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一哥图书专营店
  • 《太平记》的时代:南北朝时代-室町时代(讲谈社·日本的历史06)

《太平记》的时代:南北朝时代-室町时代(讲谈社·日本的历史06)

举报

9787549634460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ISBN:  9787549634460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售价 44.31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4-28

    数量
    库存3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84.27% (97笔)
    好评率
    100%
    发货时间
    14.87小时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艺术
      货号:
      649934757227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商品名称:《太平记》的时代:南北朝时代-室町时代(讲谈社·日本的历史06)开本:32开 作者:新田一郎|译者:钟放页数:定价:78出版时间:2021-04-01ISBN号:9787549634460 印刷时间:2021-04-01出版社:文汇版次:1商品类型:图书印次:1 作者简介:新田一郎,1960年生,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修完同校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科硕士课程。现任东京大学法学部、同校大学院法学政治学研究科教授。研究领域为日本法制史、中世史,对相扑史研究也有所涉猎。主要著作有《日本中世的社会与法》《相扑的历史》《法诞生的时刻》(多人合编)等。钟放,1998年北京大学 政治系毕业,2001年入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工作。长期研读中国传统诗歌、日本诗歌与俄罗斯诗歌,曾赴日本大东文化大学、樱美林大学、冈山大学,俄罗斯西伯利亚联邦大学,蒙古国立大学访学。 内容提要:镰仓幕府末期,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后醍醐天皇横空出世,决心夺回被幕府瓜分的政治权力。同时,各地武士掀起推翻镰仓幕府的浪潮,源氏武士的后裔——足利尊氏脱颖而出,成为武士阶层新的代表。随着尊氏就任征夷大将军、建立室町幕府,武士阶层与专制王权之间的矛盾再难避免。本卷以《太平记》为线索,展现了南北朝时期两个朝廷、两位天皇并立的特殊局面,并重申了“物语”对现代人、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南北朝,日本历史中动乱和变革的时代。书写者的笔墨紧紧扣住了历史演进的旋律,记录下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们,在历史中的奋力选择和追逐的足迹。
      ——清华大学教授刘晓峰
      ...... 目录:序章作为历史的《太平记》
       章动乱前夜 节“蒙古袭来”的遗产第二节“德政”的归宿
      第二章帝王后醍醐 节后醍醐亲政第二节建武政权的建立第三节建武政权的结构第四节建武政权的理念
      第三章将军足利尊氏 节建武政权的反作用力第二节“内乱”的爆发第三节回归“传统”第四节初期室町幕府的构造第五节足利氏的内讧
      第四章《太平记》的世界 节京童的视角第二节内乱再起第三节南朝的颓势第四节二代将军义诠的时代
      第五章社会整合的转换 节“法”的确立第二节文书的渗透第三节货币与流通第四节认识世界的方式第五节知识和古制
      第六章北山殿源道义 节幕府体制的稳定第二节公武关系的重组第三节南北朝统一第四节“日本国王”与天皇制第五节“北山殿”的政务
      终章南朝的去向——作为物语舞台的历史...... 精 彩 页:序章作为历史的《太平记》《太平记》的成书良史不采传说与臆测,而是依据文书和日记等同时代的优质史料,以事实为基础,构建符合逻辑的历史。然而,这只是理想状态,实则难以实现。因为依据史料推断和复原出来的历史只是“点”而已,若想重构“线”与“面”的历史,还原某一时代的历史图像,还必须填补“点”与“点”之间的空白。这并非“说谎”,各类历史叙述的背景中都包含着无法从史料直接推导出来的“物语”。物语作为历史的大背景,赋予孤立的历史事实以不同的意义并使其相互关联。物语的差异即“历史认识的差异”,往往造成政治问题。以物语为媒介,对照现在与过去—历史就诞生于这种行为,而并非存在于某处,等着被人发现。对我们来说,有必要意识到历史背后的物语,并不断向其提问。占据了14世纪大部分时期的是“南北朝时代”,而我们对这段历史的认识绕不开《太平记》。现存通行本的《太平记》从后醍醐天皇的治世(文保二年[1318]践祚)写起,到足利义满接管政务、细川赖之就任管领的贞治六年(正平二十二年,1367)为止,描写了约半个世纪的历史。现行的四十卷(但是第二十二卷在16世纪已散佚,通行本的该卷是根据前后卷的内容补写的)鸿篇巨制生动再现了那个动乱时代的众多形象。通过以水户藩《大日本史》为代表的近世修史事业,以及以这些史书为蓝本的近代历史叙述,《太平记》为我们提供了认识这个时代的基本框架,也规定了我们面对过去的方式。例如,关于镰仓幕府的灭亡,我们经常能看见这样的说明:末期的镰仓幕府政治衰败,引发了社会不安,各阶层对镰仓幕府统治的不满化为倒幕运动,直至建立起以后醍醐天皇为核心的建武政权。实际上,集结在后醍醐天皇身边的倒幕各集团利益诉求种类杂多,仅在“反幕府”一点上一致,而战前的“皇国史观”却将其功利主义的一面包装成“尊皇”思想,认为镰仓幕府从衰退走向灭亡是必然的历史潮流,而且这种观点基本上没有变过。这与《太平记》的看法一脉相承,是将“太平”的到来作为物语结尾,从现在回顾过去。《太平记》承载着诸多现代历史的认知—南北朝对立的基本构图,室町幕府在北朝的成立,“下克上”所表现出的旧有秩序的崩溃,等等。原本就个别事件来看,《太平记》的叙述与 为优质的史料阐述的史实相比有所出入。近代日本的历史学是从推敲和批判《大日本史》开始的,而《大日本史》 主要的依据就是《太平记》。其中,重野安绎断定《太平记》描写的南朝忠臣儿岛高德是杜撰的人物,并因此得名“抹杀博士”;另外,久米邦武逐一指出了《太平记》中的虚构之处,并道破“《太平记》无益于史学”。然而,《太平记》原本就不是从超然的立场来记录的、不带任何主观色彩的事实,而是叙述者根据发生在不久之前的事来讲述的、与其生活的“现在”有关的物语。毫无疑问,在物语成型的过订。有学者推测,初版的写作意图可能是为在延元四年(历应二年,1339)去世的后醍醐天皇镇魂。关于后来的修订工作,《难太平记》说:“(《太平记》的修订)中断了,至近代又不断续写。”中断可能是由于直义失势,以及玄惠(观应元年/正平五年[1350]去世)、惠镇(延文元年/正平十一年[1356]去世)相继死去。一度中断、脱离直义掌控的《太平记》修订工作直到今川贞世所说的“近代”才重新启动。现在的《太平记》写到了直义死后的事情,便是此事 的证明。'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