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华北旧书城的书店
  • 别偷懒你要学点心理学丹尼尔·弗里曼 贾森·弗里曼9787508632551中信出版社
图文详情

别偷懒你要学点心理学丹尼尔·弗里曼 贾森·弗里曼9787508632551中信出版社

举报
  • 作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ISBN:    9787508632551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作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ISBN:  9787508632551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售价 0.50 0.1折

定价 ¥39.00 

品相 八五品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发货
    承诺48小时内发货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12-07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88.64% (13782笔)
    好评率
    99.88%
    发货时间
    9.18小时
    地址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哲学心理学
      货号:
      9787508632551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你真的了解自己吗?
      你能看懂朋友和爱人的心吗?
      拒绝说教,玩的就是趣味测试+科学冷浪漫,读后定会让你大跌眼镜!
      千万别错过,这才是适合你的读心术!
      在生活中,你遇到过比人类行为更复杂、更难以捉摸、更神秘莫测的东西吗?要搞懂我们自己的想法都不容易,更不要说其他人的行为看起来是多么扑朔迷离了!可我们不能忽视这些关于人类行为的奥妙:每时每刻,我们都需要对自己和别人的所作所想作出判断和决定:我该说什么?我到底在想什么?刚刚那个男的是不是怪怪地看着我?我今天该穿什么?这工作适合我吗?我为什么记性那么差?我的想法正常吗?我是不是有必要关注一下孩子的行为举止问题呢?我现在睡眠够吗?我去请那个人喝一杯怎么样?为什么今天感觉这么差?接下来我该做什么?
      丹尼尔·弗里曼编著的《别偷懒你要学点心理学》会告诉你如何分析你自己和周围人的行为,会教你像心理学家一样思考而不需要你特意去读大学拿个心理学的学位。
      千万别错过,这本书绝对是最适合你的读心术!

      作者简介
      国际知名的心理健康研究学者,认知行为治疗最新代表人物,临床心理学高级讲师;2008年被英国心理学学会授予梅·戴维森奖,该奖项奖励那些对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伦敦南岸大学及莫兹利英国国民健康保健制度国家信托基金会的临床心理学顾问,剑桥大学实验心理学专业毕业,于英国最大学院之一英国国王学院取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人格:生活中的你是变色龙吗?
       大五人格还是九型人格?
       小测试:你是什么人格类型?
       双胞胎的人格也不是一模一样的
       人格有正常与异常之分吗?
      第二章 智力:智商越高,人生成就越大吗?
       IQ高1分,年收入会高出200美元
       智商、情商与其他
       为什么有些人的智商比其他人高?
       给孩子报各种特长班有必要吗?
       关于智力的百年谜思
      第三章 思考和决策:为什么我们会犯低级错误?
       生活是没有最佳答案的游戏
       猜猜看,哪种疾病死亡率最高?
       形形色色的怪诞行为与心理
       相信你的直觉
      第四章 记忆力:为什么我们更容易记住电影的结局,却忘记了它的情节?
       我们的记忆力值得相信吗?
       神奇的数字“7”
       超过1分钟的记忆就是长期记忆
       我为什么记性那么差呢?
       目击证人的证词不十分可靠
       我们为什么会遗忘?
       编故事是最简单的记忆方法
      第五章 感官与认知:为什么人类的世界五彩斑斓,充满天籁之音?
       我们眼中的红布在公牛眼中不是红色的
       火车晚点时,为何先开走的总是你身旁的那一辆?
       盲人重见光明后为何会对世界失望?
       学英语时,读比看更有用
       数字“6”是红色的,周二是蓝色的
      第六章 动机与行为:为什么市面上有那么多的励志类图书?
       为什么甲先生是工作狂,而乙先生甘心做家庭煮夫?
       比起高雅的歌剧,无厘头的肥皂剧更受欢迎
       谁都抵挡不了快感的诱惑
       你的择偶标准是非诚勿扰还是美貌至上
       你每天辛苦工作的动力是什么?
       企业家通常是高度渴望成功的人
      第七章 睡眠:为什么没有食物的人比被剥夺了睡眠的人存活时间长3倍?
       人类所需的睡眠时间因年龄而异
       缺乏睡眠是交通意外的主要原因之一
       人一生的睡眠时间是20万个小时
       你做过彩色的梦或重复的梦吗?
       每3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失眠的人
       第八章 恐惧与焦虑:这5个形迹可疑的人是恐怖分子吗?
       我们比过去更容易感到焦虑了
       小测试:你的焦虑程度有多高
       怕狗、怕高、怕蛇或畏惧社交?
       光怪陆离的焦虑症与恐惧症
       赶走你的焦虑
      第九章 幸福和悲伤:富人就一定比穷人更快乐吗?
       你眼中的幸福是什么
       最幸福的国家与最不幸福的国家
       幸福的方法
       抑郁症往往是由压力或情感创伤引发的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抑郁症
      第十章 男人与女人:他们来自同一星球还是不同星球?
       DNA决定了我们的性别是男是女
       男人并非来自火星,女人也并非来自金星
       男性空间感强,女性语言能力强
       男孩喜欢玩具车,女孩喜欢洋娃娃
       性别是先天和后天共同塑造的产物
       沟通是夫妻情感的润滑剂
       夫妻间的头号禁忌话题是什么?
      第十一章 友情与爱情:为什么有人喜欢我们,而有人讨厌我们?
       同宿舍的人成为好友的概率最高
       有魅力的人更容易收获友情、爱情与高薪
       我们更喜欢与自己有共同点的人
       我们更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你相信一见钟情吗?
       如何交到知心的朋友?
       爱情变亲情,婚姻才能长久
       小测试:你现在的感情生活满意度-
      第十二章 儿童心理:什么样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成长更有益?
       给孩子爱和安全感,让他们拥有爱的能力
       巧克力在蓝色的柜子里还是绿色的柜子里?
       权威型父母教育出的孩子更容易取得成功
      第十三章 群体与个体:为什么有38个人面对暴行,却无一人报警?
       为什么明知道正确答案,却随大流选了错误的那个?
       三个臭皮匠根本顶不上一个诸葛亮
       头脑风暴何以抹杀了好点子?
       群体中的暴力倾向是有传染性的
       好的团队离不开好的领导者
       厚此薄彼只因为我们分属不同的团队
      第十四章 心理问题与治疗方法
       神经病学之父与《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
       你知道心理障碍有多少种吗?
       130种心理治疗方法,哪一种最好?
       一些荒谬的治疗方法
      第十五章 大脑:人的心理与行为,跟大脑有什么关系吗?
       左脑型人更理性,右脑型人更感性
       行为与情感是由大脑支配的,而非心脏
       我们的大多数决定都是下意识的
      第十六章 心理学简史:从理论到实践
       把人类的灵魂放在天平上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华生与斯金纳的行动主义理论
       罗杰斯的人道主义理论
       心理学的最新分支之一:认知心理学
       心理学的最新分支之二:发展心理学
       心理学的最新分支之三:社会心理学
      后记


