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图书条目标准图
熊春文 著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2-10 / 平装
售价 ¥ 35.00
品相 九五品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4-07-06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中国教育精神的现代转型——民初教育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社会学研究(社会学文库;“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熊春文,男,1977年生,江西泰和人,2005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师从苏国勋先生。现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科研院人文社科处处长。主要研究方向有社会学理论、教育社会学、城乡社会问题;讲授课程有经典社会学理论、现当代社会学理论、教育社会学、西方社会学名著导读(本科生),社会学理论(研究生)。曾在《社会学研究》、《社会》、《国外社会学》、《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中国乡村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译文20余篇。译有((教育片论》(洛克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社会科学的新哲学》(主译之一,博曼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第一章 知识社会学视角下的教育思想研究绪论 第一节 视角转化与研究主题 第二节 教育民主主义:一个时断时续的传统? 一、民国学者的论述 二、当代台湾地区学者的论述 三、当代大陆学者的论述 第三节 理论与方法 一、教育与社会转型:社会学的经典议题 二、知识社会学的思想与方法 第二章 中国传统社会的转型与民初教育民主主义的社会学基础 第一节 学而优则仕:中国传统教育的显性精神 一、“学而优则仕”辨析 二、“学而优则仕”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主导观念及其社会学基础 三、“学而优则仕”的社会学后果 第二节 以德主教:中国传统教育的隐性精神 一、“以德主教”作为儒家教育的核心理念 二、“以德主教”的社会学基础 三、“以德主教”的社会学后果 第三节 中国传统社会的转型及教育民主主义的社会学基础 一、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格局 二、中国传统社会的转型 三、晚清教育的新变革及其基本精神 第三章 蔡元培的民元改革与教育民主主义的诞生 第一节 民国元年的教育改革 第二节 蔡元培的新教育主张与教育民主主义的诞生 一、“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蔡元培民元教育思想的主旨 二、“教育超轶于政治”:新教育的根本原则 第三节 教育民主主义的初次实现及第一期的沉寂 一、民元教育部:“教育超轶于政治”的典范 二、全国临时教育会议:教育专家的盛会 三、民间教育团体的兴起 四、普通教育之废除读经 五、大学宗旨之变更与废除经科 六、本章小结:蔡元培民国初年教育思想的知识社会学意义 第四章 新文化运动与教育民主主义思想的兴起 第一节 教育民主主义的源流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与教育民主主义思想的兴起 一、新文化运动的教育主题:以《新青年》为中心 二、早期陈独秀的教育思想 三、胡适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 第三节 教育民主主义与白话文教育改革 一、作为教育普及的白话文教育改革 二、作为自主人格培养的白话文教育改革 三、从白话文教育改革看教育民主主义的社会学意义及其限制 第五章 新教育运动与教育民主主义的深入与流变 第一节 蒋梦麟的教育民主主义思想 一、生平与教育:一个新教育理论家的诞生 二、《中国教育原理之研究》 三、从积极的个人主义到平民主义 第二节 教育民主主义与五四时期的新教育运动 一、新教育运动的缘起及其主旨 二、新教育运动的推进与教育民主主义的制度化与实践化 三、新教育运动的社会学特征与教育民主主义的流变 第六章 结论:教育民主主义与中国教育的现代转型 第一节 关于中国教育现代转型的几种观点 一、新式学校论 二、科举废除论 三、五四运动论 第二节 教育民主主义的兴起与中国教育的现代转型 一、教育民主主义的社会学基础 二、教育民主主义的社会学思维 三、教育民主主义的社会学效果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