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湘云书店
  • 湘湖传说/杭州全书湘湖白马湖丛书 吴桑梓//傅金祥|主编:王国平 9787807587200 杭州

湘湖传说/杭州全书湘湖白马湖丛书 吴桑梓//傅金祥|主编:王国平 9787807587200 杭州

举报

全新正版书,当天发货。如有套装书(或图片与书名不符),价格异常,可能是单本书的价格。

  • 作者: 
  • 出版社:    杭州
  • ISBN:    9787807587200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作者: 
  • 出版社:  杭州
  • ISBN:  9787807587200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售价 30.30 6.3折

定价 ¥4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4-16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2499296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杭州全书》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杭州的前世今生,发挥其“存史、释义、资政、育人”作用;希望人们能从《杭州全书》中各取所需,追寻、印证、借鉴、取资,让杭州不仅拥有辉煌的过去、璀璨的今天,还将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吴桑梓、傅金祥编著的《湘湖传说》分地名传说、风物传说、人物传说、民趣传说四个篇章,共59个在湘湖地区产生或流传的民间传说,文字生动。

      目录
      地名传说
        天落宝镜/3
        元宝湖/6
        跑马湖/10
        井山湖/15
        固金山/20
        黄竹山/25
        妆亭/28
        压湖山/30
        石岩山/32
        美女山/35
        龙凤井/39
        龙井双涌/43
        香乳泉/46
        窑里坞/49
        强盗弄/53
        杨岐古刹/56
        柴岭樵歌/59
        水漾蛙呜/64
        情深跨湖桥/68
        净土寺白塔/72
      风物传说
        独木舟/77
        土贝制陶/81
        泥碗/84
        木排田/87
        西施藕/90
        白杨梅/93
        云雾茶/96
        湘湖莼菜/98
        土步鱼/102
        免贡樱桃/105
        方绍酒/107
        鸡头米/111
        湘湖浮石/113
        揭榜造牌坊/116
        罗毅石/118
      人物传说
        卧薪尝胆/123
        馈鱼退敌/127
        范蠡破关/131
        西施魂/134
        取石亭/136
        季真酒坊/139
        三仙楼/142
        “黄山”和“西南”/146
        智斗“花石纲”/149
        假传手谕/152
        乾隆游览亭/154
        巧断疑案/159
        富贵凤凰/163
      民趣传说
        圣水牛/167
        灵岩草/170
        水仙五郎/174
        水怪案/178
        一缸水/182
        神仙缸/184
        石头银子/187
        借伞/190
        郑员外选女婿/192
        村妇过桥/198
        臭嘴巴/200


      内容摘要
       湘湖位于钱塘江南岸的萧山区城西,与钱塘江北岸的杭州西湖隔江相望。吴桑梓、傅金祥编著的《湘湖传说》是杭州全书·湘湖(白马湖)丛书之一,《湘湖传说》分地名传说、风物传说、人物传说、民趣传说四个篇章,共59个在湘湖地区产生或流传的民间传说,文字生动,并配有插图,图文并茂。


