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燃灯经典书屋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举报
  • 作者: 
  • 出版社:    Macmillan and Co, Limited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印刷时间:    1923
  • 印次:    1
  • 印数:    1千册
  • 装帧:    精装
  • 尺寸:    21 × 16 cm
  • 作者: 
  • 出版社:  Macmillan and Co, Limited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印刷时间:  1923
  • 印次:  1
  • 印数:  1千册
  • 装帧:  精装
  • 尺寸:  21 × 16 cm

售价 890.00

品相 九五品品相描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0-06-03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外文古旧书 > 英文书 > 小说
      品相描述:九五品
      主要缺陷:外观自然旧,原书衣略有破损及斑驳。内页较好。
      商品描述:
      1923年THOMAS HARDY _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哈代著名悲剧《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初版本 插图本 书衣全 增补彩图
      开本大小(长*宽*厚度):21厘米x 16厘米x 1厘米 (77页)
      装桢:豆绿色布面烫金精装。白色书衣全。全书采用极品重磅道林纸印制,原品黑白插图2张,新配补精美彩图多张。

      品相:8.5品。
      主要缺陷:外观自然旧,原书衣略有破损及斑驳。内页较好。
      《康沃尔皇后伊索尔德》为托马斯•哈代晚年创作的独幕诗剧,演绎的是著名的-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这个在西方家喻户晓的爱情悲剧。

      著作简介
      THOMAS HARDY
      The Famous Tragedy of the Queen of Cornwall.
      At Tintagel in Lyonnesse.
      A New Version of an Old Story.
      Arranged as a play for Mummers.
      In One Act requiring no theatre or scenery.
      -Macmillan & Co. 1923-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这个在西方家喻户晓的爱情悲剧,其传说虽源自爱尔兰,却是由法国中世纪游吟诗。人在传唱过程中形成了文字。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最著名的流行形式,毫无疑问是瓦格纳的同名歌剧。

      公元七世纪初,罗马帝国崩溃,各部落割据英格兰,爱尔兰国王乘机进犯,英格兰部落领袖马克王意欲实现统一大业。从小失去双亲的特里斯坦被叔叔马克王悉心抚养长大,两人情同父子。成人后的特里斯坦潇洒帅气、英勇善战。在一次抵御爱尔兰的战斗中,特里斯坦杀死了爱尔兰人军队的首领莫洛德,而他自己也身负重伤,宫廷御医竟也想不出救治办法。傲气过人的特里斯坦决定听天由命,他躺在一艘木船上随波而下,由命运来决定他的最终归属。小船一路漂到了邻国爱尔兰,被正从河边经过的爱尔兰公主伊索尔德发现。

      奄奄一息的特里斯坦得到了伊索尔德公主的照顾,很快便康复了。但特里斯坦并不知道,在与爱尔兰人的那场激战中,他杀死的莫洛德正是伊索尔德的未婚夫。事实上,伊索尔德早已发现眼前的骑士便是自己的杀夫仇人,可是特里斯坦可怜的神情和迷人的眼神屡屡令伊索尔德不忍心下手,特里斯坦就此逃过一劫。更令人无法预料的是,两人之间竟燃起了炙热的爱情火焰。不久后,伤愈的特里斯坦不得不回到马克王身边,为国家继续战斗。

      为分裂英格兰各部落,爱尔兰国王决定以自己美丽的女儿为奖品,举办全英骑士大赛。马克王命令特里斯坦代替自己参加比武招亲。经过连场决斗,英勇无敌的特里斯坦不负期望,为马克王赢得了公主,挫败了敌人的阴谋。然而,当看到公主的真面目时,特里斯坦如遭雷击,原来公主就是他深爱的伊索尔德!不管是为了国家和平还是为了养育之情,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都无法再继续恋情,爱情的魔力在压抑之下越发澎湃。

