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轩逸正版图书
  • 正版书新编基础物理学下册第三版
  • 正版书新编基础物理学下册第三版
  • 正版书新编基础物理学下册第三版
  • 正版书新编基础物理学下册第三版

正版书新编基础物理学下册第三版

举报

150万书目一件代发,需要的私信联系~很多书籍没上架

  • 作者: 
  • 出版社:    科学
  • ISBN:    9787030640437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030640437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售价 25.90 5.3折

定价 ¥49.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3-08

    数量
    库存2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自然科学
      货号:
      L9787030640437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本书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2009年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本书依照***颁布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书中系统阐述了大学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融入作者多年教学经历所积累的成功经验。编写理念上,强调培养学生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内容选取上,根据“保证宽度、加强近代、联系实际、涉及前沿”的原则,强调精炼适当;编写风格上,力求深入浅出、简洁流畅。考虑当前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特点,本书配备了习题分析与解答,学习指导与能力训练以及电子教案等资源,以备选用。全书分两册,上册包括力学篇,机械振动、机械波篇和热学篇;下册包括电磁学篇,光学篇和量子物理基础篇。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在有关章节中适当引入计算机数字技术应用案例,以引导学生自主式、研究式学习,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本书的每章均设置二维码,让学生自主扫描获得动画、视频和演示实验等资料,从而拓展大学物理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作者简介

      王少杰,1964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应用物理专业,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历任同济大学物理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同济大学国家工科物理课程教学基地副组长,同济大学教学质量督导专家,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高等工业学校分委会委员,教育*华东地区工科物理联络组领导小组成员。
      顾牡,198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核物理与核技术专业,获博士学位。同济大学理学部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理学部副主任,同和学堂执行院长,同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顾问,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同济大学“大学物理”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普通物理学”课程国家*教学团队负责人。
      吴天刚 ,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理论物理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硕导,物理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同济大学教育技术学科负责人、教育与体育学科分委会委员。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大学物理3-电磁学”课程负责人。
      【书摘与插画】



