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湘云书店
  • 桐城大先生吴汝纶 吴春生著 9787520533577 中国文史出版社
图文详情

桐城大先生吴汝纶 吴春生著 9787520533577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举报

全新正版书,当天发货。如有套装书(或图片与书名不符),价格异常,可能是单本书的价格。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ISBN:  9787520533577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售价 34.80 5.8折

定价 ¥60.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4-10

    数量
    库存3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十六年老店
    店铺等级
    拍卖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88.8% (270笔)
    好评率
    99.7%
    发货时间
    9.64小时
    地址
    北京市通州区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综合性图书
      货号:
      31460769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吴春生,安徽桐城人,深圳市翠园中学教师,教育部表
      彰的全国很好班主任,重量骨干教师培训班首届学员,安
      徽省很好教师,深圳市很好教师。1989年9月至2003年
      2月在安徽省桐城中学工作,2003年3月调至深圳市翠园
      中学任教,曾任语文科组长。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教育教学
      论文11篇,有教育文集《风过留痕,我在翠园的教育叙事》),
      主编、参编校本教材及教辅用书5本,在纸质及电子媒体发
      表散文随笔等各类文稿20余万字。

      目录
       录
      第一章 科场连捷001

      纵观科举考场,从秀才、举人、进士,“一试辄中”的人可谓凤毛麟角,吴汝纶学霸级的考试成绩,重要的是在思想上的成熟,写有“思想”的八股文,一举登上科举考试的巅峰。桐城,因为桐城派,曾经被誉为“文章甲天下”,桐城派古文是打开科举大门的利器,吴汝纶凭借满腹桐城派古文,走出桐城,走向人生更加广阔的舞台。

      1.兄弟二人桐城县赶考  /  003
      2.吴家出了两个秀才  /  006
      3.人生第一个贵人:方宗诚  /  008
      4.行看黄榜点朱衣  /  013
      5.差点儿成为状元  /  015
      6.桐城古文创造“一试辄中”的科场奇迹  /  018
      7.呼马呼牛任自哗  /  021
      8.桐城吴氏承继桐城派渊源有自  /  026
      9.避乱读书膜拜乡贤大侠  /  029
      10.思想,让我们行得更远  /  031
      第二章 曾幕时光037

      在曾国藩幕府的日子,是吴汝纶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有良师,多益友;有高雅学术的沉静,有戎事倥偬的紧张。吴汝纶作为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对学术的追求是高于名利的。作为桐城派的后进,能够得到当时古文领袖曾国藩的指点,能够步入曾国藩幕府这个桐城派文士的荟萃之地,是人生一大幸事。
      充满理想与机会的时光总是那样短暂。

      1.曾国藩叹为“异材”的桐城青年  /  039
      2.济宁跃马扬鞭入曾幕  /  043
      3.醉心桐城古文的曾国藩是个好老师  /  044
      4.流连家乡山水人文:羊山矶、蟂矶  /  049
      5.读书而不晓事皆废才  /  054
      6.新厅堂红喜字,归觐吴牛庄  /  059
      7.曾国藩幕府的“诗词大会”  /  061
      8.在曾幕躬与其盛  /  065
      9.归家辞行北上百感交集  /  073
      10.千里行程一路欢歌  /  075
      11.升任拟奏幕僚,深得曾国藩倚重  /  082
      12.不计毁誉,与曾国藩风雨同舟“天津教案”  /  084
      13.曾国藩回任两江,李鸿章“掠美”  /  096
      14.曾国藩的三次保奏  /  099
      第三章 亦官亦幕103

      吴汝纶官场人事“懵懂”,但在晚清乱局中是清醒者。为官深州、冀州,代理天津知府,文教、治水、捕盗,官誉日隆,恢复文庙乐舞,均徭于亩,吴公渠,青史有声。李鸿章对以古文显扬天下的吴汝纶垂青有加,是因为其能写一手好文章,尤其擅长奏章,李鸿章的奏稿、电报,很多都是吴汝纶拟写。善于策划、计谋,这也是为李鸿章所器重的一个重要因素。

