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fumer的书摊
  • 【正版现货】大家小书  唐宋词欣赏 9787200076400

【正版现货】大家小书 唐宋词欣赏 9787200076400

举报
  • 作者: 
  •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 ISBN:    9787200076400
  • 出版时间: 
  • 版次:    2
  • 印刷时间:    2009-03
  • 装帧:    平装
  • 页数:    189页
  • 作者: 
  •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 ISBN:  9787200076400
  • 出版时间: 
  • 版次:  2
  • 印刷时间:  2009-03
  • 装帧:  平装
  • 页数:  189页

售价 13.00 5.7折

定价 ¥23.00 

品相 九五品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16-12-07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a003
      商品描述:
      【图书描述】:
      本书收录了《词的形式》、《中唐时代的文人词》、《南唐词》、《苏轼的悼亡词》、《论韦庄词》等文章,都是关于唐宋词欣赏方面的作品。
      【编辑推荐】:
      《唐宋词欣赏》一代词宗夏承焘揭示的唐宋词境界,原来如此迷人。
      【内容简介】:
      阅读欣赏古典文学作品,好比入山探胜,五岳三山,风光各异,横峰侧岭,角度不同,如果有熟悉情况的导游指引讲解,能更充分地领略山中美景。
        这本册子所收三十九篇小文,都有关唐宋词欣赏方面的作品。
        《唐宋词欣赏》是词学大师夏承焘先生的名作,是专为广大诗词爱好者和普通读者写的普及性读物。书中阶介绍词的基本常识之外,重点品评赏析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唐宋词名篇的创作背景、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讲解深刻的细腻而又浅近亲切,妙趣横生,读来如亲聆大师指授,对提高诗词鉴赏水平颇有帮助。
      【目录】:
      前言
      词的形式
      长短句
      盛唐时代民间流行的曲子词
      敦煌曲子词
      中唐时代的文人词
      花间词体
      不同风格的温(庭筠)、韦(庄)词
      温庭筠的《菩萨蛮》
      论韦庄词
      南唐词
      冯延巳和欧阳修
      范仲淹的边塞词
      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的悼亡词
      苏轼的中秋词《水调歌头》
      周邦彦的《满庭芳》
      李清照的《醉花阴》和《声声慢》
      李清照的豪放词《渔家傲》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陆游的《鹊桥仙》
      陆游的《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肝肠似火色貌如花
      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的《丑奴儿》
      辛弃疾的《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的农村词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的《西江月·遣兴》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刘克庄的《清平乐·五月十五夜玩月》
      谈有寄托的咏物词
      填词怎样选调
      词调与声情
      词的转韵
      词的分片
      宋词用典举例
      说小令的结句

