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漸入佳境
  • 康德书信百封

康德书信百封

举报
  • 作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    9787208159150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82页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82页

售价 21.00 2.6折

定价 ¥82.00 

品相 九五品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4-20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康德书信百封
      定价:82.00元
      作者:[德]康德,李秋零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7-01
      ISBN:9787208159150
      字数:
      页码:182
      版次: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从康德遗留于世的300多封信中选出100封书信,根据年代先后按照编年史顺序排列。康德书信是康德哲学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包含了康德对自己思想体系的许多重要的说明和解释,形成了康德哲学著作的一个重要补充,而且以动态的方式再现了康德哲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同时,它们也是康德生活与事业的忠实见证人。此外,本书的附录部分收录了康德三篇重要的论文,即《关于一种出自世界公民意图的普遍历史的观念》《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是启蒙》《重新提出的问题:人类是否在不断地向善进步?》。
      目录
      目录1. 致莱昂哈德 欧拉(1749年8月23日)12. 致阿尔 布莱希特 冯 哈勒(1749年8月23日)33. 致国王弗里德利希二世(1756年4月8日)54. 致大学校长和评议会(1758年12月11日)75. 致约翰 戈特黑尔夫 林德耐(1759年10月28日)106. 致约翰 亨利希 萨姆埃尔 弗尔门(1763年6月28日)147. 致莎洛特 冯 克诺布洛赫小姐(1763年8月10日)168. 致约翰 亨利希 兰贝特(1765年12月31日)229. 致莫色斯 门德尔松(1766年4月8日)2610. 致约翰 戈特弗里德 赫尔德(1768年5月9日)3111. 致约翰 亨利希 兰贝特(1770年9月2日)3412. 致马库斯 赫茨(1771年6月7日)3813. 致马库斯 赫茨(1772年2月21日)4114. 致马库斯 赫茨(1773年底)4915. 致约翰 卡斯帕尔 拉法特(1775年4月28日)5316. 致克里斯蒂安 亨利希 沃尔克(1776年3月28日)5817. 致马库斯 赫茨(1776年11月24日)6218. 致马库斯 赫茨(1777年8月20日)6519. 致约阿希姆 亨利希 卡姆佩(1777年10月31日)6920. 致马库斯 赫茨(1778年4月初)7221. 致威廉 克利希顿(1778年7月29日)7522. 致克里斯蒂安 亨利希 沃尔克(1778年8月4日)7823. 致马库斯 赫茨(1778年8月28日)8124. 致马库斯 赫茨(1778年10月20日)8325. 致马库斯 赫茨(1778年12月15日)8526. 致马库斯 赫茨(1779年1月)8727. 致约翰 雅可布 恩格尔(1779年7月4日)8928. 致马库斯 赫茨(1781年5月1日)9129. 致马库斯 赫茨[手稿](1781年5月11日后)9330. 致约翰 埃利希 比斯特尔(1781年6月8日)9631. 致约翰 贝尔诺利(1781年11月16日)10032. 致克里斯蒂安 伽尔韦(1783年8月7日)10333. 致莫色斯 门德尔松(1783年8月16日)11034. 致约翰 舒尔茨(1783年8月26日)11535. 致约翰 舒尔茨(1784年2月17日)11836. 致克里斯蒂安 戈特弗里德 许茨(1785年9月13日)12137. 致克里斯蒂安 戈特弗里德 许茨(1785年11月底)12338. 致约翰 贝林(1786年4月7日)12539. 致克里斯蒂安 戈特弗里德 许茨(1787年6月25日)12840. 致路德维希 亨利希 雅可布(1787年9月11日)13041. 致卡尔 莱昂哈德 莱因霍尔德(1787年12月28日、31日)13242. 致卡尔 莱昂哈德 莱因霍尔德(1788年3月7日)13643. 致约翰 舒尔茨(1788年11月25日)13944. 致亨利希 容施蒂林(1789年3月1日之后)14345. 致卡尔 莱昂哈德 莱因霍尔德(1789年5月12日)14646. 致卡尔 莱昂哈德 莱因霍尔德(1789年5月19日)15447. 致马库斯 赫茨(1789年5月26日)16348. 致弗里德利希 亨利希 雅可比(1789年8月30日)17049. 致路德维希 恩斯特 鲍罗夫斯基(1790年3月6日—22日)17450. 致约翰 戈特弗里德 卡尔 克里斯蒂安 基塞维特尔(1790年3月25日)17751. 致弗兰措斯 特奥多尔 德 拉伽尔德(1790年3月25日)17952. 致约翰 戈特弗里德 卡尔 克里斯蒂安 基塞维特尔(1790年4月20日)18253. 致约翰 弗里德利希 布卢门巴赫(1790年8月5日)18554. 