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听溪鸣
  • 斯文 第6辑
图文详情

斯文 第6辑

举报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520173971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售价 51.10 5.2折

定价 ¥99.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发货
    承诺48小时内发货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5-04-08

    数量
    库存4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90.69% (483笔)
    好评率
    100%
    发货时间
    11.36小时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小说
      货号:
      29170145
      商品描述:
      前言
      主编的话寒冬已至,独处陋室,编辑本辑《斯文》,别有一番感慨。本期理应两个月前编成,但由于种种大家都能理解的原因以及有的作者赐稿时间一再拖延,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冬天。
      本辑栏“特约专稿”刊出熊礼汇先生《论曾巩古文醇厚严密、简淡明洁所蕴涵的文学美感》一文,以曾巩为题,讨论一个传统的话题:文学美感。近年来,学术界对文学审美话题的讨论不多,一是先贤前辈于此多有言说,难以超越,不免生退避之意,二是当今学界的研究方法颇注重跨界,注重文本理论,于审美渐渐远离。但文学审美是一个无论如何不可不谈的基本问题,离开了审美之本,任何解读都有可能变成“外行”。真正的“内行”又从不虚言空论,而能够在具体可感的作品分析中提供可感可知的深入体认。熊礼汇先生从事古代散文研究历有年所,贯通各代,建树颇多,而于散文审美特性为重视,体悟良深,功力深湛。本文是他的一篇新作,对曾巩散文的文学美感加以细致、周密的分析,独特之处在于分体论述,涉及书牍、序文、杂记诸种文体,各体下细为分类,类下据内容又析为项,细致分析了曾巩散文的“文学美感”。这种分析方式精细地将“美感”落实到具体层面,而不仅止于描述概括,非有累年所积之功力不可。美感体验具有突出个体特征,但并非不可言说,而将其说清说透则是颇为艰难的,须将其与文体、功能、应用对象结合起来,须将其与表达手法、文法句法、结构修辞等因素统合在一起,通透不隔,古今融贯,方能有此境界。
      斯文之义大矣哉,本刊虽以散文研究为主,但又不必拘于时义之“文学”“散文”,更欲推而广之深之,究人文之义及其复杂的历史变迁,在宏阔的视野下展开讨论。本辑“大视野”栏目推出两篇有关清代学术思想史的论文。有意思的是,两篇文章讨论的都是“官学”问题:一是“官学属性”下的学术实践,自觉地以官方意识形态评断学术,独断专横;一是不同学术流派之间学术争论,具有在野特点,但却拉出官学大旗,以正统的面目出现......

      导语摘要


      商品简介

       中国古代散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体裁,也是包含*正统、*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的文献载体。在当代古代文学研究界,诗歌、戏曲、小说都有相应的独立研究刊物,唯独散文没有。究其原因,一是散文研究自身的难度、广度,导致研究队伍不够壮大,研究梯队不够健全,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统;二是散文研究的理论模式和文献积累工程,都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和规模,导致散文研究缺乏规划和设计,往往附和、追随其他文体的研究风气,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学统。总之,散文研究学统的完整性、独特性的缺失,是目前古代文学研究界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鉴于以上现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拟与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共同创办以中国古代散文为研究对象的大型学术集刊《斯文》。  《斯文》(第六辑)集中呈现*晚一段时间中国古代散文研究领域中的*新科研成果,如古代散文的新材料的搜集与整理,古代散文研究的新方法探索,评点、揄扬古代散文研究中的新论著,以便为中国古代散文研究搭建平台,沟通古代散文科研中的理论与方法实践经验。


      作者简介
      郭英德,文学博士学位,教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1998-2001),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1999-2002),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所长(2005-2007),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2006-2012)等,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上海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明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等。1996年评为北京市“培养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者,2000年评为国家*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2011年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从国学大师启功先生、著名学者聂石樵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文学学术史、中国古代戏曲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出版学术专著28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杂志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40多篇,其中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52篇,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
       

      目录
       
      特约专稿
      论曾巩古文醇厚严密、简淡明洁所蕴涵的文学美感 熊礼汇
      大视野
      “复性之学”还是“以佛理解之”
      ——由《四库全书总目·阴符经解》提要展开的学术批评考察 何宗美
      清代汉宋学的道统之争
      ——以江藩、方东树的学术论争为研究中心 曾光光
      文学思想研究
      在道学与文辞之间
      ——以马理与吕柟的早期讲习活动及其文学思想为中心 杨遇青 蒋兴燕
      论阳明心学与明代诗文理、情向度的流转 常威
      文体研究
      从外饰到本体:“前文体论”时期的先秦两汉文章观 姚爱斌
      明末士人对苏轼的追摹式书写——以武进郑鄤为中心 高璐
      晚清教育家孙万春的八股文教学理论 马昕
      元代北方少数民族散文文体类析 多洛肯 孟静
      文学史研究
      六朝道教骈文的文学史意义 蒋振华
      “前七子”书写简史 孙学堂
      散文研究文献考述
      新见《望溪先生文偶抄》汇评本及其文献价值 任雪山
      散文研究评述
      2018年唐宋散文研究综览 周剑之
      2018年明代散文研究蠡测 魏宏远 张艺昊
      2018年近代散文研究述论 潘静如
      宋代笔记辨体评述 胡鹏
       
      《斯文》稿约 
       

      内容摘要



      主编推荐
      郭英德,文学博士学位,教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1998-2001),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1999-2002),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所长(2005-2007),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2006-2012)等,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上海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明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等。1996年评为北京市“培养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者,2000年评为国家*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2011年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从国学大师启功先生、著名学者聂石樵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文学学术史、中国古代戏曲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出版学术专著28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杂志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40多篇,其中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52篇,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