 存量挖潜型 …………………………………………………………………132
      7.1.3 创新技术升级型 ……………………………………………………………132
      7.1.4 综合利用型 …………………………………………………………………132
      7.1.5 平面节地型 …………………………………………………………………133
      7.1.6 立体开发型 …………………………………………………………………134
      7.2 展望与建议 …………………………………………………………………………135
      参考文献 …………………………………………………………………………136
      名词注释 …………………………………………………………………………138

      内容摘要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用地节地技术和模式研究》一书将从抽水蓄能电站的简介、发展历史、双碳目标下的发展前景对行业发展做出预判和展望;结合新形势下节地和集约用地的新要求,对已建成或规划设计中蓄能电站用地情况、特点进行统计和整理,梳理工程建设用地面临的诸多困境;并向读者介绍蓄能电站工程设计关键技术、设计过程,借鉴相关行业节地技术的应用情况,探索蓄能电站工程节约集约用地标准设计思路,研究工程建设节地技术和措施,提出社会各方参与下的工程建设节地模式。本书还将构建蓄能电站节地评价体系,研究习近平经济思想理论、人地协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土地资源承载力理论等对新能源发展、抽水蓄能电站行业发展的指导意义,构建蓄能电站节地评价理论基础;通过探索和应用神经网络、多因素分析、专家打分等建立节地评价模型;从工程设计标准、安全性、用地规模与结构、利用功效(强度和功能)、综合效益(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构建三级指标评价体系;根据指标体系对某蓄能电站项目开展节地评价分析和优化。*后,本书还将对蓄能电站节地集约用地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展望,探索和提出抽水蓄能电站节约用地标准、节约用地技术与措施、节地模式等。

      主编推荐
      作者团队总结多年来的实践工作经验,总结出广东省抽水蓄能电站节地难点,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值得大家学习与探讨。

      精彩内容
      1.1.2 抽水蓄能电站组成抽水蓄能电站的枢纽工程包括:上下水库、上下库坝、输水系统、厂房系统、场内道路等。 (1)上下水库。 上下水库是蓄存水的工程设施,电网负荷低谷时段可将下水库抽上来的水储存在上水库内,负荷高峰时段由上水库放水至下水库发电。
      (2)上下库坝。上下库坝是拦截水流的挡水建筑物,在抽水蓄能电站中,为使上下水库可达到规定容量的库容,需要在库盆低矮垭口位置新建大坝。根据站点站址的地形条件及正常蓄水位要求,除主坝外,还可能需要建设多座副坝。 (3)输水系统。 抽水蓄能电站的输水系统主要建筑物一般包括上水库进出水口及闸门井、引水隧洞、 上游调压室、高压隧洞、高压岔管、引水支管、尾水支管、尾水岔管、尾水调压室、尾水?1? 抽水蓄能电站节地技术和模式研究——以广东省为例隧洞、下水库进出水口及闸门井等。抽水蓄能电站的输水系统是电站枢纽的核心部分之一,与抽水蓄能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密切相关。 (4)厂房系统。 抽水蓄能电站的厂房系统主要建筑物一般包括主副厂房、主变洞、尾水闸门室、交通洞、通风洞、高压电缆洞、地面开关站、排水廊道、自流排水洞等。厂房系统的洞室群布置较为灵活,加上与厂房关系较密切的高压岔管、引水支管、尾水支管和尾水岔管,以及洞室群施工需要的各个施工支洞,围绕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的洞室群布置庞大而复杂。 (5)场内道路。 抽水蓄能电站的场内道路根据不同功能用途,可分为上下水库连接道路、上水库环库道路、下水库环库道路、进场道路及支线道路等。抽水蓄能电站常包含上、下两个距离和高差较大的水库,还有一套复杂的地下洞室群,故连接上下水库及抽水蓄能电站各洞室之间的交通也是枢纽布置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此外,抽水蓄能电站部分洞室及建筑物布置在库边,需要修建环库道路将其连接;有些洞室及建筑物布置在距离水库较远的位置,需要 修建支线道路将其连接。 抽水蓄能电站示意图见图1?2.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