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围产期是奶牛产犊前后35天的特殊生产阶段,是奶牛生理代谢、生产功能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所以饲养难度大,疾病控制技术要求高,是奶牛饲养管理、生产经营的关键时期。
奶牛完成妊娠、产犊繁重任务以后,“思想”松懈,免疫力明显下降,最容易发生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温集成、温鸿仲编著的这本《奶牛围产期疾病防治》中将围产期疾病分为产前、分娩期和产后疾病三部分。对各种病介绍的繁简程度不同,因其是否多发,是否常见,是否重要而异。
产前疾病重点介绍奶牛妊娠流产和产前乳房水肿。
奶牛流产分为早期流产(指配种受孕后1一2月内)、中期流产(怀孕5~6月间出现流产)、晚期流产(又称早产,一般妊娠8月龄早产胎儿大部分可以存活)。
引发流产的原因很多,一般分为普通流产、传染病流产、寄生虫病流产。流产以预防为主,一旦进入流产程序,治疗难度很大。特别是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流产,更是以预防为重点。尽管难度大,书中还是介绍了多种中西医治疗措施,可根据发病情况采用不同治疗措施,如果措施得当,治疗及时,效果很好。
关于产前乳房浮肿或乳房水肿要区别生理性和病理性,如果是生理性,产犊后会自然消退。产前乳房治疗不是很必要,最好不要用通乳针、乳房内用药。
产前乳头是封闭的,捅开会造成污染。
本人曾遇一例产前乳房水肿下垂到乳头离地面不到20厘米,腹围大,乳房大而下垂严重,患牛站立困难,当时以为会发生乳房垮塌,经直肠检查,摸到耻骨前沿的乳房悬韧带没有断裂开,而是绷得很紧。当时肌注强心剂、利尿药,待第二日顺产后,给予强心补液等治疗措施。乳房上升的幅度不大。经检查,该牛为老牛。
书中还详细介绍了产前乳房浮肿的防治措施。
奶牛分娩期疾病主要是难产。《最新实用奶牛饲养与疾病防治丛书:奶牛围产期疾病防治》中详细地介绍了难产的类型、助产的原则,以及截胎术、剖腹产手术等,图文并茂,力求使读者掌握助产的方法。在实际操作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须注意一点,矫正胎位,应推胎儿入腹,产道狭窄,难以矫正。助产不可性急,不可强拉硬拽。
对一般助产手法难以成功的,应积极选用截胎术或剖腹产手术。关于这些手术的术式、程序等都作了详细介绍。此外尚须重视术前预防性用药。
(一)产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目的预防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二)产科手术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的基本原则1.清洁一污染手术:由于阴道内寄生大量寄生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术野引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2.污染手术: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盆腔炎、腹膜炎、盆腔浓肿切除手术等属抗生素治疗性应用。
3.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选择及给药方法:(1)药物选择:抗生素的选择视预防目的而定。
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时,应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选用药物,以及对大肠埃希氏杆菌和脆弱拟杆菌有效的抗生素,选用的抗生素必须是疗效肯定、安全、使用方便。价格较低的品种。
(2)给药方法:应符合围产手术期用药的原则。
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有足以杀灭入侵细菌的药物浓度。如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可在手术中再次给药。抗生素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手术过程和术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为24~48小时。
关于奶牛产后病介绍了13种,但重点是子宫内膜炎。它发病率高,影响面大,后生殖道病可以造成子宫内膜炎,反之,子宫内膜炎可以引发生殖道其他疾病。如久治不愈会造成奶牛不育不孕,被迫淘汰。所以介绍了它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症状以及多种防治措施。目的是使从业人员选择治疗措施,早日治愈,恢复生产。
子宫内膜炎治疗的关键点:一是防治微生物感染;二是调动机体免疫与子宫康复机制;三是医疗规范化。
一头高产奶牛能否正常发挥其生产能力与围产期饲养管理、科学治疗措施有密切关系。
一头高产奶牛繁殖率应为一年产一犊或三年产两犊;一个泌乳期产奶量应达到7000千克以上。这也是奶牛养殖企业奋斗的第一层目标。为此我们要科学护理围产期奶牛,积极预防,正确治疗奶牛围产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