      内容摘要
       是什么让我们感到幸福与悲伤?高智商的人就会长寿吗?你会怕高、怕蛇、怕血吗?你能答对哪种疾病的死亡率最高吗?目击证人的证词就一定值
      得相信吗?为什么可供选择的商品越多,我们反而越焦虑?在你眼中,数字“6”是红色的,周二是蓝色的吗?你的择偶标准是非诚勿扰还是美貌至上?
      不止这些,困惑我们的问题还有很多,我们甚至经常会对自己的行为感
      到匪夷所思。这个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性格不同,行为举止各异。
      我们不但不真正了解跟自己关系最亲密的朋友、恋人与伴侣,事实上也不真
      正了解自己。
      解答这些疑问,FBI靠的是神秘的读心术,而对我们这些普通的饮食男女来说,读读《别偷懒你要学点心理学》就够了!《别偷懒你要学点心理学》作者之一是荣获英国心理学最高荣誉戴维森奖的丹尼尔·弗里曼博士,他摒弃了教科书的枯燥乏味,代之以趣味心理测试和我们身边的生动案例,帮你重新认识自己,读懂朋友和爱人的心,聪明经营自己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关系。
      它虽然没有情感和励志书的热情似火,却是实实在在的冷浪漫!读完这本“有营养”的书,定会让你对自己和身边的人多一些了解,多一些改观。


      主编推荐
          你真的了解自己吗?
          你能看懂朋友和爱人的心吗?
          拒绝说教,
          玩的就是趣味测试+科学冷浪漫,
          读后定会让你大跌眼镜!
          千万别错过,这才是适合你的读心术!
          在生活中,你遇到过比人类行为更复杂、更难以捉摸、更神秘莫测的东西吗?要搞懂我们自己的想法都不容易,更不要说其他人的行为看起来是多么扑朔迷离了!可我们不能忽视这些关于人类行为的奥妙:每时每刻,我们都需要对自己和别人的所作所想作出判断和决定:我该说什么?我到底在想什么?刚刚那个男的是不是怪怪地看着我?我今天该穿什么?这工作适合我吗?我为什么记性那么差?我的想法正常吗?我是不是有必要关注一下孩子的行为举止问题呢?我现在睡眠够吗?我去请那个人喝一杯怎么样?为什么今天感觉这么差?接下来我该做什么?
          这本书会告诉你如何分析你自己和周围人的行为,会教你像心理学家一样思考而不需要你特意去读大学拿个心理学的学位。
          千万别错过,这本书保证是很适合你的读心术!