致奥古斯特 威廉 雷贝格(1790年9月25日之前)18755. 致克里斯多夫 弗里德利希 赫尔瓦格(1791年1月3日)19156. 致雅可布 西吉斯蒙德 贝克(1791年5月9日)19557. 致卡尔 莱昂哈德 莱因霍尔德(1791年9月21日)19858. 致雅可布 西吉斯蒙德 贝克(1791年9月27日)20159. 致雅可布 西吉斯蒙德 贝克(1791年11月2日)20560. 致雅可布 西吉斯蒙德 贝克(1792年1月20日)20861. 致约翰 哥特利布 费希特(1792年2月2日)21262. 致克里斯蒂安 哥特利布 赛勒(1792年2月24日)21563. 致马丽娅 冯 赫伯特小姐(1792年春)21764. 致雅可布 西吉斯蒙德 贝克(1792年7月3日)22165. 致约翰 埃利希 比斯特尔(1792年7月30日)22466. 致神学院(1792年8月底)22667. 致雅可布 西吉斯蒙德 贝克(1792年10月16日)22868. 致雅可布 西吉斯蒙德 贝克(1972年12月4日)23169. 致约翰 本亚明 艾哈德(1792年12月21日)23570. 致卡尔 施柏纳(1793年3月22日)23871. 致阿伯拉罕 戈特黑尔夫 凯斯特纳(1793年5月)24072. 致卡尔 弗里德利希 司徒林(1793年5月4日)24273. 致约翰 哥特利布 费希特(1793年5月12日)24574. 致格奥尔格 亨利希 路德维希 尼科罗维(1793年8月16日)24775. 致卡尔 莱昂哈德 莱因霍尔德(1794年3月28日)25076. 致约翰 埃利希 比斯特尔(1794年5月18日)25377. 致雅可布 西吉斯蒙德 贝克(1794年7月1日)25578. 致约阿希姆 亨利希 卡姆佩(1794年7月16日)25779. 致国王弗里德利希 威廉二世(草稿)(1794年10月12日后)25980. 致弗兰措斯 特奥多尔 德 拉伽尔德(1794年11月24日)26281. 致卡尔 弗里德利希 司徒林(1794年12月4日)26482. 致迪特利希 路德维希 古斯塔夫 卡斯滕(1795年3月16日)26783. 致弗里德利希 席勒(1795年3月30日)26984. 致约翰 戈特弗里德 卡尔 克里斯蒂安 基塞维特尔(1795年10月15日)27185. 致克里斯多夫 威廉 胡弗兰德(1797年4月19日)27386. 致克里斯蒂安 戈特弗里德 许茨(1797年7月10日)27587. 致雅可布 林德布罗姆(1797年10月13日)27888. 致约翰 亨利希 蒂夫特隆克(1797年10月13日)28089. 致约翰 哥特利布 费希特(1797年12月)28290. 致约翰 亨利希 蒂夫特隆克(1797年12月11日)28491. 致约翰 亨利希 蒂夫特隆克(1798年4月5日)28892. 致弗里德利希 尼科罗维(1798年5月9日)29193. 致格奥尔格 克里斯多夫 利希滕贝格(1798年7月1日)29394. 致克里斯蒂安 伽尔韦(1798年9月21日)29595. 致约翰 戈特弗里德 卡尔 克里斯蒂安 基塞维特尔(1798年10月19日)29896. 关于与费希特知识学关系的声明(1799年8月7日)30097. 致约翰 本亚明 艾哈德(1799年12月20日)30398. 致卡尔 戈特弗里德 哈根(1800年4月2日)30599. 致约翰 戈特弗里德 卡尔 克里斯蒂安 基塞维特尔(1800年7月8日)307100. 致卡尔 克里斯多夫 许恩(1802年4月28日)309附录关于一种出自世界公民意图的普遍历史的观念311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是启蒙?328重新提出的问题:人类是否在不断地向善进步?335
      作者介绍
      康德 康德(1724-1804)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了德国唯心主义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蕞后一位主要哲学家,是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调和了勒内 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与法兰西斯 培根的经验主义,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西方蕞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康德有其自成一派的思想系统,并且有为数不少的著作,其中核心的三大著作被合称为“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这三部作品分别系统地阐述他的知识学、伦理学和美学思想。李秋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曾访学于联邦德国法兰克福大学、雷根斯堡大学等,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中世纪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基督教思想等。著有《上帝 宇宙 人》《德国哲人视野中的历史》《神光沐浴下的文化再生》等专著和《康德论人性根本恶及人的改恶向善》《康德论哲学与神学的关系》《中世纪神秘主义神学的难题与出路》等论文若干;译有《康德著作全集》《基督教哲学》《从黑格尔到尼采》《神学与哲学》《世界历史与历史》学术专著等。
      序言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