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 可以开电子发票 有需要的联系客服!
-
出版时间:
2019-04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518944828
-
出版时间:
2019-04
售价
¥
35.50
6.1折
定价
¥58.00
品相
全新
上书时间2025-02-10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我走遍了中国的天文台观测台站,对话大山深处的科学工作者。安保重重的全国大光学望远镜LAMOST、贵州山区全球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青藏高原上的亚毫米波望远镜、新疆的VLBI射电镜、被刘慈欣写进小说的密云米波综合孔径射电阵……它们大部分都在野外人迹罕至之处,现代化高科技的钢铁骨骼站立在草原之上,身边回荡着古老的牧歌,这是我所见过的奇妙的也是美的景象。
我写自己游历国内天文台野外台站的经历,望远镜与工作者,天文台与当地风物,告诉你真实的天文台、望远镜是什么样的,它们如何与看起来毫无关系的边陲村落共生,它们如何改变着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进行天象观测和天文学研究好的地方是天文台,但是由于夜晚城市的灯光照亮了空气中的尘埃和烟雾微粒,使天空带有亮光,妨碍天文学家观测较暗的星星,所以为了避免这些影响,天文台一般都设在空气稀薄、远离人烟的山上,这使得普通人很难对天文台有深入的了解。相较于国外天文台站的较高层次的开放性,国内目前还有差距。但我并不执着于深挖望远镜的参数和学术成果,而是像参观一个博物馆、欣赏一件艺术品一样,告诉读者它从哪里来,它带着什么样的任务,它会为人类带来什么。这是一本不懂天文的人也能读懂的天文书,也是懂天文的人会爱上的天文情书。
作者简介
瞿秋石,复旦大学汉语语言学硕士,现为工业制造业猎头。天文爱好者,业余从事天文科普写作和翻译。
目录
目 录
篇 昨夜星官动紫微
章 几经兴废事,钟山有龙盘——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旧址游记……002
几经兴废事 ........................................................003
钟山有龙盘 ........................................................012
第二章 昨夜星官动紫微——帝都天文台志略……………………………017
昨夜星官动紫微:北京古观象台 ......................................018
白玉楼高,广寒宫阙: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 ..........................026
把酒问青天:密云射电阵 ............................................039
我见青山:怀柔太阳观测基地 ........................................049
第三章 徐家汇与佘山——上海近代气象天文小史一览…………………062
徐家汇与徐家汇观象台 ..............................................063
天马山VLBI射电镜与佘山天文馆 ....................................080
第四章 昔我往矣,1898——青岛观象台…………………………………093
观象山:观测太阳黑子 ..............................................094
百年风云 ..........................................................097
第五章 天地之中——河南登封古观星台…………………………………101
天地之中 ..........................................................102
古今交汇 ..........................................................107
第二篇 天眼:伟大的工程
第六章 双球记——记青海德令哈天文台和西藏羊八井天文台…………112
今夜我在德令哈 ....................................................113
羊八井 ............................................................117
第七章 明安图的星空——内蒙古明安图观测站…………………………125
美妙的螺旋:太阳射电频谱仪 ........................................126
明安图的明安图 ....................................................135
圆:五塔寺的蒙古文天文图石刻 ......................................142
第八章 南山上的来客——访新疆天文台南山观测站……………………152
天网:南山VLBI射电镜 ............................................153
南山的夜晚 ........................................................159