      1.千里之行赴任深州  /  105
      2.初登仕版唯有“勤慎”  /  110
      3.年轻吴知州的官府生活  /  114
      4.曾国藩死了,两棵大树倒了一棵  /  117
      5.乐的教化:恢复文庙乐舞  /  121
      6.“均徭于亩”,百姓利益为先  /  126
      7.丁忧中断仕途,重然诺居张树声幕  /  128
      8.行走三个多月的“北游”  /  137
      9.正式步入李鸿章幕府  /  145
      10.衡水,衡水  /  147
      11.侠肝义胆亦书生  /  152
      12.青史留名“吴公渠”  /  155
      13.晚清乱局中的清醒者  /  158
      14.人事“懵懂”在官场  /  161
      15.做个红媒添十岁  /  165
      第四章 莲池岁月167

      弃官从教的吴汝纶在莲池书院,不辱使命开创新局。莲池岁月,颇显文人之清苦,但雅集文事、“觞咏唱酬”盛况空前。北方文化圈的形成,使桐城派在走向衰亡的岁月里仍然保持了一个全国性学术派别的雍容大度。痛彻骨髓的甲午之殇,为大清“裱糊匠”李鸿章洗刷骂名。吴汝纶遇到严复的《天演论》,似乎出于偶然,其实是一种必然。庚子乱局,莲池夷为废墟,若不是朋友多,转移得快,差点就丢了性命。

      1.莲池山长:花落吴家  /  169
      2.初居莲池,锐意革新  /  174
      3.吾桐城不能再见此人矣  /  179
      4.良士相交,垂范若此  /  183
      5.桐城派北方古文圈子的形成  /  186
      6.甲午之殇谁之罪  /  192
      7.为李鸿章“止谤”  /  197
      8.为严复《天演论》作序  /  206
      9.吴先生的五个女婿  /  214
      10.洞悉世情,不愧李鸿章高参  /  217
      11.袁世凯的“投机”,国人似乎看到了希望  /  220
      12.庚子乱局中的莲池书院  /  226
      13.晚清“裱糊匠”李鸿章之死  /  233
      第五章 东瀛壮游239

      应承京师大学堂总教习之职,赴日本考察学制,本属无奈之举,但由于遇事总是不愿苟且的吴氏作风,这无心插柳,倒成就了吴汝纶在近代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日本人对饱学大儒的礼遇,对中国弃之如敝屣的国学的珍视,让吴汝纶找回了中华文化的自信。与伊藤博文一席话,“其言绝痛”,国势危殆,中国再不变化,将有亡国灭种之祸,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如芒刺在背!

      1.张百熙“为天下学子”一跪  /  241
      2.受命东游,考察日本学制  /  244
      3.朝野惊睹大儒风  /  249
      4.留学生事件背后的新旧之争  /  254
      5.满国皆是李傅相  /  257
      6.马关:伤心之地  /  259
      7.归国,归国  /  264
      第六章 创办学堂267

      吴汝纶创办桐城学堂的动机就是教育救国,“东西合璧”,培养经世济变人才,实现振兴国家理想。排除困难,凝聚各方之力,筹办桐城学堂,功莫大焉。开创的事业还未起步,就溘然长逝,后继者赓续学堂,告慰在天之灵。

      1.欲救国,惟有先办学堂  /  269
      2.肖店:寻访嬉子湖西岸风水之地暨张宰相祖坟之行  /  275
      3.为学堂筹资多方谋求帮助  /  281
      4.亲手拟定学堂办学文稿  /  283
      5.溘然而逝天亦悲  /  285
      6.桐溪塥,清流潺湲  /  290

      附 录  /  295
      差点“满分”的殿试考卷:《对制科策》  /  297
      自喻之文:《矮栝说》  /  301
      乡曲儒生的“自得”与“气类相感”:《跋〈蒋湘帆尺牍〉》  /  303

