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图书条目标准图
马廉洁 、 巩亚东 、 于爱兵 、王雷震 著 / 科学出版社 / 2017-03 / 平装
售价 ¥ 63.20 7.9折
定价 ¥80.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5-01-22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可加工陶瓷加工技术及应用
《可加工陶瓷加工技术及应用》在总结可加工陶瓷材料加工特性的基础上,较全面地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新发展的有关可加工陶瓷的加工技术及其评价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全书共7章,主要内容包括:可加工陶瓷切削过程的材料去除,可加工陶瓷切削过程的刀具磨损,可加工陶瓷磨削表面成形机理及材料去除过程,可加工陶瓷快速点磨削表面粗糙度,低膨胀微晶玻璃点磨削表面硬度,可加工陶瓷点磨削表面质量建模与优化。
《可加工陶瓷加工技术及应用》可供机械制造、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从事相关专业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
前言第1章 绪论1.1 可加工陶瓷1.2 可加工陶瓷的应用与分类1.2.1 可加工陶瓷的应用1.2.2 可加工陶瓷的分类1.3 可加工陶瓷的加工特性及加工工艺措施1.3.1 可加工陶瓷的加工特性1.3.2 改善可加工陶瓷材料机加工质量的途径1.4 本书主要内容参考文献第2章 可加工陶瓷切削过程中的材料去除2.1 ZrO2/CePO4陶瓷钻削加工中的材料去除2.1.1 材料去除过程2.1.2 材料去除的影响因素2.1.3 材料去除机理2.1.4 ZrO2/CePO4陶瓷的加工缺陷2.2 氟金云母陶瓷钻削加工中的材料加工去除2.2.1 材料去除过程2.2.2 材料加工去除的影响因素2.2.3 材料钻削加工表面2.3 氟金云母陶瓷车削加工中的材料加工去除2.3.1 材料去除过程2.3.2 刀具材料对氟金云母陶瓷材料去除率的影响2.3.3 刀具材料对氟金云母陶瓷车削表面质量的影响2.3.4 材料车削表面2.4 本章结论参考文献第3章 可加工陶瓷切削过程中的刀具磨损3.1 ZrO2/CePO4陶瓷钻削加工中的刀具磨损3.1.1 刀具磨损过程3.1.2 刀具磨损机理3.1.3 刀具磨损的影响因素3.2 氟金云母陶瓷钻削加工中的刀具磨损3.2.1 刀具磨损过程3.2.2 刀具磨损形态3.2.3 刀具磨损的主要原因3.2.4 刀具磨损的影响因素3.3 氟金云母陶瓷车削加工中的刀具磨损3.3.1 刀具磨损过程3.3.2 刀具磨损的影响因素3.3.3 刀具磨损形态3.3.4 刀具磨损的主要原因3.4 本章结论参考文献第4章 可加工陶瓷磨削表面成形机理及材料去除过程4.1 工程陶瓷材料断裂力学4.1.1 Griffith断裂强度理论4.1.2 临界切削载荷4.1.3 临界切削厚度4.2 工程陶瓷材料强度的影响因素4.2.1 材料气孔率对陶瓷材料强度的影响4.2.2 晶粒尺寸对陶瓷材料强度的影响4.2.3 晶界相对陶瓷材料强度的影响4.2.4 温度对陶瓷材料强度的影响4.3 工程陶瓷微观断裂与裂纹扩展4.3.1 断裂韧性4.3.2 裂纹扩展阻力4.3.3 断裂韧性与裂纹扩展速率4.4 可加工陶瓷材料去除机制4.4.1 可加工陶瓷材料压痕仿真试验4.4.2 可加工陶瓷材料去除与表面形成机制4.5 点磨削可加工陶瓷微观断裂去除模式4.5.1 脆-塑性微观断裂转变的临界条件4.5.2 脆性断裂去除4.5.3 脆-塑性共存断裂去除4.5.4 塑性断裂去除4.6 点磨削工艺参数对脆性材料塑性域断裂去除的影响4.6.1 试验4.6.2 砂轮速度4.6.3 轴向进给速度4.6.4 磨削深度4.6.5 倾斜角4.6.6 偏转角4.7 本章结论参考文献第5章 可加工陶瓷快速点磨削过程中的表面粗糙度5.1 快速点磨削技术理论基础5.1.1 快速点磨削原理5.1.2 外圆磨削最大未变形切屑厚度5.1.3 快速点磨削当量尺寸5.2 工程陶瓷快速点磨削试验5.2.1 试验原理与方法5.2.2 试验设备5.3 试验结果与讨论5.3.1 砂轮速度5.3.2 工件进给速度5.3.3 磨削深度5.3.4 倾斜角5.3.5 偏转角5.4 氟金云母陶瓷点磨削表面粗糙度模型5.4.1 Malkin运动学模型5.4.2 Snoeys经验模型5.4.3 磨屑厚度模型5.4.4 点磨削表面粗糙度数学模型改进5.5 氟金云母陶瓷点磨削表面粗糙度模型检验5.5.1 标准差5.5.2 相对极值差5.5.3 模型验证5.6 本章结论参考文献第6章 低膨胀微晶玻璃点磨削表面硬度6.1 多晶材料的理论硬度6.1.1 原子硬度6.1.2 离子硬度6.1.3 键硬度以及材料硬度6.2 磨削表面硬度的影响因素6.2.1 材料组分6.2.2 显微组织及其相变6.2.3 磨削工艺参数对微观表面硬度的影响6.3 试验6.3.1 试验目的及原理6.3.2 试验材料及设备6.3.3 试验结果与讨论6.4 微晶玻璃点磨削表面显微硬度的多元回归分析6.4.1 多元回归预测模型的建立6.4.2 模型检验6.4.3 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6.4.4 模型验证6.5 本章结论参考文献第7章 可加工陶瓷点磨削表面质量建模与优化7.1 磨削表面质量及其评价指标7.1.1 表面质量与零件的使用性能7.1.2 磨削表面质量评价指标7.1.3 磨削表面质量的影响因素7.2 算法简介7.2.1 BP神经网络算法原理7.2.2 PSO算法原理7.2.3 PSO算法改进BP神经网络7.3 基于PSO-BP算法的氟金云母点磨削表面粗糙度单因素数值拟合7.3.1 砂轮速度与表面粗糙度7.3.2 进给速度与表面粗糙度7.3.3 磨削深度与表面粗糙度7.3.4 砂轮倾斜角与表面粗糙度7.3.5 砂轮偏转角与表面粗糙度7.4 基于PSO算法的表面粗糙度多元模型优化与检验7.4.1 模型假设7.4.2 模型求解7.4.3 多元模型验证7.5 基于PSO-BP算法的氟金云母点磨削表面硬度数值拟合7.5.1 砂轮速度与表面硬度7.5.2 进给速度与表面硬度7.5.3 磨削深度与表面硬度7.5.4 砂轮倾斜角与表面硬度7.5.5 砂轮偏转角与表面硬度7.6 基于PSO算法的表面硬度多元模型优化与检验7.6.1 模型假设7.6.2 模型求解7.6.3 多元模型验证7.7 基于PSO算法的双目标优化7.8 本章结论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