      精彩内容
       谈起人格,应该没有什么比传奇人物伦纳德·泽里格①更适合做本章的切入点了。20世纪初,泽里格出生在纽约市一个贫寒的犹太家庭。
      他有一种奇特的能力,可以根据所处的社会环境随意改变自己的样貌和人格
      ,由此书写了一个传奇故事。
      凭借这种能力,没上过学的泽里格可以和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②一
      起对文学问题高谈阔论。明明不善运动,他却可以代表纽约扬基队出战棒球赛。他可以将自己融入各种社会圈子,传奇黑帮教父艾尔·卡彭、幽默大师查理’卓别林、爵士名伶约瑟芬·贝克、报业大亨威廉·蓝道夫·赫斯特、
      美国总统柯立芝和胡佛、教皇派厄斯十二世,甚至阿道夫·希特勒,都把他当成朋友。虽然没受过任何训练,泽里格却可以将自己变成医生——并简单地——给人做手术(“我不知道该对那位被我切掉盲肠的男士说什么。如果能让他感觉好一点,我可以回家找找那根切下来的盲肠,大概还在我家的什么地方吧。”)他非同寻常的人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让整个美国为之疯狂,据说著名音乐人科尔‘波特甚至为他写了一首歌(《你是最棒的,你是伦纳德.泽里格》),遗憾的是作曲家找不到适合泽里格这个词的韵律,最后只好放弃了。
      不过伍迪‘艾伦没有放弃,1983年他以泽里格的故事为主题拍了一部获得奥斯卡提名的专题片《变色龙》。
      当人们提起“人格”一词时,想到的绝对不是伦纳德·泽里格的神奇变身术。虽然人格的英文词源有“临时的伪装”之意(这个词在拉丁语中的意思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演员佩戴的角色面具”),但对我们来说,“人格”代表的是一些相对稳定的特点,这些特点能决定我们如何思考、如何感受和如何表现。人们通常认为,只要能了解一个人的人格,我们不仅可以理解他们过去的表现,还可以预测他们未来可能出现的行为。某些特殊情况下,我们的行动也可能背离人格特点,但这属于特例(也就是所谓的“一反常态”)。所
      以,现实中并不存在像泽里格那样可以随意变换人格的人。
      但是,这种对人格的普遍观点到底有多准确呢?我们真的那么容易被看穿吗?人格分不同种类吗?什么赋予了我们现在所拥有的这种人格?女性和男性的人格特点有差别吗?人格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吗?动物有“人格”或者说“兽格”吗?接下来,我们将一一回答这些问题,顺便还会谈到其他一些东西。
      大五人格还是九型人格?
      人格理论的基础可追溯到古代。多个世纪以来影响最大的人格类型假说是基于“体液”理论的,它认为人体含有4种基本“体液”:黑胆汁,黄胆汁,黏液和血液。这一概念来自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年生于古希腊科斯岛),他认为所有疾病都是因4种体液的失衡导致的。后来古希腊哲学家泰奥弗拉斯特斯(公元前371年)和罗马思想家、医生盖伦等人将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医学理论发展成人格类型学说。于是,易怒——或胆汁
      质——的人被认为是黄胆汁过多,黑胆汁过剩会令人忧郁。充满活力、喜欢社交、自信的多血质人是受益于血液充沛,太多黏液被认为会带来冷静而随和(或冷淡)型的人格。
      现在回头看来,似乎很难相信体液理论竟然能流行那么久,可事实上这种医学理论直到19世纪仍被欧洲医学界奉为圭臬,而其在人格理论上的影响则更加深远,甚至今天的人们仍在使用这些术语。确实,至少在人格理论方面,人们一直对“体液说”坚信不疑,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受到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理论的严重冲击。
      弗洛伊德认为,我们的人格是婴儿和幼儿时期心理发育影响下的产物,尤其受性冲动的发展方式的影响。他对因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障碍而导致的问题谈过很多,对“正常”人格却较少提及——这种差别对待无疑与他常年从事心理分析师的工作有关。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并没有什么证据来支撑,这里就不作详细说明了。不过,就算管中窥豹也好,让我们通过一个简短的例子来看看弗洛伊德提出的所谓“肛门期”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大约从1岁半到3岁左右,儿童是通过控制排泄来获得快感的。这也是儿童开始探索周围世界的人生阶段,学习辨别并逃避家长的控制。如果孩子在这一发展阶段因某种原因而受挫,那会带来什么后果呢?弗洛伊德认为,假如孩子属于“肛门排泄型”,长大后可能会成为缺乏秩序、情绪化、放荡不羁的人;假如孩子属于“肛门克制型”——这个词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已被淘汰多年后仍然在四处滥用——他们未来的人格特点就是谨小慎微、吝啬和整洁。
      1920年,弗洛伊德已经是著名的心理分析专家了,在他的维也纳的诊所
      里人流如潮。一天早上,有个名叫高尔顿·奥尔波特的美国年轻人来拜访他。
      奥尔波特已在欧洲游历数月,其间也有担任教职,现在即将返回哈佛大学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为了快点进入话题,他讲了一个小故事来迎合这位伟大的心理学家。他告诉弗洛伊德,不久前在火车上他碰到了一个非常怕脏的小男孩。
      小男孩说,“我不想坐在这儿!别让他坐在我旁边,他很脏!”弗洛伊德仔细听完年轻人的故事,然后问道,“那个小男孩就是你,对吗?”奥尔波特——无奈地——迅速转移了话题。
      事实上,高尔顿·奥尔波特(1897~1967年)后来也成为20世纪最杰出的心理学家之一,对人格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绝无虚词,他在1924年首开
      先河,开始在大学开设人格课程。)他的主要贡献是将人格设想为一些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并对这些特质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研究。P3-5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