      内容摘要
      \"晚清桐城派古文大师吴汝纶是当时北方文化圈的领袖人物,中国近代两大风云人物曾国藩、李鸿章的得力军师,也是严复《天演论》背后的推波助澜者。他既是科举制度的受益者,又是现代学校的创办者,还是中国近代教育第一个学制——“壬寅学制”的奠基者。
      本书作者在充满血和泪的晚清历史中,探寻吴汝纶救亡图存的耻辱与激愤,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爱恨交加的温良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以有温度的文字,描写了吴汝纶在中国处于危亡之际为救亡图存而改革教育的种种努力,真实再现吴汝纶傲岸而灿烂的一生,展现了大先生光耀天地,山高水长的精神遗存。\"

      主编推荐
      以有温度的文字,描写了吴汝纶在中国处于危亡之际为救亡图存而改革教育的种种努力,真实再现吴汝纶傲岸而灿烂的一生,展现了大先生光耀天地、山高水长的精神遗存。

      精彩内容
      第一章 科场连捷纵观科举考场,从秀才、举人、进士,“一试辄中”的人可谓凤毛麟角,吴汝纶学霸级的考试成绩,重要的是在思想上的成熟,写有“思想”的八股文,一举登上科举考试的巅峰。桐城,因为桐城派,曾经被誉为“文章甲天下”,桐城派古文是打开科举大门的利器,吴汝纶凭借满腹桐城派古文,走出桐城,走向人生更加广阔的舞台。
      1.兄弟二人桐城县赶考同治二年(1863年)农历九月的一天,天刚蒙蒙亮,安徽省桐城县南乡老桥村吴牛庄(今属铜陵市枞阳县),背负行囊的兄弟二人,从一户农家走了出来。
      晨风微凉。高大的枫香树,在九月纯净的天空枝桠静穆,粼粼的池塘,闪着秋的波光,四周田畈黑乎乎的静默着,抬头不远处的玉屏山,濡染出一副笔架的模糊轮廓。
      哥哥吴汝经,三十一岁,弟弟吴汝纶,二十四岁。
      他们这么早出门,是去桐城县赶考,他们是去考“秀才”。徒步八十多里,还要背着应考的行囊,要有足够的体力。
      同治元年(1862年),湘军攻陷安徽大部,太平军退守南京,安徽境内的战事基本结束。清政府的统治秩序在安徽又重新建立,层层筛选士子的科举考试自然也很快恢复了。
      战乱将近十年,吴汝纶从一个十四岁的翩翩少年,长成了一个二十四岁的大小伙子。在松脂的熏照中,早就吃透了古文章法,摩拳擦掌,就等着正式考试这一天了。
      大哥吴汝经因为战乱,错过了人生最好的应试时光,但有机会仍然不会放弃。咸丰八年(1858年),江南处在战乱之中,大哥吴汝经通过父亲朋友的帮助,曾经在京城“异地”考了一次,只不过运气不佳,落第而归。“吾伯兄肫甫徒步入京就试”,“不中第”。
      清代的科举制度,读书人在未取得“秀才”身份之前称“童生”。“童生”成为“秀才”须经过县试、府试、院试三级考试。
      吴汝纶兄弟俩大清早就出了门,到了五里拐,哥哥说:“歇一会吧。”弟弟应声道:“好。”二人放下背囊,歇息了一刻,赶忙起身赶路。到了孔城,兄弟俩知道距离县城不远了,坐在路边的树荫下,拿出母亲准备的干粮,打了一个尖。赶到桐城县城已经是下午一点多钟了。
      县试在县衙门的“考棚”举行。第一场考试对于“童生”们来说最重要,四点钟,天还没亮,一声炮响震耳欲聋,这是对住在县城各处的童生发出的起床信号。一小时后,炮声第二次响起,于是童生们手拎竹篮奔赴考场。篮子里是考试必备用具,砚台、墨、笔、盒饭等物品。
