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湘云书店
  • 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 廖可斌著 9787100058711 商务印书馆

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 廖可斌著 9787100058711 商务印书馆

举报

全新正版书,当天发货。如有套装书(或图片与书名不符),价格异常,可能是单本书的价格。

  • 作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ISBN:    9787100058711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ISBN:  9787100058711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售价 12.00 4.0折

定价 ¥30.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3-19

    数量
    库存151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4088432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以历史复原为起点,分别对三次复古浪潮形成的历史条件及其来龙去脉都作了深入考察,对复古派作家的理论主张、群体关系、创作成就及其功过影响也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评价。无论是材料的发掘,还是观点的阐发,都颇多独到之处。

      目录


      引言

      章  明代文学复古运动诞生的宏观历史背景:古典审美理想和古典诗歌审美特征的发展变迁

        一、古典审美理想和古典诗歌审美特征的形成及其要素

        二、从“比兴说”到“情景说”——先秦至六朝古典审美理想和古典诗歌审美特征的发展

        三、“意境说”——古典审美理想的实现与盛唐诗歌的审美特征

        四、理性化与俗化——古典审美理想的解体与中唐至南宋时期古典诗歌的分化和衰落

        五、严羽等人的呐喊

        六、南宋末至明前期古典诗歌的继续分化和衰落

      第二章  复古运动的滥觞——茶陵派

        一、茶陵派的形成

        二、茶陵派的诗歌理论

        三、茶陵派与复古派

      笫三章  复古运动次高潮兴起的历史条件及发展过程

        一、复古运动次高潮兴起的历史条件

        二、阶段:在茶陵派卵翼下

        三、第二阶段:反刘瑾斗争及与茶陵派脱钩

        四、第三阶段:作家群落

        五、余波:六朝初唐派与中唐派

        六、归宿:弃文入道

      第四章  前七子的文学理论

        一、强调诗歌的情感特征

        二、重格调

        三、提倡学古

      第五章  复古运动次高潮的诗文创作

        一、李梦阳

        二、何景明

        三、徐祯卿

        四、康海、王九思

        五、王廷相

        六、边贡、顾磷

        七、郑善夫

        八、杨慎

        九、薛蕙、高叔嗣

      第六章  复古运动第二次高潮兴起的历史条件及发展过程

        一、复古运动第二次高潮兴起的历史条件

        二、个十五年

        三、第二个十五年

        四、第三个十五年

      第七章  后七子的文学理论

        一、古典诗歌审美特征论

        二、古典诗歌体裁论

        三、古典诗歌发展史论

        四、古典诗歌创作论:意与法

        五、关于王世贞的“晚年定论”问题

      第八章  复古运动第二次高潮的诗文创作

        一、李攀龙

        二、谢榛

        三、宗臣

        四、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



        五、王世贞(附王世懋)

        六、汪道昆

      第九章  复古运动第三次高潮兴起的历史条件及发展过程

        一、复古运动第三次高潮兴起的历史条件

        二、复社

        三、几社

      第十章  复古运动第三次高潮的文学理论与诗文创作

        一、继承前后七子,重倡复古主义

        二、重雅正

        三、重情采和体裁法度

        四、张溥

        五、陈子龙

        六、夏完淳

        七、徐孚远、张煌言

      结语

        一、复古派与明代社会

        二、复古派与明代文学思潮

        三、复古派与古典审美理想和古典诗歌的发展变迁

      附录:主要引用参考书目

      后记

      重版后记





      内容摘要
          靠前章  明代文学复古运动诞生的宏观历史背景:古典审美理想和古典诗歌审美特征的发展变迁

          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直切论之,是对明中叶以后日趋尖锐的种种社会矛盾的反映;远而言之,则是对明初以来思想文化的高压政策和萎靡不振之诗风文风的反动。关于这两点,以前的研究者们大都或多或少地认识到了。然而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的出现,还有着更深刻的历史原因,它实际上是整个中国古典审美理想和古典诗歌审美特征发展变迁的必然结果。复古派批判的对象,并不仅仅是明前期的台阁体,更不只是以李东阳为代表的茶陵派。他们是在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特征及其发展变迁轨迹作了全面深刻的反思之后,才提出复古的主张的。因此,只有把明代复古运动放到整个中国古典审美理想和古典诗歌发展变迁这一深广的背景中考察,我们才能真正认清它的来龙去脉与重要意义。

          ……

      主编推荐
          本书以历史复原为起点,分别对三次复古浪潮形成的历史条件及其来龙去脉都作了深入考察,对复古派作家的理论主张、群体关系、创作成就及其功过影响也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评价。无论是材料的发掘,还是观点的阐发,都颇多独到之处。

      精彩内容
          本书把明代文学复古运动作为三次高潮来叙述,即前七子、后七子和明末陈子龙的三次复古运动,将其放到明代文学思潮以至整个中国文学思潮发展史的广阔背景中进行考察,认为复古运动打破了明前期以至整个思想文学领域程朱理学一统天下的沉寂局面,开启了明后期浪漫文学思潮和进步思想潮流的先河,是由前者演进为后者的必要过渡。明末,基于民族救亡的紧迫任务,晚明浪漫主义思潮及整个进步思潮趋于低落,复古主义再次回归,转而更关注社会现实,明末清初实学思想由此形成。本书被认为是一部的明代文学专题研究著作。此次由作者略作修订后再版,既保留了原书的特色,有匡正了旧误。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