      之后的日子里,康沃尔城堡外的花园便成了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时常约会的圣地。一天夜里,随着号角声的响起,马克王和众人出外打猎的声音渐行渐远,伊索尔德满怀欣喜地等待着特里斯坦前来约会。两人终于见面,恍如隔世,互诉衷肠,深情相拥。此时充盈在二人全身的爱情力量已覆盖了所有死亡的意识。就在这时,马克王突然出现了,眼见为实的马可王在既震惊又失望的情形下,令随从拿下乱伦的特里斯坦。在搏斗中,几名对特里斯坦忠心耿耿的手下将受重伤的特里斯坦掩护回了住处。伤势严重的特里斯坦整日挣扎于长时间的昏迷与短暂的清醒之间,但无论是在梦里还是在现实之中,伊索尔德的笑脸总萦绕在这位往日威风的骑士眼前。而正当他垂危之际,竟传来了至高无上的马克王已经原谅了这对勇破世俗的情侣的消息,但此时到来这样的消息显然为时已晚。悲痛欲绝的伊索尔德更是在万般悔恨之中,轰轰烈烈地直奔黄泉路追随挚爱特里斯坦去了。
      《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是在西方流传了近1000年的古老传说,和“罗密欧与茱丽叶”幷称西方两大爱情经典。
      ========================================
      文学大师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本身就志在诗人,为了稻粱谋才去写小说。晚年经济基础有了保证后,又去写诗。这本就是他最后的天鹅之音。诗人的哈代,共出版近千首短诗,包括《威塞克斯诗集》、《今昔之歌》、《时间的笑柄》、《环境的讽刺》、《幻觉的瞬间》、《中晚期抒情诗》、《人性面面观》、《晚岁之歌》《冬日絮语》、,其中包括感怀诗、哲理诗、爱情诗、咏物诗、讽刺诗、战争诗、悼亡诗等等。他还创作了两部诗剧《列王》和《康沃尔王后的著名悲剧》。哈代的诗冷峻、深刻、细腻、优美,言简意赅,自成一格,较他的小说更具现代意识。 

      作者简介
      根据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改编的电影《苔丝》(波姬-小丝主演)在世界各国放映以后,早在20年代已经逝世的小说作者,英国著名诗人兼小说家哈代(Thomas Hardy),又被本世纪后半叶出身的年轻人所熟悉,这就是哈代创作的悲剧作品的震撼力。
              1840年6月2日,哈代生于英国西南部多塞特郡多切斯特一个小村庄。1928年1月11日去世,葬于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诗人之角,其心脏则葬于故乡斯廷斯福德教堂墓地。
             1856年,哈代离开学校,给一名建筑师当学徒,结识了威廉-巴恩斯。巴恩斯是当时多塞特郡有名的语言学家,又是以当地方言写诗的名诗人。在他的影响下,哈代探索了文学和哲学的源泉,品尝到了文学和哲学的美妙。同时,他又开始自学希腊文。(《威廉-巴恩斯传》第一版在本店有售,其中有大量篇章提及此事。)
      哈代于1865年开始写诗(少年之作仅传一首),诗共辑为8集,918首。1898年出版第一部诗集,最后一集发表于1928年哈代刚逝世不久。哈代的诗作中,最能发挥思想、驰骋笔墨者,是以拿破仑战争为题材的史诗剧《列王》。这部诗剧共3部、19章、133场,分3次于1903、1906、1908年出版。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选出其中若干幕正式演出,获得成功。
           1912年哈代的夫人去世、1914年哈代与他的女秘书结婚,这就是以后为他作传的弗洛斯-爱米丽-达格黛尔。哈代晚年享受到英国人最高的推崇。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英国诗歌颠峰的浪漫主义大潮已经成了遥远的往事,随着丁尼生和勃郎宁的逝世,维多利亚时代的浪漫主义余波彻底衰落.整个英国诗坛似乎只是在等待着另一次高潮的来临,比起主流的现实主义小说,诗歌显得落寞而孤寂。