      吴汝纶和哥哥吴汝经早就洗漱完毕收拾停当,安静地吃完早餐,没有说一句话。哥哥神情有点紧张,弟弟则显得相当轻松,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
      不久,随着第三声炮响,考点大门打开,童生和陪伴他们的父兄、朋友一起蜂拥进入考场,对号入座。吴汝纶兄弟俩在考场内相互对望了一眼,弟弟对哥哥点了一下头,似乎给大哥鼓劲,然后各自寻找座位,就分开了。
      童生就座,陪同人员离场。考场内鸦雀无声,一瞬间沉闷的空气笼罩全场。
      作为考官的知县穿着礼服,率领县学的教官和学校的生员们徐徐走出。负责人员对考生逐一点名,被点名者来到知县面前行礼,由作担保人的前辈生员确认其身份后,考生再领取答题纸退回座位。答题纸也称为试卷,是用厚白纸做成的折本,纸上有用红色颜料印制的方格。待答题纸分发完毕,县学的生员们全部退场,只有作为主考官的知县和其下属的负责人员留下来。知县亲自到入口将门上锁,并加上封印,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公布考题。转眼之间已经过了七点。
      第一道考题出自“四书”。考题用一张大纸写好,贴在布告板上,于考场中缓缓行进。在公布考题后大约一小时,负责人员会来巡视考生写到了哪里,然后在作答的末尾处盖上印章。
      从九点到十点的这段时间里公布第二道考题。它可以细分为两道问题,第一道还是出自“四书”,另一道则是要求写一首五言诗,并指定了韵脚。加上之前的第一道题,考生到傍晚为止需要对三道问题作答。
      县试一共要考五场。在首次公布成绩的翌日举行第二场考试,这一场共有三道题,一道出自“四书”,一道出自“五经”,另外还有一道诗题。在第二场成绩公布的翌日举行第三场考试,这一场除了一道“四书”题、一道诗题外,还有一道古风韵文形式的赋题。这一场成绩公布后的第二天举行第四场考试,所出的题目除了一道“四书”题和一道诗题以外,还要求做一道论题,需要对历史事件作出评论。第五场考试被称为“终场”,最为形式化,考题虽然有一道“四书”题,但成绩并不受重视,只要写下自己最想写的开头几句就行。而最重要的是后面的那道默写题,考生要准确无误地默写出雍正皇帝《圣谕广训》十六条中被指定的一条。
      这样的考试拼的不仅仅是智力,书读得好,文章作得好,还要有过人的体力,没有好的体力是坚持不下来的。
      吴汝纶兄弟俩先后走出考场,面带微笑,显得相当轻松,哥哥只是略显疲惫。
      同治二年(1863年)对于吴汝纶兄弟来说是幸运的一年。考秀才的第一关,兄弟俩考了个一二名。“应有司之试,与兄肫甫同案入学,县试公第一,肫甫第二。”如果要问县试的通过率如何,由于地区的不同,情况会完全不一样。各县学的入学限额是参照所在地区的文化程度和人口数决定的,“多的地方为二十五名,以下递减至四名、三名。”在桐城这样文化发达的地区,报考者不光人数众多,而且能力也很强,竞争极其激烈,尤其又是历经九年战乱的第一次开考,能够脱颖而出者,可以想见是多么的幸运。
      2.吴家出了两个秀才府试在安庆举行。
      吴汝纶兄弟俩县试考出一二名后,周围都是羡慕惊讶的目光,听到的都是颂扬的话语,不过他们嘴里应承着人们的恭维,心里清楚得很,竞争才刚刚开始,一切都还是未知。到了府城安庆,住下来后,兄弟俩就开始温习带来的书籍,一刻也不敢放松,父亲在安庆的朋友更是一个也不能去拜访。兄弟俩攥紧拳头,暗下决心,考出好成绩再去见他们。
