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冀祥德,赵元英,吕升运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
9787516137840
-
出版时间:
2013-12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4页
-
作者:
冀祥德,赵元英,吕升运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
9787516137840
-
出版时间:
2013-12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售价
¥
16.93
2.8折
定价
¥60.00
品相
九五品
上书时间2025-03-24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
商品描述:
-
基本信息
书名:法律教育学的新发展
定价:60元
作者:冀祥德,赵元英,吕升运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2-01
ISBN:9787516137840
字数:
页码:31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法律教育学的新发展》认为从横向角度上看,法律教育学是一门研究范围涉及法律学科教育和职业教育、法律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高等法律院校教育和法律职业部门等多重内容的专门学科,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法学教育的功能与定位、法学教育的目标、法学教育的内容、法学教育的方法、法学教育的师资、法学教育的教材、法学教育的模式等。从纵向角度上看,法律教育学是研究揭示法学教育活动的产生、发展整个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专门学科,其研究范围并不局限于学校的法学教育,而是延伸至学校法学教育完成之后的法律实践部门的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训练;也并不局限于法学教育的现状,而应当是将法学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都包括在内。
内容提要
《法律教育学的新发展》次提出并界定了“法律教育学”的概念,指出“法律教育学是以法律教育性质、法律教育目标、法律教育方式、法律教育内容、法律教育方法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揭示法律教育活动的产生、发展及其一般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法律教育学具有必然性、客观性、稳定性、动态性的特征”。法律人才作为建设法治国家的资源,与其攸关之法学教育已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法治建设进程的重要标志。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法律教育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对“中国法律教育模式”的认识及其形成研究;世界法律教育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对以美国为代表的法律职业教育模式和以德国为代表的法律素质教育模式以及以中国为代表的多元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相互影响与借鉴之研究。
目录
章 法律教育学概述节 法律教育学的概念一 关于法律教育学概念的既往研究二 本书对法律教育学概念的界定第二节 法律教育学的体系一 法律教育学的内容体系二 法律教育学的层次体系第三节 法律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一 实证研究的方法二 价值分析的方法三 历史分析的方法四 比较研究的方法五 经济分析的方法第四节 法律教育学的研究必要性和意义一 法律教育学的研究必要性二 法律教育学的研究意义第二章 法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节 法学教育的历史发展一 古代律学教育二 近代法学教育三 新中国法学教育第二节 法学教育的现行框架一 法学教育的管理体制二 法学教育的层次区分三 法学教育的招生制度四 法学教育的专业设置五 法学教育的教学形式六 法学教育的课程设置第三章 法学教育的功能与定位节 法学教育的功能一 法学教育功能的两重属性二 过去对法学教育功能认识的偏差三 法学教育的功能第二节 法学教育的定位一 从使命角度定位二 从大教育观的角度定位第四章 法学教育的目标节 法学教育目标存在的问题一 研究法学教育目标的必要性二 法学教育目标存在的问题第二节 域外法学教育的目标一 世界主要国家的法学教育目标二 世界著名大学的法学教育目标第三节 关于法学教育目标的争论一 职业教育论、通识教育论与二者结合教育论二 精英教育论、大众教育论与二者结合教育论三 区别教育论四 素质教育论五 关于法学教育目标的其他论述六 本书关于法学教育目标的定位第五章 法学教育的内容节 域外法学教育的内容一 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内容二 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内容三 世界知名大学的法学教育内容第二节 中国法学教育的内容一 法学本科生课程设置二 法学研究生课程设置三 法学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四 法学教育的主要内容第三节 法学教育内容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一 法学本科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二 法学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三 法学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四 法学教育其他内容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第六章 法学教育的方法节 法学教育方法的比较研究一 两大法系法学教育方法的比较二 英美法对中国法学教育方法的影响三 美国的法学教育方法第二节 法学教育的方法、问题及改革一 法学教育的教学方法二 法学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三 中国法学教育方法改革的方向第三节 诊所法律教育与法律硕士培养及法律人才计划实施一 诊所法律教育在中国的源起与发展二 以诊所法律教育方法改革法律硕士培养制度三 通过诊所法律教育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四 诊所法律教育的现实困境与改革方向第七章 法学教育的师资与教材节 法学教育的师资一 法学教育师资存在的问题二 法学教育师资的改革第二节 法学教育的教材一 法学教材编写的三次热潮二 法学教材编写中存在的问题三 法学教材编写的改革第八章 法学教育的模式节 法学教育模式的比较与转型一 世界各国的法学教育模式二 两大法系法学教育模式的比较三 中国法学教育模式的转型第二节 法学教育中国模式的形成一 分析框架的界定与说明二 中国法学教育模式的基本表达:多元化教育模式三 中国法学教育模式形成的必然性:历史与现实维度的分析四 中国法学教育模式的基本构成元素五 中国法学教育模式运行的保障机制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一 中国法学教育模式的发展变迁二 法学教育中国模式初步形成的基本标志第四节中国法科研究生培养模式之转型一 在职法硕的当下定位二 法学硕士培养目标的重新调整三 法律硕士培养制度的发展方向四 法本法硕的特色与目标第九章 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节 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提出的必要性一 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提出二 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必要性第二节 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内容与实施一 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主要内容二 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路径第十章 法学教育的整体改革节 法学教育的整体不足一 法学教育整体不足的既往研究二 本书关于法学教育整体不足的观点第二节 法学教育的整体改革一 法学教育的整体改革二 中国法本法硕培养的反思与改革第十一章 中国法学教育的未来展望节 中国法学教育的总体趋势一 职业化二 多元化三 精英化四 特色化五 正规化六 国际化七 本土化八 兼顾国际化与民族化第二节 中国法学教育的具体方向一 重新调整中国法学教育的功能定位二 树立政府、法学教育机构、社会全面参与的法学教育质量观三 分层次设置法学院系与评估考核四 法学学历教育层次的优化调整五 法学教师队伍结构重组与法学教育方法改良六 法学教育、司法考试与法律职业的良性互动七 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公民意识为核心的法学教育关键词索引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序言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