      同浪漫主义一样,现实主义也是一个覆盖面广,难以界定的术语,其基础来源于实证主义哲学,即物质现象的存在是独立于人类对它们的观察,是不以这种观察为转移的;对物质现象的认知来自人类知觉和思想器官的观察和体验。因此文学作品的题材范围也就被大大拓宽了,并导致极端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的诞生。深刻分析其本质原因,更多的因为产业革命所导致的,商人们获得巨大利润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民和工人被抛向寒冷肮脏的城市街头,旧有道德体现的崩溃,物质体现的逐步建立,使得人们对浪漫主义所描绘的理想世界缺乏足够的信任,现实主义的入侵也就显得自然和合乎实际。
      而诗歌应该是对时代脉搏把握最敏感的文学分支,但在现实主义蒸蒸日上的同时,诗歌一直不能摆脱浪漫主义的影响,这使得大多数诗人在创作时无法把握现实的脉搏,即使有想改变情况的诗人,也因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途径而显得郁郁寡欢,可以说,在19实际末,20世纪初,整个英国诗歌界进入了一种迷茫而不得力的状态。
      但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时代的诗歌空白,在1898年,托马斯.哈代发表了其第一部诗集《威塞克斯诗集》,那时已经是社会上的一些卫道士将他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指责为有伤风化之后的事。哈代愤而停止写小说,重新写上了他一直喜欢的诗歌。哈代一生历尽沧桑,在他文学生涯转入最后一个光辉灿烂的高潮时,大英帝国的迅速扩张时代已经宣告结束,虽然物质文明使人们盲目地相信乐观的未来,但哈代却开始了他的担忧,即人精神文明的腐蚀和为争夺利益的战争深渊。到1928年哈代逝世,他一共出版了八部诗集,共918首诗歌。从早年写诗被拒绝门外,到晚年再写诗发表,哈代的个人转变,象征了英国面对复杂社会矛盾的迷茫和忧伤,辉煌时代开始远去,钢铁文明日益繁盛,一种乐观的残酷席卷了整个英国。
      在十四行诗《机遇》中哈代写到:
      于是,我会忍受,抑止,直至死去,
      无名的怒火使我变得坚强;
      我感到宽慰,有个比我更强大的力量,
      赋予我意志,抹去我洒落的眼泪。
      ……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哈代一直期望一个强大的力量来改变社会,赋予人们新的精神,但对这种强大的力量,他则无法定义,换句话说,当现实的残酷让人们感到恐惧的时候,人们只有期待命运或者上天来给自己某种精神的安慰,这跟宗教的信仰有些类似,只是没有确定一个神明,和每个时代一样的是,人一旦无法对自己和社会做出解释,便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未知事物上。哈代曾经说过:“生命是在一阵黑暗与另一阵黑暗的间歇中度过。”也就是说,悲观主义是哈代一身的影子,但他又不愿意屈服,所以极力奋斗,就这样,哈代以一种悲观无奈的奋斗延续了他生命的火种。
      然而在诗歌表达着社会矛盾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忘记,抒情一直是诗歌没有丢弃的阵地,作为一个诗人,他必然有着极其丰富的情感,敏感的内心,和超脱凡俗的观察力。哈代的诗歌另一个杰出的成就是他悼念亡妻爱玛的系列诗,虽然在青年时候有过一段隔膜,但1912年爱玛死去后,哈代回忆往昔的爱情,不禁情动不已,写下许多悼念诗,情感真挚,读着荡气回肠,哈代将这些悼念诗命名为《旧焰余烬》,其意思更是表明对过往情感的真挚怀念,火焰已经熄灭,但看着余下的灰烬,仍然让人唏嘘不已。
      我漫步经过这白色的石碑,
      孤零零地直立在花园内,
      我停步凝视,
      只见碑上荫影婆娑,
      那是风吹枝摇的树影
      而我却在遐想,
      那是我熟悉的人儿
      在园中操劳时的身姿