      作为县试中式者的童生,汇集到府城来,考试会淘汰掉大约一半的人。考试当天,童生们一早便蜂拥到试院门前,以县为单位分组,在县学教官的带领下入场。考试的方法全部参照县试。但考试只进行三场便宣告结束。在第三场考试也就是终场,要默写《圣谕广训》中的一条。
      府试的成绩公布后不久就到了院试的日期,但这个日期并不是固定的。因为它取决于作为院试负责人的学政什么时候能巡历到府。
      院试要进行四场考试。“府试肫甫第一,公第二。院试公仍第一”。
      榜单贴出来了,他们一眼就看出写在前面的名字。兄弟俩紧紧地抱在一起,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望着大红榜单上自己的姓名,哥哥偷偷地抹了一下眼睛,笑着对弟弟说:“大大这回该满意了。”经过县、府、院三级考试,吴汝纶兄弟二人同时成为秀才。
      这在桐城县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本来桐城作为文风鼎盛之地,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就多,还有这些年战乱,积累了大批学子,嗷嗷待考,竞争的激烈程度远非寻常,一家居然一下子考中了两人,更让人惊叹不已。
      正是秋高气爽时节,晴空一碧万里。吴家门前大枫香树上的喜鹊,一大早就叫个不停。邻居下田走过吴家门口,有人打趣地说:“喜鹊喜鹊叫喳喳,老吴家有喜事啰。”果不其然。
      县学的听差拿到考试的捷报后,便快马加鞭来到吴牛庄报喜。吴汝纶兄弟二人考试的捷报被装裱成挂轴,挂在门口,五里八乡的亲朋都来贺喜。兄弟二人在安庆还没有返回,家里已经人来客往,乡情鼎沸,喜成一片。
      “童试”也称“郡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的考试。中者为“生员”,通称“秀才”。如一考生县试、府试、院试均名列第一,称为“小三元”。吴汝纶被他大哥占了“一元”。
      考中秀才即可免除差徭,官府不可随意对其用刑,遇公事可禀见知县。不仅如此,秀才是地方士绅阶层的支柱之一,他们可成为普通百姓与官府之间沟通的代言人,受到百姓的尊敬,人称“相公”。他们虽然还不是官吏,但被授予了准官吏的待遇。生员有规定的制服,他们身穿蓝地黑边的衣服,头戴雀顶,相当于官阶末位的九品官帽。
      3.人生第一个贵人:方宗诚吴汝纶兄弟二人在安庆参加府试,遇到他人生第一个贵人。
      吴家老二的才气在桐城父辈文人中早就传开了。方宗诚此时正在曾国藩幕府安庆忠义局纂修《两江忠义录》。“九月,应试皖城,始从方存之先生游其地,先生说,必有记。”吴汝纶随方宗诚游览安庆大观亭遗址,作《游大观亭故址记》。同游的人还有“吾邑萧君敬甫,程君曦之”。
      方宗诚修髯洪声,仪表堂堂。虽然已经五十六岁,依然神采飞扬。采写《两江忠义录》之暇,站立滔滔长江北岸,吟风弄月,谈古叙今,随行的青年才俊们莫不钦其风采。
      大观亭,不单单指一座亭子,它是一处规模宏大的历史建筑群,同时也是安庆历史文化精髓的所在地。清朝一位叫吴名凤的文士曾这样介绍:“不尽长江滚滚东去。其能登高而揽大江之胜者,在武昌为黄鹤楼,在江州为庚楼,在安庆则为大观亭。亭据山巅,在余忠宣公墓侧,为皖江第一名胜之区。”可惜,此时的大观亭被太平军烧莫敢援章氏者。贼围章氏数重,章氏大困。顷之,一人带剑持矛,奋臂大呼,率众突围而出,出顷之复入,如是者三,格杀贼不可胜计,矢石火炮如雨注,不能中,出入重围中如无人,贼众辟易,不敢仰视。询之,乃冠鏊也。围竟解,章氏数千人得无恙。
