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天宇阁书店
  • 2本套 血证论+唐容川血证用药心法
图文详情

2本套 血证论+唐容川血证用药心法

举报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0页
  • 字数:    204千字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0页
  • 字数:  204千字

售价 43.17 6.3折

定价 ¥68.00 

品相 全新品相描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发货
    承诺48小时内发货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5-03-21

    数量
    库存4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94.35% (437笔)
    好评率
    100%
    发货时间
    4.95小时
    地址
    天津市西青区
    电话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国学古籍 > 医药卫生
      货号:
      1202683582
      品相描述:全新
      新华文轩网络书店 全新正版书籍
      商品描述:
      《血证论》 《血证论》 出版者的话
      中医药是中国很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医药古籍中蕴藏着历代名家的思维智慧与实践经验。温故而知新,熟读精研中医古籍是当代中医继承、创新的基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界对古籍整理工作十分重视,因此在经典、重点中医古籍的校勘注释,常用、实用中医古籍的遴选、整理等方面,成果斐然。这些工作在帮助读者精选版本、校准文字、读懂原文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书记指示,要“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从而对弘扬中医药学、更进一步继承利用好中医药古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策划组织了《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试图在前人整理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名家点评的方式,更进一步凸显中医古代要籍的学术精华,为现代中医药的发展提供借鉴。

      本丛书遴选历代名医名著百余种,分批出版。所收医药书多为传世、实用,且在校勘整理方面已比较成熟的中医古籍。其中包括常用经典著作、历代各科名著,以及古今临证、案头常备的中医读物。本丛书致力于将现有相关的近期新研究成果集于一体,使之具备版本精良、校勘细致、内容实用、点评精深的特点。

      参与点评的学者,多为对所点评古籍研究有素的专家。他们学验俱丰,或精于临床,或文献功底深厚,均熟谙该古籍所涉学术领域的整体状况,又对其书内容精要揣摩日久,多有心得。本丛书的“点评”,并非单一的内容提要、词语注释、串讲阐发,而是抓住书中的主旨精论、蕴含深义、疑惑谬误之处,予以点拨评议,或考证比勘,溯源寻流。由于点评学者各有专擅,因此点评的形式风格也或有不同。但其共同之点是有益于读者掌握、鉴识所论医籍或名家的学术精华,领会临床运用关键点,解疑破惑,举一反三,启迪后人,不断创新。

      我们对中医药古籍点评工作还在不断探索之中,本丛书可能会有诸多不足之处,亟盼中医各科专家及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7年8月 《唐容川血证用药心法》 唐宗海(1862~1918年),字容川,四川彭县人,清末民国时期中西医汇通医家。先攻儒学,为诸生时已名闻三蜀,门人弟子众多。中年以后转而习医,遍览方书,深得《内经》、仲景之旨。主张兼取众家之长,“好古而不迷信古人,博学而能取长舍短”。曾游学江南,医术扬名于沪。西学东进时,唐氏认识到中西医各有所长,应“损益乎古今,参酌乎中外”,使医学臻于完善,力主汇通中西医,厘正医道。

      唐氏著述颇丰,著有《中西汇通医书五种》,包括《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伤寒论浅注补正》《金匮要略浅注补正》《血证论》《本草问答》等。丛书《中西汇通医书五种》一经刊出,行销国内外,医名远播印支和南洋等地。

      《血证论》为唐氏临证代表著作,集血证理法方药之大成,填补了血证理论与临床的空白。唐氏论治血证,学术上继承前人思想,又往往根据疾病特点独出新意,“触类旁通,豁然心有所得,而悟其言外之旨,用治血证十愈七八”。如吐血,初吐时邪气最盛,血入胃中,虽不似伤寒证胃有燥屎,但亦属胃家实,故必亟夺其实,釜底抽薪,然后能降气止逆,取仲景急下存阴之法,予泻心汤,“泻心即是泻火,泻火即是止血”。在脏腑,宗李东垣脾胃思想,认为治血者必治脾为主。然失血之人必阴虚,故力避东垣用药偏于刚燥的特点,主张补脾阴,并衷中参西,发挥出滋胃汁、滋胆汁法。

      唐氏从理论上阐发了气血水火之间的关系,认为阴阳就是水火,水火又是气血生成之本源,气血水火相互维系,水病可以累血,血病也会累气,“治气即是治水”“治火即是治血”,强调治疗应在分清脏腑标本的基础上以调气和气为主要原则,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法。

