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育与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民国文学史论李俊杰花城出版社9787536088306全新正版
举报
-
出版时间:
2019-06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ISBN:
9787536088306
-
出版时间:
2019-06
售价
¥
28.41
5.8折
定价
¥49.00
品相
全新
上书时间2024-09-18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
商品描述:
-
目录
绪论 教育视域下的中国现代诗歌研究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一编 新诗介入文学教育机会与可能
第一章 “教育”理想与新诗的契机
第一节 思想启蒙理想与教育途径
第二节 从教者、教科书与新诗的机会
第三节 《谈新诗》的教育学意义
第四节 初期白话诗的教育功能:与思想启蒙合流
第二章 新诗与新文学教育的互相拓展
第一节 从语言样本到精神样本
第二节 校园新诗情境与诗歌艺术发展
第三节 课堂讲述与新诗的历史认知
第二编 教育对新诗发展的促进
第三章 教育情境与新诗创作和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校园诗人群体的创作与新诗的进步
第二节 教育需求与现代解诗学的发生
第三节 教学意义中的新诗史写作
第四章 诗歌教育意义上的“新”与“旧”
第一节 因时而变体:“前见”的瓦解与观念的重构
第二节 新旧之对峙:从文化理念到教育观念
第三节 对立与沟通:教育情境中的新旧融合
第三编 个案与诗歌教育研究视角的延展
第五章 个人、地域与时间:诗歌教育案例三则
第一节 孙俍工的诗歌教育与个人职业生涯的转向
第二节 现实经验中的自我教育:东北抗战时期的学生诗歌
第三节 超越时间的诗歌继承:胡风诗歌中的“鲁迅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补记
内容摘要
《诗歌教育与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是“民国文学史论”丛书第二辑其中一本。新文学的发生、成长与成熟的过程,与文学教育密不可分。传统的“启蒙”话语和教育方式伴随20世纪初剧变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生变革,本著以“教育”与“中国现代新诗”的互动为题,探讨校园教育对新文化传播、新文学的创作及研究所起到的促进作用,视角独特,有其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新诗作为白话文学的代表进入教育过程,借助教育的传播媒介扩大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教育情境中的新诗创作、讲述、批评、和学术研究又开拓了新诗的艺术高度和理论主张,持续开拓艺术性探索和社会性意义。这一研究将改变以往着重对诗歌本体研究的思路,以历史眼光,从现代诗歌教育的角度看新诗的发展与传播,还原教育情境中诗歌的接受语境,通过对教育过程和从教者的具体研究,分析诗歌进入教育机制产生的教学与创作的互动关系和文化意义。本论题的研究注重回到历史现场,在纷繁复杂的史料中开掘诗歌与教育的交互关联,在论证新诗进入教育空间意义的同时,反观诗歌教育对于诗歌观
念的影响,深刻分析教育情境对于诗歌创作、批评与文学史的特别价值。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