      我想她一定站在我背后
      尽管我久已失去他的容颜
      我说:“我知道你在我身后,
      可你怎能又在旧时的路上行走?”
      悄无回音,惟有凄凉的叶落声声
      抑制着悲伤,
      不敢回头张望
      怕见不到我期待的倩影

      背后到底有没有身影
      我真想看个分明
      但转念一想 :“不能让这印象消失,
      她或许是站在我的背后。”
      我悄悄地离开花园
      把她的身影留在我背后
      她真象一个幻影----------
      我没有回头,为了让她幻影长留。
               ——《碑上的影子》
      这首诗独具匠心,巧妙而生动,从花园的散步写到最后离开,期间所发生的是诗人真挚的幻想。整首诗,节奏舒缓,叙述娓娓道来,将一个在亡妻墓前独自思念的人描绘的栩栩如生,真实地再现了诗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又巧妙地结合了内心世界,让这个散步的过程显得动人而忧伤。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作为现实主义小说大师的哈代,其本质上更算是一个情感丰富,善于联想的诗人。对于爱情的抒发是哈代一直未断的追求,从小说里对爱情的讨论,到诗歌里对爱情的幻想,哈代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男人的内心是如何渴望爱情的。在《献给小巷里的路易莎》中,哈代把一对一位少年时代女孩的倾慕写的婉娩动人。
      象当年那样同我相会吧
      在这空荡荡的小巷;
      再也不会象少年时那样羞怯地走过这地方
      每当黄昏降临的时光。
      我,我记起来了!
      要重逢,你得再瞧瞧
      这让人伤心的地方,一条再也见不到你的小巷
      但是我将迎来你啊,像棵美丽的白杨。
      。。。。。。
      如果读者们看了这首诗歌以后,以为哈代在少年时代一定遇到过什么浪漫的爱情,那么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哈代对路易莎一直都是暗恋,直到路易莎结婚后,哈代在一条小巷时散步遇见了她,他们才说了第一句话“早安”,这也是她们之间唯一的一句话,后来哈代长眠于教堂墓地的小山丘上,哈代每每回忆起这个女孩时,便情不自禁。用一句我们常用的话来说:得不到的才是最美好的。爱情的魅力在于它的不可知性,那种心动而羞涩的感觉,让每个人遇见它的人都魂牵梦绕,比起刻骨铭心的山盟海誓,这样的青涩更加持久,更加难以忘怀。因为对过往甜美时光的追忆,哈代用笔一次次表达了当年不敢表达的爱恋之情,总体上说,哈代的诗比他的小说更能表露他的真情和思想,在他的诗歌中,我们更加真实地看到他的整个思想轨迹—对爱情的赞美,对生灵苦难的呐喊,对精神讴歌,以及对整个世界的困惑。
      哈代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也死农村,他漫长的一生中,大部分岁月是在多切斯特乡间度过。因此他诗歌里对大自然的描述甚多,尤其是对树枝的描写,达到了活灵活现的地步。有一些评论家甚至称呼哈代为树枝诗人。其代表诗歌为《郊外雪景》,从形象到声音,从静态到动态,观察独特,细致入微。
      从诗艺上来看,哈代属于英国传统诗人,秉承着浪漫主义的创作因素,但他并不局限传统诗的格式,经常随心所欲地创造出自己喜欢的题材,但从诗歌形式多样化方面看,哈代当居英国诗人之首。同时哈代的诗具有一种不雕切的 5,很少事业能够华丽的辞藻,诗意缓慢而富有节奏,虽然有时候自己早词让诗句读起来不太顺口,但自然朴素而又很生动地表达了诗歌所展现的形象。哈代还有一部诗剧《列王》,把诗歌和戏剧融为一炉,将哈代的诗歌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峰,但我们更多的当它是戏剧,这里就不多说了。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应该诗比较困难的时候,传统主义的保守者们,虽然无法抵抗现实主义,但仍然蜷缩一角,固执地拒绝一切。而惠特曼则已经在大洋彼岸对英语诗进行了改革,作为这个时期的唯一亮点,哈代的诗歌虽然有突破,但仍然是属于传统艺术的范畴之内,英国诗歌要等到后来庞德和T.S艾略特移居应该后,才走向另一个全新的高峰。

       

        挡住那个月亮

        闭上窗户,拉起窗帘,
        挡住那悄悄溜来的月亮,
        她的装束大像她以前——
        当我们的诗琴还未积上
        岁月的尘埃,我们念到的名字
        还未刻在石碑之上。
        莫要去踏沾了露水的草坪
        去观望仙后座的模样,
        还有大熊座和小熊座,
        以及猎户座的闪烁的形象;
        闭门不出吧;我们曾被那番景色吸引,
        当美好的东西仍末凋亡。
        让午夜的香气缠绵不逸。
        切莫去拂除花束,
        唤醒那同样的甜蜜情意,
        像当年由香气向你我吹拂
        那时节,生活就像在欢笑,
        爱情美好得如人们的描述!
        在普通的亮着灯光的屋中
        囚禁起我的思想和双眼,
        让机械性的话语制造出来,
        让略黑的细节赤裸地呈现;
        人生初开的花朵何等芬芳,
        它结出的果实又何等辛酸!
        (吴笛译)  

        责备

        现在我死了,你却对我歌唱
        我们曾经熟知的歌曲,
        但是,我活着的时候,你却不愿
        或者不想唱上一句。
        现在我死了,你却披着月光
        心情沉重地来到我跟前;
        啊,我真盼自己能够复活
        来赢得这份温柔的情感!
        当你死了,站到我身边,
        象现在这般爱我,没有争论,
        你是否会变得冷淡无情,
        如同我俩活着的时分?

        梦幻时刻

        那把镜子
        把人变成透明物体,
        谁握着那把镜子
        并命令我们朝你我赤裸的胸
        一个劲儿探视?
        那把镜子
        箭一般神奇地穿透人体,
        谁举着那把镜子
        并掷还我们的灵魂与心脏
        直至我们惊起?
        那把镜子
        完好地工作在痛苦的夜里,
        为什么那把镜子
        在世界苏醒时着上了色泽
        使我们看不清自己?
        那把镜子
        能检验凡人,出其不意
        是的,那把奇特的镜子
        可以捉住他最后的思想,善或恶的一生,
        映照出来--在哪里?
        (吴笛 译 )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分类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