      贼以冠鏊故,不敢留东乡,稍稍自引去。后贼中每相与语及冠鏊,辄惊愕相顾曰:“吾有是人,天下不足争也。”冠鏊既解章氏之围,行里许,就地坐,叹曰:“吾气尽力竭,不能行,且死矣!”族人舁以行,复数十步,呕血而卒,时年已六十余矣。
      10.思想,让我们行得更远吴汝纶在科场上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的成熟,不是仅仅文章技巧的问题。
      清苦生活的磨砺,父亲人格的濡染,乡土、乡情、乡贤的熏陶,使他在面对人生的种种难题的时候,不得不学会独立思考。桐城派文章所蕴含的“义理”,熏染着吴汝纶的灵魂。经过这样的“千锤百炼”,他自然比那些只在科场文章技巧上打圈圈的人走得远、走得顺。尽管科举考试的“八股文”有诸多的条条框框,但有了“思想”这个灵魂,自会高人一筹,充满生机,让阅卷者在满是废话、套话的无病呻吟文章中,看到了一丝欣喜和希望。
      吴汝纶在科举之路上,过关斩将,创造全胜的佳绩,这就不是所谓的运气、“祖坟冒青烟”能解释得了的。我们都知道,为文到了一定阶段,不是文辞技巧能解决的事情,思想才是根本,才是灵魂。
      同治元年(1862年),吴汝纶二十三岁,这是科举开考的前一年。
      “十月,吴汝纶大病,昏不知人,长时间治疗乃愈。既愈,作《呓记》。”“昏不知人”,即不省人事,失去知觉,这是得了一个什么奇怪的病。幸运的是,经过长时间的治疗,痊愈了。病好了之后,作《呓记》,记录了自己病中的“胡思乱想”和“胡言乱语”。按照弗洛伊德理论的阐释,这是一段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心路历程”。
      我们来看看这篇颇有庄子寓言特色的奇妙之文。
      呓记南华子者,不知何许人。尝以病而狂惑,为呓语。既愈,而以为幻也。因有味于庄子之书,遂自号南华子。
      南华子自述其呓语曰:始吾家故贫,年二十无所知名,颇能为文章,以贫故,冀投时好,其文不甚高,然竟以此取甲科,登金门,上玉堂,声名通显,得志而归。车徒供帐,震耀乡里。乡里之人以为荣,皆曰:大丈夫当如此矣。而吾亦自念,致身青云之上,以为父母妻子光荣。回忆曩者贫贱无所知名,何啻霄壤。下视草茅寒素之士,亦不啻鸿鹄之于燕雀也。于时颇自喜。
      其后官益尊,势亦盛,人之震耀而歆羡者亦众。而吾亦自顾而嘻。以为富贵快一时之欲耳,千秋万世,谁复知吾姓名者?乃发愤大肆力为文章。斯时位望既崇,无所干求于时,一意以古之立言者自期,以蕲永于后世。举向所为投时好决科名之文,悉焚弃之。于是文日有名。天下之人交口推誉。以为古之董仲舒、贾谊、司马迁、韩愈之徒复出。而吾亦自以为虽古作者不吾过也。于时益自得。顾念吾一身,前既贫且贱,又无所托以不朽,而后乃富厚极于一时,文章传于后世。志得意满,乐可知也。
      吾病时大概如此,已而病稍瘥,渐觉其身故在床蓐间,又颇自疑。辄叹曰:吾非向所为贵极富溢,又能以其文名一时者欤?岂病者欤?
      闲举病中语示人,皆大笑。久之病已。始知吾向之所为如是者。吾之狂惑者为之也。非其真也,幻也。于是乃爽然自失。然而方其病也,吾不自知其病也。恍惚如梦寐间,而吾又不自知其为梦也。
      人世得失之遭,显晦迟速之数,岂皆吾病类也。
      玉屏居士闻其言而叹曰:庄子云,必有大觉而后知此大梦。
      甚哉,南华子之言之有似于南华经者也。遂为之记。