      目录
      前言

      第二版前言

      版前言摘录

      第4篇电磁学

      第9章电荷与真空中的静电场

      9.1电荷库仑定律4

      9.1.1电荷的量子化4

      9.1.2电荷守恒定律4

      9.1.3真空中的库仑定律5

      9.2电场和电场强度6

      9.2.1电场6

      9.2.2电场强度6

      9.2.3点电荷与点电荷系的电场强度7

      9.2.4电场强度的计算9

      9.3电通量真空中静电场的高斯定理12

      9.3.1电场线12

      9.3.2电通量14

      9.3.3真空中静电场的高斯定理15

      9.3.4高斯定理的应用16

      9.4静电场力的功真空中静电场的环路定理18

      9.4.1静电场力做功的特点19

      9.4.2静电场的环路定理19

      9.5电势20

      9.5.1电势能20

      9.5.2电势和电势差21

      9.5.3点电荷的电势电势的叠加原理22

      9.5.4电势的计算23

      9.6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关系25

      9.6.1等势面25

      9.6.2电场强度与电势梯度26

      习题927

      0章导体和电介质中的静电场

      10.1静电场中的导体31

      10.1.1导体的静电平衡31

      10.1.2静电平衡时导体上的电荷分布32

      10.1.3静电屏蔽33

      10.2电容及电容器34

      10.2.1孤立导体的电容35

      10.2.2电容器的电容35

      10.2.3几种常见的电容器36

      10.2.4电容器的串联和并联37

      10.3静电场中的电介质39

      10.3.1电介质的极化39

      10.3.2电介质对电容器电容的影响40

      10.3.3电介质中的静电场41

      10.3.4电介质中的高斯定理42

      10.4静电场的能量44

      10.4.1电容器储存的能量44

      10.4.2静电场的能量45

      习题1046

      1章恒定电流与真空中的恒定磁场

      11.1恒定电流和恒定电场电动势50

      11.1.1电流形成的条件50

      11.1.2恒定电流和恒定电场51

      11.1.3电流和电流密度51

      *11.1.4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焦耳-楞次定律的微分形式53

      11.1.5电源及电源电动势55

      11.2恒定磁场和磁感应强度57

      11.2.1磁性起源于电荷的运动57

      11.2.2磁场磁感应强度58

      11.3毕奥-萨伐尔定律60

      11.3.1毕奥-萨伐尔定律60

      11.3.2毕奥-萨伐尔定律应用举例61

      11.3.3匀速运动电荷的磁场68

      11.4真空中磁场的高斯定理69

      11.4.1磁感应线69

      11.4.2磁通量70

      11.4.3真空中恒定磁场的高斯定理70

      11.5真空中恒定磁场的安培环路定理71

      11.5.1恒定磁场的安培环路定理71

      11.5.2安培环路定理的应用73

      11.6磁场对运动电荷和载流导线的作用76

      11.6.1洛伦兹力76

      11.6.2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77

      11.6.3应用电场和磁场控制带电粒子的实例78

      11.6.4安培力81

      11.7磁力的功86

      11.7.1磁力对运动载流导线的功86

      11.7.2磁力矩对转动载流线圈的功86

      习题1188

      2章磁介质中的恒定磁场

      12.1磁介质及其磁化94

      12.1.1磁介质及其分类94

      12.1.2分子磁矩分子附加磁矩95

      12.1.3顺磁质和抗磁质的磁化96

      12.1.4磁化强度矢量与磁化电流97

      12.2磁介质中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99

      12.2.1磁介质中的高斯定理99

      12.2.2磁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理99

      12.3铁磁质102

      12.3.1铁磁质的特点102

      12.3.2铁磁质的起始磁化曲线磁滞回线102

      12.3.3磁畴103

      习题12104

      3章电磁场与麦克斯韦方程组

      13.1电磁感应定律107

      13.1.1电磁感应现象107

      13.1.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08

      13.1.3楞次定律108

      13.1.4全磁通感应电流感应电量110

      13.2动生电动势112

      13.2.1产生动生电动势的原因——洛伦兹力112

      13.2.2动生电动势的计算113

      13.3感生电动势115

      13.3.1产生感生电动势的原因——感生电场115

      13.3.2感生电场及感生电动势的计算116

      13.4自感与互感117

      13.4.1自感现象自感系数117

      13.4.2自感系数及自感电动势的计算118

      13.4.3互感现象及互感系数119

      13.4.4互感系数及互感电动势的计算120

      13.4.5LC谐振电路122

      13.5磁场的能量123

      13.5.1自感线圈的磁能123

      13.5.2磁场的能量124

      13.6位移电流与电磁场125

      13.6.1位移电流的引入126

      13.6.2全电流定律127

      13.6.3电磁场128

      13.7麦克斯韦方程组与电磁波129

      13.7.1麦克斯韦方程组129

      13.7.2电磁波130

      13.7.3平面电磁波的性质130

      13.7.4平面电磁波的能量密度和能流密度131

      *13.7.5电偶极振子发射的电磁波132

      13.7.6电磁波谱133

      习题13134

      第5篇光学

      4章波动光学

      14.1光的相干性142

      14.1.1光的电磁理论142

      14.1.2光的相干性143

      14.1.3普通光源发光微观机制的特点144

      14.1.4光程薄透镜不引起附加光程差145

      14.2双缝干涉146

      14.2.1杨氏双缝实验146

      14.2.2劳埃德镜149

      14.3薄膜干涉151

      14.3.1薄膜干涉151

      14.3.2等厚干涉——劈尖干涉和牛顿环153

      14.3.3增反膜和增透膜156

      *14.3.4等倾干涉157

      14.3.5迈克耳孙干涉仪158

      14.4单缝衍射和圆孔衍射159

      14.4.1惠更斯-菲涅耳原理159

      14.4.2单缝夫琅禾费衍射161

      14.4.3圆孔衍射和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165

      14.5光栅衍射167

      14.5.1衍射光栅167

      14.5.2光栅方程169

      14.5.3光栅光谱和色分辨本领170

      14.6X射线的衍射172

      14.7光的偏振现象173

      14.7.1光的偏振态173

      14.7.2偏振片马吕斯定律175

      14.8反射和折射时的偏振现象布儒斯特定律177

      14.9双折射现象178

      14.9.1晶体双折射现象的基本规律178

      14.9.2惠更斯对双折射现象的解释180

      14.9.3偏振棱镜183

      14.10偏振光的干涉人为双折射现象旋光现象185

      14.10.1偏振光的干涉185

      14.10.2人为双折射现象186

      14.10.3旋光现象188

      习题14189

      第6篇量子物理基础

      5章早期量子论

      15.1黑体辐射和普朗克量子假设196

      15.1.1黑体辐射及其基本规律196

      15.1.2普朗克量子假设198

      15.2光电效应和光的量子性200

      15.2.1光电效应200

      15.2.2爱因斯坦光子假说203

      15.3康普顿散射205

      15.4玻尔氢原子理论208

      15.4.1经典氢原子模型209

      15.4.2氢原子光谱210

      15.4.3玻尔氢原子理论211

      习题15214

      6章量子力学简介

      16.1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和不确定关系式217

      16.1.1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217

      16.1.2不确定关系式220

      16.2波函数及其统计解释223

      16.2.1概率波224

      16.2.2态叠加原理227

      16.3薛定谔方程228

      16.4一维定态问题232

      16.4.1一维无限深方势阱232

      16.4.2隧道效应235

      *16.4.3一维谐振子237

      16.5原子中的电子原子的壳层结构239

      16.5.1氢原子中电子的波函数及其概率分布239

      16.5.2电子的自旋施特恩-格拉赫实验242

      16.5.3泡利原理多电子原子的壳层结构243

      16.5.4元素周期表247

      习题16247

      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名词索引


      内容摘要
      本书是教育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重量规划教材,2009年被教育部列为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本书依照教育部近期新颁布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书中系统阐述了大学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融入作者多年教学经历所积累的成功经验编写理念上,强调培养学生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内容选取上,根据“保证宽度、加强近代、联系实际、涉及前沿”的原则,强调精炼适当;编写风格上,力求深入浅出、简洁流畅,考虑当前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特点,本书配备了习题分析与解答,学习指导与能力训练以及电子教案等资源,以备选用。全书分两册,上册包括力学篇,机械振动、机械波篇和热学篇:下册包括电磁学篇,光学篇和量子物理基础篇,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在有关章节中适当引入计算机数字技术应用案例,以引导学生自主式、研究式学习,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本书的每章均设置二维码,让学生自主扫描获得动画、视频和演示实验等资料,从而拓展大学物理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本书适合高等学校工科各专业学生学习使用,也可作为教师和相关人员的参考用书。

      主编推荐

      ★ 同济大学“普通物理学”教学团队联合多所院校精心编写★ 配套有习题分析与解答、学习指导与能力训练等教辅。★ 全彩印刷,图片精美。★ 版式设计精美,留有笔记栏,利于学生笔记。
      【内容简介】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