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华屹书店
  • (1946-1952)老北大宿舍纪事:中老胡同三十二号(增订本)
图文详情

(1946-1952)老北大宿舍纪事:中老胡同三十二号(增订本)

举报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48页
  • 字数:    476千字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48页
  • 字数:  476千字

售价 51.36 6.5折

定价 ¥79.00 

品相 全新品相描述

优惠 满减券
    发货
    承诺24小时内发货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5-07-31

    数量
    库存3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95.62% (1032笔)
    好评率
    100%
    发货时间
    7.26小时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SC:9787301297735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江丕栋,北京大学数学系江泽涵教授之子。
      陈  莹,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陈占元之女。
      闻立欣,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闻家驷之子。
      "
      主编推荐:
          以中老胡同三十二号为经,以北大教授及子女两代人亲历的家事国事为纬,交织出一幅大变革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真实生存图景。
      精彩内容:
      "代  序

      1951年我和小霞从美国回来,在北京大学工作了近60年。其间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也将近10处。
      刚回国时,先住在红楼的教室里。后来孙承谔先生、曾昭抡先生分别邀请我们住到他们在中老胡同宿舍的家中。我们很荣幸能够住在北大前辈居住地中老胡同宿舍中。
      住在孙先生家时,北面正对着写《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这本名著的作者朱光潜先生家。他是我青年时代就非常崇敬的北大前辈。
      后来搬到曾昭抡先生家,曾先生把他家的大部分房屋让给我们住。曾先生是我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同学好友唐敖庆的老师。我们就是在曾先生、闻一多先生等人爱国精神的影响下,在1950 年抗美援朝后,美国总统已提出法令禁止留美学生回国,等待参众两院通过后生效的半年特殊时期,决心克服重重阻难回到祖国,并在北大任教的。
      曾先生的隔壁是张景钺、崔之兰先生家。我和高小霞很荣幸地和这些老前辈住在一起。他们都是年轻人仰慕的楷模,他们反映了北大的精神,弘扬了北大的优秀传统。
      我住在中老胡同的时间虽然很短,只有一年,但是非常怀念那里。
      我很感激大家热心回忆和编写中老胡同时期的情况,把北大这段历史保存下来。

      徐光宪
      2010年7月
      "
      内容简介:
          《老北大宿舍纪事(1946—1952)》是为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而策划的“北大记忆”丛书之一种。1946年,西南联大结束使命,北京大学迁回北平,在沙滩红楼、马神庙等老校址复校。本书所谈,即当年景山东街老北大宿舍区之一的中老胡同三十二号。从1946年起,到北大迁到海淀燕园的1952年间,这里先后云集了三十多户老北大的不错知识分子家庭,其中有多位院长、知名教授。本书作者主要是这些教授的子女,他们在这个大院中度过了难忘的童年,在半个多世纪后,记录下父母一辈人在巨大变革时代下的个人抉择、家庭生活以及学术生涯。一个大院,见证了时代的风云变幻,承载了两代人的悲欢离合、坎坷与希望,其间的往事值得铭记,值得怀念。
      摘要:
          "
      团  聚

      沈虎雏
      (中国语文学系教授沈从文之子,曾居住于中老胡同32号内18号)

      分明听见爸爸在呼唤:“弟弟!” 
      猛然坐起来,睡意全消。习惯夜间照料他,我靸上鞋,又停住了。
      很静,没人唤我。街灯在天花板上扯出斜斜窗光,微暗处隐现爸爸的面影,抿嘴含笑,温和平静,那是同他很后分别用过的遗像。他不再需要照料,已离开我们半年了。
      遗像下有两行字,那是他的话: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
      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从我还不记事起,命运一再叫我们家人远离,天南海北,分成两处、三处,甚至更多。摊上很多的是跟爸爸别离,这给每次重逢团聚,留下格外鲜明印象。
      很后几年团聚,中国人在重新发现沈从文,我也才开始观察他生命的燃烧方式。有过许多长谈短谈机会,倾听他用简略语句吃力地表达复杂跳动思绪,痛感认识爸爸太晚了。
      我不大理解他。没有人接近理解他。

      我刚满月,卢沟桥炮声滚过古都。
      我两个月时,爸爸扮成商人,同杨振声、朱光潜、钱端升、张奚若、梁宗岱等结伴,挤上沦陷后靠前列开离北平的火车,绕过战线, 加入辗转流向后方的人群。待到妈妈终于把我们兄弟拖到云南,全家在昆明团聚时,我俩的变化叫爸爸吃惊:

      小龙精神特别好,已不必人照料,惟太会闹,无人管住,接近成一野孩子。
      小虎蛮而精壮,大声说话,大步走路,东西吃毕嚷着“还要”,使一家人多了许多生气!

