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图书条目标准图
马达 、 陈雅先 编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16-03 / 平装
售价 ¥ 14.00 2.1折
定价 ¥66.00
品相 九五品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4-05-03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地域文化与岭南传统音乐传承研究
本书从社会传承和学校教育两方面进行岭南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同时关注地域文化地理环境对岭南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影响。各章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个案为研究内容,前四章对岭南传统音乐的社会传承进行了调查研究,以岭南派古琴、广东汉乐、民间传承人、民间学术团体的传承事象为研究对象;后四章对岭南传统音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调查研究,以高校岭南传统音乐教育、潮州锣鼓经教学法、粤剧校本课程、咸水歌校本课程为研究对象。本书既可以作为高校音乐学研究生的参考教材,也可以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研究的参考资料。
马达,博士生导师,教授,博士,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院长,广州大学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音乐舞蹈艺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带头人,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福建省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全国音乐教育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学位论文《20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是本领域首部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史专论。出版著作、教材15部。在中文核心、CSSCI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30余篇。作者简介陈雅先,教授,硕士生导师,广州大学音乐舞蹈教育研究所所长,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研究生部主任,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全国高师乐理与视唱练耳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主干课程〈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编制组组长。出版著作、教材15部。在中文核心、CSSCI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多篇。
前言 上篇岭南传统音乐的社会传承研究 第一章岭南派古琴传承活动作用于社会音乐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岭南派古琴传承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第二节文化地域分布中的岭南琴派 第三节岭南派古琴的社会音乐教育现状 第四节岭南派古琴社会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与评价 第五节余论 第二章谢导秀与当代岭南派古琴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岭南派古琴的传播 第二节岭南派古琴的教学 第三节岭南派古琴的研究 第四节谢导秀的主要贡献 第三章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在广东汉乐的保护和传承中的 作用及意义. 第一节发挥“汉研会”牵头作用,普及群众性汉乐演奏活动 第二节创办刊物网站,重视汉乐理论研究和汉乐曲目收集 第三节培养青少年汉乐人才,加强学校汉乐教育 第四节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广东汉乐影响力 第五节“汉研会”在广东汉乐保护和传承中的意义 第四章广东汉乐培训班传承有效性的教育叙事研究 第一节广东汉乐培训班传承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第二节教育叙事研究的概念与学科研究意义 第三节广东汉乐青少年培训班有效传承的教育叙事 第四节广东汉乐青少年培训班叙事的分析与评价 第五节余论 下 篇 岭南传统音乐的学校教育研究 第五章高校岭南传统音乐教育教学研究 第一节高校岭南传统音乐课程教材教法的理论研究 第二节实施岭南传统音乐课程教材教法理论的基本途径 第三节岭南音乐课程教材教法研究的社会意义及对策建议 第六章锣鼓经教学法研究——以潮州锣鼓经为例 第一节民间传承活动对锣鼓经教学法的启示意义 第二节锣鼓经教学设计理论 第三节锣鼓经教学法课例分析 第四节余论 第七章广州市小学粤剧校本课程实施现状及整合模式研究 第一节四校粤剧校本课程实施现状的分析 第二节 四校粤剧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效、问题与影响因素 第三节优化四校粤剧校本课程实施的建议 第四节粤剧校本课程实施整合模式的研究 第五节余论 …… 第八章 广州市与中山市西所小学咸水歌校本课程开发的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