      为更好地学习唐氏血证治法,本次整理将其血证著作《血证论》《痢证三字诀》中有关血证病机、治则治法、方药做以归纳整理,以资读者参考,说明如下。

      1全书共分为四部分。第一章为血证病机,按五脏六腑分别排序。第二章为血证治则治法,治则以气、血、水、火为纲目,治法以唐氏通治血证之大纲分列止血法、消瘀法、宁血法、补血法四法,每法中按具体治法再分列小标题。第三章为血证治法宜忌。第四章列治疗血证诸方,共收录二书有关方剂202首,按止血方、消瘀方、宁血方、补血方和杂治方分为五类。其中杂治方部分所收方剂主治范围以失血兼见诸证为主。

      2本次整理,引用原文的每一部分均标明出处,其中,多数方剂均引自《血证论》第七卷方解上与第八卷方解下,不再标明出处。部分方剂摘录于《痢证三字诀》,均已在每方末标明。为便于阅读,将每方按“组成”“用法”“方解”“主治”等条目分解。又有部分方剂仅有方名,未载药物组成、用法、方解等,本次整理皆按出处将有关内容补足,并出注说明。

      3部分方剂作用较多,如小柴胡汤、四物汤等方既可止血,亦可消瘀、补血,并治失血兼见证。为避免重复,按其主要作用归类,其他类不再列出。 《唐容川血证用药心法》 《唐容川血证用药心法》 唐宗海(1862~1918年),字容川,四川彭县人,清末民国时期中西医汇通医家。先攻儒学,为诸生时已名闻三蜀,门人弟子众多。中年以后转而习医,遍览方书,深得《内经》、仲景之旨。主张兼取众家之长,“好古而不迷信古人,博学而能取长舍短”。曾游学江南,医术扬名于沪。西学东进时,唐氏认识到中西医各有所长,应“损益乎古今,参酌乎中外”,使医学臻于完善,力主汇通中西医,厘正医道。

      唐氏著述颇丰,著有《中西汇通医书五种》,包括《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伤寒论浅注补正》《金匮要略浅注补正》《血证论》《本草问答》等。丛书《中西汇通医书五种》一经刊出,行销国内外,医名远播印支和南洋等地。

      《血证论》为唐氏临证代表著作,集血证理法方药之大成,填补了血证理论与临床的空白。唐氏论治血证,学术上继承前人思想,又往往根据疾病特点独出新意,“触类旁通,豁然心有所得,而悟其言外之旨,用治血证十愈七八”。如吐血,初吐时邪气最盛,血入胃中,虽不似伤寒证胃有燥屎,但亦属胃家实,故必亟夺其实,釜底抽薪,然后能降气止逆,取仲景急下存阴之法,予泻心汤,“泻心即是泻火,泻火即是止血”。在脏腑,宗李东垣脾胃思想,认为治血者必治脾为主。然失血之人必阴虚,故力避东垣用药偏于刚燥的特点,主张补脾阴,并衷中参西,发挥出滋胃汁、滋胆汁法。

      唐氏从理论上阐发了气血水火之间的关系,认为阴阳就是水火,水火又是气血生成之本源,气血水火相互维系,水病可以累血,血病也会累气,“治气即是治水”“治火即是治血”,强调治疗应在分清脏腑标本的基础上以调气和气为主要原则,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法。

      为更好地学习唐氏血证治法,本次整理将其血证著作《血证论》《痢证三字诀》中有关血证病机、治则治法、方药做以归纳整理,以资读者参考,说明如下。

      1全书共分为四部分。第一章为血证病机,按五脏六腑分别排序。第二章为血证治则治法,治则以气、血、水、火为纲目,治法以唐氏通治血证之大纲分列止血法、消瘀法、宁血法、补血法四法,每法中按具体治法再分列小标题。第三章为血证治法宜忌。第四章列治疗血证诸方,共收录二书有关方剂202首,按止血方、消瘀方、宁血方、补血方和杂治方分为五类。其中杂治方部分所收方剂主治范围以失血兼见诸证为主。

      2本次整理,引用原文的每一部分均标明出处,其中,多数方剂均引自《血证论》第七卷方解上与第八卷方解下,不再标明出处。部分方剂摘录于《痢证三字诀》,均已在每方末标明。为便于阅读,将每方按“组成”“用法”“方解”“主治”等条目分解。又有部分方剂仅有方名,未载药物组成、用法、方解等,本次整理皆按出处将有关内容补足,并出注说明。

      3部分方剂作用较多,如小柴胡汤、四物汤等方既可止血,亦可消瘀、补血,并治失血兼见证。为避免重复,按其主要作用归类,其他类不再列出。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