      我俩不顾国难当头,不管家中有没有稳定收入,身子照样拼命长,胃口特别好。

      尤以小虎,走动到晚,食量又大,将来真成问题。已会吃饭、饼、面。

      爸爸说:“天上有轰炸机、驱逐机,你是家里的消化机。” 
      消化机是大的应声虫。“大”,就是龙朱哥哥。我虽处在南腔北调多种方言环境,却跟大学一口北京话,自认为北京人,十分自得。湘西人称哥哥为大,这称呼想必是爸爸的影响,直到今天我说“哥”字还挺绕口。
      1939 年4 月以后,昆明频频落下日本炸弹,我家疏散到呈贡乡下。过不久,爸爸长衫扣眼上,多了个西南联大的小牌牌。每星期上完了课,总是急急忙忙拎着包袱挤上小火车,被尖声尖气叫唤的车头拖着晃一个钟头,再跨上一匹秀气的云南小马颠十里,才到呈贡县南门。这时我常站在河堤高处,朝县城方向,搜寻挎着包袱的瘦小长衫身影,兴奋雀跃。直到很近,我才知道他上火车之前,常常不得不先去开明书店,找老板预支几块钱。沉甸甸的包袱解开,常常是一摞书、一沓文稿,或两个不经用的泥巴风炉,某角落也有时令我眼睛发亮,露出点可消化东西。
      流向龙街的小河如一道疆界,右岸连片平畴一直延伸到远远的滇池,左岸是重重瓦屋。房子建在靠山一侧坡坎上,间杂一些菜园和小片果木,多用仙巴掌做绿篱。这些落地生根植物,碰到云南温暖湿润红土迅速繁殖,许多长成了大树,水牛在结实的仙巴掌上蹭痒。杨家大院挨着一排这种树,背靠一带绿茸茸的山坡,地势优选,在龙街算一所讲究宅院。除杨家几房和帮工居住,还接纳我们十几家来来去去的房客。
      妈妈每天去七里外乌龙埠,给难童学校上课,爸爸下乡的日子, 也到难童学校和后来
      ...
      目录:
      "目  录

      代  序     徐光宪 / 01 

      献身祖国  一代师表——纪念曾昭抡院士诞辰100 周年    徐光宪 / 001 
      家在北大    高小霞 / 005 
      沙滩中老胡同32 号纪实     闻家驷 / 011 
      60 年前的中老胡同32 号    江丕栋 江丕权 / 014 
      记忆的碎片——在中老胡同32 号居住的日子    陈  莹 / 022 
      难忘的中老胡同32 号    贺美英 / 053 
      纪念我的父亲贺麟教授    贺美英 / 065 
      回忆中老胡同32 号——父亲袁家骅先生的学术活动    袁尤龙  袁文麟 / 073 
      决定命运的日子——中老胡同生活的回忆及思考    孙捷先 孙才先 孙仁先 / 086 
      孜孜不倦 赤子之心——记我的父亲杨西孟    杨景宜 / 107
      三岁以前那些事    王汝烨 / 125 
      中老胡同32 号——童年杂记    朱世嘉 / 142 
      在中老胡同32 号院的时光    彭鸿远 / 148 
      我的母亲俞大缜    彭鸿远 / 152 
      遥忆童年    吴采采 / 167 
      柿子树下的人家(续)    吴采采 / 170 
      中老胡同记事    冯姚平 / 184 
      柿子树下的人家——记吴之椿、欧阳采薇夫妇    冯姚平 / 214 
      霁清轩之夏    冯姚平 / 223 
      陈占元与明日社    冯姚平 / 233 
      人的高歌——记田德望、刘玉娟夫妇    冯姚平 / 236 
      周炳琳先生二三事——中老胡同时期及其他    张友仁 / 248 
      32 号院中的长辈和我们    陈琚理 / 271 
      温馨的童年    陈琚理 / 293 
      去和留的选择    陈琚理 / 329 
      中老胡同32 号与我的家   
      ...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