      【文摘】:
      词的形式
        词是配合音乐的一种文学。它的原名叫“曲子词”,后来简称为“词”。“曲子”是指音乐而言,从前也有叫词为“曲”、叫词为“子”的。现在词调里有“更漏子”、“南乡子”,这就是“夜曲”、“南方曲”。
        因为词是配合音乐的,所以它是“乐府”诗的一种,扩大地说,是诗歌的一种。但是词与诗不同,词是配合音乐的,诗却不一定都配合音乐。说词是“乐府”的一种是正确的。从汉代就开始有“乐府”,当时的“乐府”本来是政府设立的一个音乐机构的名称,它是为了采集民歌、配合音乐而设立的。后来“乐府”这个名称从音乐机构变成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在汉时有“汉乐府”,魏晋南北朝也各有“乐府”。词,就是唐宋时代的“乐府”。如苏轼词集叫《东坡乐府》,贺铸词集叫《东山寓声乐府》等。
        唐宋词的形式大致有下列几个特点:
        第一,诗有题目,而词有调名。有的词,调名就是它的题目,譬如五代时欧阳炯的《南乡子》。有的词,调名下面另有题目,像苏东坡的《念奴娇》,题目是“赤壁怀占”。词调是用来规定这首词的音律的,所以每个词调的字数、字声、用韵的位置都有一定,不能随意改变。像《念奴娇》的第一句只许有四个字,下面各句的字数也有一定的规定,不能增加或减少。每一句、每一字的平仄声也都有规定,譬如苏东坡的《念奴娇》的第一句“大江东去”是“仄平平仄”,不能填作“仄仄平平”。所以作词叫做“填词”,依调子的声律填入平仄声的字。作品的感情要和调子的声律密切配合。填词之前,先要选调。所谓“选调”,首先应该了解哪个调子是适合于表达哪样的感情的。应该选取与自己所要表达的感情一致的词调,不可以单看调名。譬如:不能拿《贺新郎》这个调子作为祝贺结婚的词,因为《贺新郎》这个调子是慷慨激昂的,与“燕尔新婚”的感情不相干。再如:也不能用《千秋岁》这个调子来作祝贺生日的词,因为这个调子是适宜于表达悲哀、忧郁的情感的;宋代的秦观曾经填过这个调子,有“落红万氧愁如海”的名句,后来秦观被贬官,死于路途之中,他的朋友们就用这个悲哀的调子来哀悼他。再如《寿楼春》,也不能因为它调名里有个“寿”字,就以为可以作为祝寿的词,实际上它的声调也是悲哀的,史达祖就有悼亡的:寿楼春》词。由此可见,选调主要是选择调子的声调感青,不应该单凭调名的字面去选择。正确地选择词调,才能恰当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
        第二,每首词分作数段,一段叫做一片。一片就是唱一遍。一般情况是每首词分上下两片;单片的很少,分三四片的也不常见。片也叫做“阕”。所以一首词可以说分为两阕、三阕、四阕。后人也有把一首词叫做一阕的。词分上下两片,上下片的关系要做到不脱不黏,似断非断,似承非承,既有联系而又不混同。因此,最难做的是第二片的开头,它有个专门的名字叫做“过变”。这意思就是说,它是上下片音律的过渡起变化的地方。在这里唱起来特别好听,因此,要用精彩的句子,表达丰富的感情。譬如柳永的《定风波》过变的几句是:“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这是用自言自语的语气来表达惜别、伤离的感情的。再如姜夔的《一萼红》的过变:“南去北来何事?荡湘云楚水,目极伤心。”是用动荡的语气写的,吟诵起来特别富于感情。此外还有许多其他手法,这里不能多举。
        诗无论多么长,百句、千句,总是一首。词分两片或多片,因此一首词又好像是两首或数首,但是不可脱节了成为两首或多首。作词的人原要注意这点,读词的人也不可不注意这点。
        词的形式的另一个特点,是长短句。关于这个特点,下文另作介绍。
        长短句
        长短句,是词的形式的特点之一,词句十之八九是长短不齐的。诗中虽然也有长短句,但是没有词那样普遍,那样多变化。宋代人就有把词称作“长短句”的。像秦观的词集叫《淮海居士长短句》,辛弃疾的词集叫《稼轩长短句》。词的长短句之所以特别多,是因为它是配合音乐的。词所配合的音乐主要的是当时的“燕乐”(“燕”字就是“宴会”的“宴”‘字,因为它最初流行于宴会),这是隋唐时代最流行的音乐。它是由“胡夷”、“里巷”两种乐曲组成的。“里巷之曲”,是两晋南北朝以来民间流行的乐曲。“胡夷之曲”,是当时从新疆、甘肃、中亚细亚、印度等边疆地区和其他国度传进来的。由于这些外来音乐的旋律复杂、声调变化多端,我国原有的字数固定的五、七言诗就不容易和它密切配合,所以词就变成为长短句。
        词用长短句,一方面是为了适应音乐;另一方面,也为了更容易表达复杂的感情——既可以是慷慨激昂的,也可以是委婉细腻的。
        长短句在《诗经》里就已经出现,最突出的是那首《伐檀》,它的句式,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用参差不齐的句子,表达阶级矛盾中的反抗情绪。“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貊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这几句,充分表达了劳动人民对于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的愤怒和谴责。