      郭立志在《桐城吴先生年谱》中对这篇文章所作的按语是:“公家居近玉屏山,故尝自号玉屏居士。此文用意甚奇。生平学问志业已预定于此,而集中不载因具录之。”译文:南华子不知道他是什么人。曾经因为病了而疯癫,梦中说胡话。已经痊愈,却以为是幻觉,不相信是真实发生的。因为对庄子的书感觉有趣味,于是就自号“南华子”。
      南华子讲述了他自己所说的梦话:起初,我家本来就很贫穷,二十岁了还寂寂无名,但是很会写文章,因为贫穷的缘故,希望能够投时所好,文章不甚高妙,然而竟然因此考取甲科,登金门上玉堂,声名大大显扬,得志而归家。车马熙熙,随从甚众,盛礼兴乐,陈设宴会,震耀于乡里。乡里之人以我为荣耀,都说:大丈夫就应当如此!而我也自己揣想,致身青云之上,以此让父母、妻子儿女感到荣光。回想往昔自己贫贱没有出名时的境况,何止是天上地下的分别。再朝下看草茅寒素的士人,也不止是大雁同小麻雀的区别。这时颇为自我欣赏。
      此后,官越做越大,气势越来越盛,使人震撼而光耀夺目,羡慕的人也越来越多。而我也顾自而笑。认为富贵只是放纵自己一时的欲望罢了,千秋万代之后,还有谁会知道我的姓名呢?于是发愤大力写作文章。此时地位声望都已经很高,于时无所求取,专心一意以古人立言者自许,以求永垂不朽。把以前投时俗所好,在科举考场博取名次的文章,全部丢到火里焚弃。就这样文章越来越出名。天下的人交口称赞,认为是古代的董仲舒、贾谊、司马迁、韩愈们再世。而我也自认为即使古代的作者也超不过我,此时更加自鸣得意。回想我的身世,之前贫穷且低贱,又无所依托而不朽,尔后才资财丰厚富极一时,文章在后世传诵。志得意满,快乐的情形是可以想见的。
      我病的时候大概这样,不久病逐渐痊愈,渐渐觉得自己身子本来睡在床上,又颇为怀疑自己。就感叹说:我不是从前大富大贵,又能够因为文章闻名当时的人吗?难道是病人吗?
      闲暇时,拿病中的话语说给别人听,听者都大笑不已。很久病才好完全,才知道我从前在梦中所说的那些胡话。我疯癫的时候所做的,不是真的,是幻觉,于是就茫然自失。然而当我生病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有病,恍惚就像在睡梦之间,而我又不知道自己是在做梦。
      人世间得与失的遭遇,仕宦与隐逸、迟缓与快捷的命运,难道都与我的病相似吗?
      玉屏居士听到这个话就叹息说:庄子说,只有非常清醒的人才知道人生就是一场大梦。
      南华子的话同南华经非常相似。于是便写下这篇《呓记》。
      此文讥讽委婉,寓意深远。这样的奇思妙想,文思颇得庄周的韵味。是对于人生志业长时间思考的累积。这是平时所思,昏病中思绪再现的结果。看似奇特,细细想来,自是在情理之中。庄子说:“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当人在梦中,是不知道自己在做梦的,只有真正清醒的人才知道,人生不过一场大梦。人生如梦,梦如人生。人生“病而狂惑”,才作此“呓语”,说荒唐糊涂的话。其实,一如庄子的寓言,荒谬的外壳洞穿的是残酷的现实。
      此时,吴汝纶二十三岁,人生的一切都还未启航,就有这些深邃的思考,可见他早已“世事洞明”。毁,已经“废为军垒”。来到大观亭遗址,方宗诚给他们讲元末安庆守城官余阙的事迹。余阙率军守安庆,与红巾军激战,身先士卒,安庆城池失守,遂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