      精彩内容
       元宝湖俗话说“西湖日出一只金元宝”,说的是“消费”;而“湘湖日进一
      只金元宝”的说法,讲的则是“产出”。两湖之间的这种差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有人说起源于南宋,因为有这样一个传说讲的就是这句话的由来。
      话说金兵南侵,宋王朝摇摇欲坠,康王赵构无奈南逃杭州,建立了南宋。虽然经过劫难后元气大伤,但南宋王朝的王公贵族不改本性,仍贪图吃喝玩乐,日日醉生梦死,纸醉金迷,把个西湖搅得像个“销金锅”。林升在《题临安邸》中这样形容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朝廷的荒淫无度,不仅老百姓怨声载道,也忙坏了皇宫内外的官员小吏。这供应吃喝的差事是非常难承当的,稍不合意,龙颜大怒了,就惹来杀身之祸,所
      以官员们着实为这吃喝之事伤透脑筋。
      有一位侍郎,原籍萧山,南迁以后,官员们把他推了出来,让他任采办之职。侍郎知道朝廷要在杭州长驻下去,光靠几位官员到处收集采办不是办法。他想到了自己家乡萧山有个湘湖,湖区物产丰富,是块宝地,于是就递上奏本,说自己愿意回归故里,到家乡的湘湖去组织采办朝廷所需的新鲜时蔬、肉食
      美味。
      皇帝一听,当然乐意,马上下旨,让他带官返乡管理湘湖。
      侍郎回到萧山的消息一传开,忙坏了各路乡绅,是亲戚的攀亲戚,不是亲戚的也千方百计套近乎。没等侍郎在家中坐稳,众乡绅已纷纷上门,这位出一个主意,那位出一个点子,都想从中捞点好处。几天下来,侍郎被弄得头昏脑胀。后来,他索性闭门谢客,自己则青衣小帽,一身便装,先去湘湖察看。
      侍郎来到湘湖,看到湖水一望无边,三万多亩水面上,碧波荡漾。远处窑烟
      袅袅,近处田问农夫们犁田车水,忙着整理土地,一派田野风光。
      见一位农夫正在田头休息,侍郎就走上前去,询问湘湖的产出和百姓的生活状况。农夫看着这位读书人模样的先生,叹了口气:湘湖是以蓄水灌溉为主的湖,水深湖宽,要想在湖中有大的产出难度很大,湖区百姓除了打鱼为生
      外,就只有以挖泥做砖瓦为业,那可是个苦力活;而九乡种田的农户为分得灌溉之水竞相争夺,势力强的霸占水面,势单力薄的只能靠天吃饭。侍郎听了农夫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原以为湘湖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民生一定富足,物产一
      定丰富,可事实却大不如人意,看来只有想出一个好的管理和统筹方法才能把湘湖建设好,否则想要完成朝廷的采办任务只能是一个梦想。
      侍郎一边走一边看一边叹息,心里总盘算不出一个治理湘湖的好办法。正在他愁眉不展之时,远处传来了一阵少女清脆的歌声。这歌声婉转悦耳,使人烦恼
      顿消。他顺着歌声寻去,只见靠近山脚的一个湖湾里漂着两只菱桶,歌声是从其中一位采菱女口中传出来的。他仔细地看了看,这个被柳树围绕着的湖湾有两三亩水面,除了菱之外还种着荷藕,在浅水处荡漾着绿油油的莼菜。小小湖湾竟安排得如此层次分明,侍郎顿感耳目一新,心中也有了主意。
      他开始沿着湖湾寻找湖湾的主人。走不多远,他看到了一处竹篱瓦舍,门口有一位老汉在用柳条编箩筐。他上前施礼,装作过路客向老汉讨水喝。老
      汉并不起身,只是抬头呼一声:“小毛,送茶来!”不一会,一位梳着冲天辫的小儿郎提着一把茶壶拿着一只碗从屋里走了出来。借着喝茶之际,侍郎看了眼
      三间简
      陋的瓦房,只见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那小儿郎送完茶后,便坐在堂
      屋中念《三字经》,手里一边穿着鱼钩。祖孙俩各自忙着自己的活,没有继续理他这个“过路客”,但他却对这房屋、这祖孙俩产生了兴趣,看看天色将晚,他就在老
      汉身边磨蹭着不走:“老人家,你这小孙儿很乖巧,是个好帮手。”他试探着与老汉拉话题:“老人家您贵庚几何?”“是啊,老汉我已过花甲之年哕。”老人把侍郎的两个问题都回答了。
      “老人家,贵姓?你看天色已晚,我是否能在贵府借宿一夜?”“贱姓张。你不嫌弃就留下吧。”老汉竞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傍晚,两位采菱女挑着菱归来了,张老汉向侍郎介绍说:“大的是我媳,小的是我囡。”那小毛也从屋子里奔出来叫了妈妈又叫姑。姑嫂俩见过客人后,不等老汉吩咐就双双下厨。不一会,姑嫂的笑声和菜饭香一齐从厨房飘了出来。到了掌灯时分,一位壮壮实实的男人进了门,对着老汉叫了声“爹”,然后放下肩上的箩筐,递上一个布包。张老汉接过布包对侍郎说:“这是我的儿子,每天过钱塘江到杭州去卖土产,顺便也做点小生意。”侍郎钦佩地说:“老伯治家有方!”老汉得意地捋了捋胡须,念道:一湾湖水上下流,上种菱角下种藕,带养黄鳝加泥鳅,团团圈圈插杨柳,杨柳树上延起羊眼豆,大杨柳雕戽斗,小杨柳打笆斗,媳妇采菱摘莼管灶头,小囡是帮手,姑嫂俩纺纱织布靠夜头,儿子卖货赚钱有劲头,孙子一边读书一边钓鱼虾,一家三代和睦相处乐悠悠。
      晚上,侍郎在织布声中久久不能人眠,老汉的顺口溜一直在他脑中回荡,思忖再三,他终于拟就了一套治理湘湖的方案。
      几天后的一个早晨,张老汉家人正在忙着准备各自干活的工具,篱笆外来了一乘官轿,轿内走出了侍郎。张老汉一看,就是那天留宿的过路客,一家人惊慌失措,赶紧跪拜。侍郎扶起张老汉,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请张老汉帮助治理湘湖。张老汉开始连连推托,但见侍郎一片诚意,最终只好应允下来。
      张老汉先让侍郎组织湖区闲散劳力,将湘湖淤积的泥沙挖尽,加固了四周堤岸,并按九乡湖民用水方位挖出九个涵洞,然后在湖岸周围种上杨柳。接着,在湖四周按水的深浅养菱种藕栽莼菜,湖区还实施了禁渔期,让鱼虾有一个繁殖的机会。就这样,不到两年时间,把个湘湖治理得井井有条。侍郎开始把湘湖里的老斑鲫鱼、鳜鱼、土步鱼及河虾湖蟹等鲜活的水产以及菱藕、芡实、莼菜等美味水生蔬菜和百姓自己饲养种植的鸡鸭家禽、稻米粮食等源源不断地进贡给朝廷,而湘湖边的老百姓平均每天也有一只金元宝的进账了。
      从一个只是具有单一蓄水功能的湘湖变成了一个日进一只金元宝的湘湖,靠的就是精心组织、精心管理和湖区百姓的辛勤劳作。湘湖的美味成了王公贵族的新爱,把个皇帝喜得合不拢嘴,他重赏了侍郎,又高兴地说:“如今我有了湘湖这个‘元宝湖’,就不怕西湖是个‘销金锅’了。”此话传人民间,湘湖就被人们叫作“日产一只金元宝”的“元宝湖”了。
      P6-9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