第九章 凤凰、莲花与公主——写在彩云之南……………………………163
凤凰于飞 ..........................................................164
莲花 ..............................................................167
公主的传说 ........................................................176
第十章 天眼:伟大工程——贵州500 m球面射电望远镜………………186
天眼在远方 ........................................................187
伟大的工程 ........................................................190
拓荒 ..............................................................196
第三篇 众里寻它千百度
第十一章 47°的北极星……………………………………………………200
第十二章 紫玉兰的梅马……………………………………………………205
后 记…………………………………………………………………………212
内容摘要
我走遍了中国的天文台观测台站,对话大山深处的科学工作者。安保重重的全国大光学望远镜LAMOST、贵州山区全球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青藏高原上的亚毫米波望远镜、新疆的VLBI射电镜、被刘慈欣写进小说的密云米波综合孔径射电阵……它们大部分都在野外人迹罕至之处,现代化高科技的钢铁骨骼站立在草原之上,身边回荡着古老的牧歌,这是我所见过的奇妙的也是美的景象。
我写自己游历国内天文台野外台站的经历,望远镜与工作者,天文台与当地风物,告诉你真实的天文台、望远镜是什么样的,它们如何与看起来毫无关系的边陲村落共生,它们如何改变着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进行天象观测和天文学研究好的地方是天文台,但是由于夜晚城市的灯光照亮了空气中的尘埃和烟雾微粒,使天空带有亮光,妨碍天文学家观测较暗的星星,所以为了避免这些影响,天文台一般都设在空气稀薄、远离人烟的山上,这使得普通人很难对天文台有深入的了解。相较于国外天文台站的较高层次的开放性,国内目前还有差距。但我并不执着于深挖望远镜的参数和学术成果,而是像参观一个博物馆、欣赏一件艺术品一样,告诉读者它从哪里来,它带着什么样的任务,它会为人类带来什么。这是一本不懂天文的人也能读懂的天文书,也是懂天文的人会爱上的天文情书。
精彩内容
几经兴废事我去紫台喜欢半夜去。
上海离南京也不远,往往是周五晚上背个包就过去。
定最晚的一班夜车票,一觉睡过去,凌晨三点半到宁,火车站出站口再坐上一辆夜宵线公交车。车上只有我一个乘客,路过的车站也没有人,司机也就不停,开了一会儿就把我送到太平门。太平门在紫金山脚下,从太平门出发,就可以沿着天文台路爬到天文台。
“紫台”是天文人对紫金山天文台的叫法,区分“国台”一一国家天文台,和“上台”一一上海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顾名思义在紫金山。紫金山具有金陵毓秀之美名,又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王气,天文台就位于紫金山第三峰天堡城遗址附近。
好友Karlan是天文学家,从小热爱天文,他回忆自己小学五年级时随父亲出差到南京,父亲带他去紫台参观,在门口买了一个很便宜的塑料徽章。此后,他养成了过天文台必买纪念徽章的习惯,从中国到美国。紫台算是一个起点。
紫台也是中国现代天文学史的起点。翻开山河破碎的中国现代史,看现代天文学在炮火和碎瓦中艰难萌芽,就很难绕过紫金山天文台。古老的青铜观天仪器在此停止了它们的工作,西方的现代望远镜越过千山万水,来到这里安家;中国天文史上显赫的名字,都曾在紫金山上方熠熠生辉。
自太平门开始,沿着天文台路徒步登山,天文台路和天文台一起,都修建于20世纪30年代,至今仍是通往天文台的主路,20世纪60年代,整条路已从石子路面改造为硬化的石头路面。周遭阒寂,偶有小兽被头灯惊醒窜出,又复窜回林间。下弦凸月,月光极亮,和树影交错,在地面打出奶白色斑块,殊为可爱。遂灭了头灯,路面竟也清晰可辨,更可照见自己的影子。又抬头看,有星,猎户座。
透过树林缝隙往远处看,也有星,是山下城市的灯光。也
有上山野营的车,从我身边超过,我就开头灯示意一下。
其余时间皆静谧黑甜,我和小时候一样,轻盈有力,心无二志。只穿了短衣短裤,却有汗,很快被晚风吹干,惬意。
约莫爬半小时,路面陡然发生变化,紫台就在眼前。
因为要赶去山顶看日出,不会淹留,沿着天文台旁边的小道绕过去,去往山顶。正是黎明时分,猫头鹰在深处呼呼
。天文台黑黢黢的高峻影子很快就在身后了。
世界上的天文台,大多是往高了建,一者回避人造光害,二者高海拔地区大气扰动可减少,但紫台并不在紫金山的最高峰。紫金山天文台初创时,原本想要建立在最高峰,但最终因为造价的问题,时任天文研究所所长的余青松,选择了海拔267m的第三峰天堡城附近,此地距离最高峰还有一段距离。其实当时余青松对天堡城也并不看好。
按照余的分析,就算是第一峰北高峰,海拔也不过448m,常在云下,而南京城晴夜数也少得可怜一一所以余的结论是整个紫金山,乃至整个南京,都没有一个地方适合建立天文台。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