        汉魏六朝的乐府诗,用长短句的逐渐多了,但总不及唐宋词那样用得广泛。像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是他初到江南时写的,他想发挥自己的才力来改变当时的现实,但是愿望不能实现。它的上片的结尾说:“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落日楼头”暗喻国事的危急,“断鸿声里”两句,暗喻自己是潦倒、飘零在南方的一个爱国志士。看“吴钩”(吴钩就是刀),表示雄心壮志。拍“阑干”高歌,表示忧愤。“无人会,登临意”两句引起下片的全部内容。这首词用错落不齐的句子,低昂应节的音调,表达他壮志不酬的感慨。
        再如:陈亮有一首《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陈亮是辛弃疾的好友,是宋朝一位坚决主张抗战的爱国志士,抗战是他到老不变的政治主张。当时的统治集团却向敌人称臣求和,他这首词下片的开头是:“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作者把三个三字的短句和一个十一字的长句连接在一起,表达他突兀不平的愤慨。它的大意是说:我们是一个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却不能抵抗外来侵略,反而向落后残暴的异族屈膝投降,这多让人气愤。他这首《水调歌头》过变的几句,在所有宋代人作的这个调子过变的例子中,可以说是最能充分表达文字力量的句子。
        以上所举这些用长短句的词,都是抒写国家、民族的大感慨的,长短句不但适宜表达这种豪放的感情,同时也适宜抒发婉约细腻的情感,也可以用来描写男女爱情。
        汉乐府中有一首用长短句描写爱情的民歌,名叫《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它运用变化多端的句子来表达热烈、急切的情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不多见的名篇。在唐宋词里,可举的例子就更多了。像李清照的《如梦令》,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情,通过简单的对话,反映出女性的敏感。这首词的大意是说:昨夜醉卧中听到了窗外的风雨声,早晨醒来问卷帘人:“花园里的景象如何?”卷帘人说道:“海棠花照旧开着。”而没看到海棠花的作者却知道: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是不会依旧的,该是叶多花少了。这里充分表现这位女作家的敏感,同时还寄托了她个人的生活情绪。虽然只是一首二三十字的小令,而表达手法却很曲折、灵活。它的最后几旬是:“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其中有对话,有反问,若用五、七言诗句是不容易这样表达的。
        盛唐时代民间流行的曲子词
        词最初是从民间来的,它的前身是民间小调。随着唐代商业的发展,都市的兴起,为适应社会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由于音乐、诗歌的发展,词在民间就流行起来了。唐代民间词反映社会现实相当广泛,具有相当强的社会功能。
        唐代民间词,虽然作品都已亡失,但是还保存了一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崔令钦所著的《教坊记》的“曲名表”。“曲名表”是民间词调的最早记录,它记录当时教坊妓女所唱的三百多首曲子,虽然只有曲名而没有作品,我们还可以根据这些曲名推测它的内容:如《舍(拾)麦子》、《锉碓子》等,可能是写农民劳动生活的;《渔父引》、《拨棹子》等,是反映渔民生活的;《破阵子》、《怨黄沙》、《怨胡天》、《送征衣》等,是反映战争,写军队生活、写征妇思念出征的丈夫的。从这些调名看来,它所反映的民间生活确实相当广泛,内容相当丰富。由此可知,民间词在唐代已经相当流行。它比之后来“花间”派的文人词内容深广得多。
        我们都知道中唐时代诗人李绅、元稹、自居易提倡作新乐府,他们的作品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我们把“曲名表”里的曲名与元、白新乐府对照来看,有些内容性质是很相近似的:如“曲名表”里的《恨无媒》近似新乐府的《井底引银瓶》,《怨陵三台》、《守陵宫》近似于《陵园妾》,  《宫人怨》近似于《上阳人》等等。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些作品: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描写了一个爱情的悲剧。它写一个女子与一青年在墙头马上相见,相互产生了爱慕之心,女的私自离开家庭跟到男的家里去,结果男的父亲认为“聘即为妻奔是妾”,赶她出门。“曲名表”的《恨无媒》想来就是“聘即为妻奔是妾”的意思。造成这个悲剧的原因是私奔到夫家没有媒人。因此,我们猜想“曲名表”的《恨无媒》,大概和新乐府的《井底引银瓶》的内容相同。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