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图书条目标准图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张金屯 著 / 科学出版社 / 2018-12 / 平装
售价 ¥ 148.50 7.5折
定价 ¥19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5-02-10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数量生态学(第三版)
《数量生态学(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全面论述了数量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和新进展,重点介绍了数量生态学的概念和重要分析方法的计算过程,对多种新方法进行了分析论述。《数量生态学(第三版)》内容丰富全面,涉及数量生态学的各个方面,反映了数量生态学的发展概貌和新发展水平,也反映了我国数量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和成果。《数量生态学(第三版)》共12章,分别介绍了取样与群落特征、数据处理、基础分析方法、种-面积关系、物种多度格局、物种多样性、种间亲和性、生态位、排序、数量分类、空间格局分析、植物群落的演替等。书后还有4个附录。
目 录绪论 1一、数量生态学的概念 1二、数量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1三、数量生态学的发展 2四、本书的主要内容 6第一章 取样与群落特征描述 8第一节 概念 8第二节 取样 8一、取样方法 8二、样方的形状和大小 12三、样方的数目 14四、无样地取样 15第三节 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 16一、数量特征调查记录应注意的问题 16二、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指标 18第四节 植被的环境特征 29第二章 数据处理 32第一节 数据的类型 32一、数据的基本类型 32二、不同类型数据间的转化 33三、生态数据 33第二节 数据的处理 34一、数据简缩 35二、数据转换 35三、数据标准化 36第三章 基础分析方法 39第一节 样品分析 39一、频率分布 39二、两组样品的比较 40第二节 相关与回归分析 43一、相关分析 43二、回归分析 45三、生态回归分析 48四、广义线性和广义可加回归 51第三节 标定 62第四章 种-面积关系 64第一节 概述 64一、种-面积曲线 64二、群落最小面积 65第二节 种-面积关系的模型 65一、模型的类型 65二、模型的拟合 67三、模型拟合效果的检验 68四、新发展的面积曲线模型 69五、种-面积曲线模型的选择 75第五章 物种多度格局 76第一节 概述 76一、概念 76二、物种多度格局研究进展 77第二节 物种多度格局模型 78一、生态位模型 78二、种多度的统计模型 88三、群落中性理论模型 90四、动态模型 92五、广义物种多度格局 93六、物种多度格局与物种多样性 94七、物种多度格局与取样方法的关系 94第六章 物种多样性 96第一节 物种多样性的定义 96第二节 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机制 98一、多样性、多样性和多样性 98二、热带雨林物种多样性 99三、山地物种多样性 101四、多样性变化机制的学说 101第三节 物种多样性的测定 106一、以种的数目表示的多样性 106二、以种的数目和全部种的个体总数表示的多样性 107三、种的数目、全部种的个体总数及每个种的个体数综合表示的多样性 107四、以相对密度、相对盖度、重要值或生物量等为基础的多样性指数 108五、用信息公式表示的多样性指数 109六、基于总多样性指数的均匀度指数 110七、含参数的多样性指数 111八、β多样性指数 112九、物种多样性指数计算举例 121十、多样性指数的选择原则 122十一、物种多样性变化的预测 124第四节 系统发育多样性 128一、系统发育α多样性指数 129二、系统发育β多样性指数 130三、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选择的原则 133第五节 功能多样性 134一、功能α多样性指数 135二、功能β多样性指数 142第七章 种间亲和性 146第一节 种间关联 146一、总体关联性分析 146二、种对间关联性分析 147第二节 种间相关 151第三节 群落关联和相关分析 154第四节 种间分离 155第五节 种间竞争 157第八章 生态位 159第一节 生态位的概念 159第二节 生态位的特征 160一、生态位的宽度 160二、生态位的重叠和竞争 160第三节 生态位的测度 161一、生态位宽度的测度 162二、生态位重叠的测度 162三、种群生态响应的测定 166四、生态位变化机制分析 169第九章 排序 177第一节 概述 177一、排序的目的和意义 177二、种类环境关系模型 179三、线性排序和非线性排序 181第二节 排序方法 182一、简单排序方法 182二、主分量分析及其衍生的方法 190三、对应分析及其衍生的方法 199四、模糊数学与神经网络排序 223五、其他排序方法 230六、邻体矩阵主坐标分析和方差分解 240第三节 排序方法的比较 248一、相关分析 248二、排序图的比较 249第十章 数量分类 250第一节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250第二节 分类的基础 251一、基本概念 251二、相似系数和相异系数 252三、分类结果的图形表示 254第三节 分类方法 257一、等级聚合方法 257二、等级分划法 274三、非等级分类方法 289四、模糊数学分类法 293五、神经网络聚类 300六、群落排表分类 302七、外在分类 304八、回归树与多元回归树分类 309九、仿射传播聚类分析 316十、判别分析 321第四节 分类方法的比较与检验 323一、最终分组数相等的结果比较 324二、最终分组数不等的结果比较 325三、分类结果的显著性检验 327第十一章 空间格局分析 330第一节 概述 330一、基本概念 330二、格局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331第二节 种群分布类型的判定 332一、植物分布的类型及其模型 332二、格局分布类型的检验 333第三节 格局分析方法 341一、单种格局分析 341二、多种格局和群落格局分析 353三、小格局分析 354四、点格局分析 359五、分形分析 374六、二维空间格局分析 375七、大尺度格局分析 381八、植被景观格局分析 385第十二章 植物群落的演替 397第一节 演替的理论和学说 397第二节 群落演替的模型 399第三节 群落演替的数量分析方法 402一、以种群动态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402二、静态演替分析 405三、单个样方的动态演替分析 408四、多个样方的动态演替分析 409五、演替概率分析法 411第四节 植物群落的稳定性 415一、群落的恢复性和持续性 415二、群落的变异性 417三、群落的抗干扰性 417结语 419参考文献 423附录Ⅰ 国际通用软件信息 457附录Ⅱ 统计学表 462附录Ⅲ 植物群落调查记录表 463附录Ⅳ 矩阵运算 465一、矩阵概念 465二、矩阵简单运算 466三、方阵求逆 467四、矩阵的特征根及特征向量 470名词索引 474
展开全部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