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詩酒年华
  • “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
图文详情

“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

举报
  • 作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    9787516108833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5页
  • 字数:    99999千字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5页
  • 字数:  99999千字

售价 8.75 1.8折

定价 ¥48.00 

品相 九五品

优惠 满减券
    发货
    承诺48小时内发货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5-05-25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84.69% (719笔)
    好评率
    99.5%
    发货时间
    25.2小时
    地址
    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
      定价:48.00元
      作者:徐美燕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5-01
      ISBN:9787516108833
      字数:280000
      页码:28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新文学是“深受了日本的洗礼”的,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牛成与发展也便同日本文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探究“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关系,主要是透过以留日作家为主体的中国新文学作家,从日本获得新文学思潮“体验”,并通过日本这个“中介”接受世界文学新潮,进一步研究“日本体验”在建构中国新文学思潮中产生的影响与作用。审视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历程,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文学思潮,诸如个性主义思潮、现实主义思潮、浪漫主义思潮、现代主义思潮等,其接受源头几乎都出自日本,对此种“跟进式”的借鉴接受态势的研究,当有助于对中国新文学的“发生”特点与其后来走向的认知:而日本文学思潮也并非尽善尽美,某些思潮还有严重缺陷,不加分析引入,也会产生负面效应,因而还必须就近现代日本多种文学思潮对我国新文学所产生的正负效应作出科学分析与评价。这对于有效总结新文学接受外来经验,深化对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认识,是不无意义的。
      目录
      引论章 中国新文学背景下的日本文学思潮接受一 中国近现代“留日潮”形成的历史动因二 日本文学新潮与中国文学变革诉求的契合三 留日作家对中国新文学的发生学意义四 中国新文学接受日本文学思潮的阶段性呈现第二章 “日本体验”与个性主义思潮的吸纳一 近代启蒙思潮与“人的意识”的自觉二 日本白桦派与周氏兄弟的“人的文学”三 周作人“性爱论”的引入与个性解放的突破四 创造社作家接受个性主义思潮的强势凸显五 “日本体验”之于个性主义文学思潮的意义第三章 现实主义思潮的全面影响与接受效应一 接受日本现实主义思潮的一般形态二 引进“新写实主义”理论产生的变异三 左翼思潮和无产阶级文学输入的主渠道四 日本左翼思潮对中国左翼文学产生的正负面效应五 独特形态:胡风主观现实主义的日本来源第四章 浪漫主义思潮的接受视角与发展趋向一 新文学“前夜”的期从日本引入浪漫元素二 接受视角:对日本浪漫文学渗透社会意识的认同三 同步趋向:文化同源的“泛神论”思想的移植四 创造社作家对“五四”浪漫文学的强力推动五 “自叙传”小说的直接借鉴:“私小说”第五章 现代主义思潮的时断时续的影响一 引进新浪漫主义:中国现代主义的初接受源之一二 “日本体验”与引入唯美主义、象征主义三 30年代:日本新感觉主义思潮对中国的影响四 日本新感觉派对中国现代主义创作潮的推动第六章 借鉴日本文学思潮若干问题的反思一 重视借鉴关系: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重要接受源二 日本作为西方文学思潮“中介站”的作用与意义三 借鉴日本文学思潮:接受中的选择、差异与四 揭示日本影响的正负面效应对于中国新文学的意义结语 借鉴外来文学思潮对中国文学发展的思考一 文化的多维性与中国文学发展多样文化选择的必要性二 吸纳外来文学思潮与尊重自身文学个性、优势的结合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介绍

      序言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