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十方书简
  • 以手抵心 故宫文物修复师的故事
图文详情

以手抵心 故宫文物修复师的故事

举报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20开
  • ISBN:  9787121472947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20开

售价 60.60 4.7折

定价 ¥12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减券
    发货
    承诺48小时内发货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5-09-04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92.93% (5837笔)
    好评率
    99.93%
    发货时间
    13.31小时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1203225981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韩童,故宫博物院馆员、文物摄影师。2016年至今工作于故宫博物院,任馆员,从事文物摄影与研究工作。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专业硕士。摄影作品与文物保护论文发表于《中国摄影家》《大众摄影》《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等媒体期刊。

      目录
      002 甲 朝钟暮鼓·钟表组

      004 王津

      024 亓昊楠

      038 乙 攻金之工·铜器组

      040 王有亮

      052 高飞

      072 丙 木曰曲直·木器组

      074 史连仓

      088 王振英

      102 屈峰

      118 丁 以手托心·古书画修护组

      120 徐建华

      128 单嘉玖

      140 杨泽华

      154 戊 陶熔鼓铸·陶瓷组

      156 纪东歌

      172 己 剔红描金·漆器组

      174 闵俊嵘

      198 张克学

      208 庚 吹影镂尘·镶嵌组

      210 孔艳菊

      222 辛 继志笃新·复制组和采编组

      224 巨建伟

      234 程俊英

      244 刘思麟


      内容摘要
      故宫的文物修复师们薪火相传,师徒同心;他们坚持“择一事,终一生”的信仰。本书作者——故宫摄影师韩童用多年拍摄的第一手影像和多年的采访积累,深入讲述文物修复师们的故事。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掀起了近几年的文物、文化、历史、国学热潮。在这之后,修复师王津、王有亮、屈峰等人一度在网络上成为“网红”。本书的作者、摄影师正是文物修复部门的一员,在故宫修复部任专职摄影师。作者想通过只有故宫的“自己人”才能接触到的视角,拍摄和观察这些距离历史最近的大国工匠的生活方式——看他们的喜怒哀乐,体会他们的爱好,理解他们的惆怅,探索他们的生活与工作的连接点是什么……本书所展现的,是从工作中走出来,重新回归生活,再走入工作和他们的精神中去,更深入、更全面的展示和探究大国工匠的精神动力和性格。摄影,仅仅是一个探索的手法。背后的故事将更加吸引人。

      主编推荐
        适读人群 :传统文化爱好者、喜欢故宫的读者。

      本书在内容方面,以⼈的故事,为⾏⽂脉络和内容组织方式。展现师徒传承等传统文化特征的社会组织形态。表现年轻的新一代修复师的⽣活⽅式;与老同志的不同,其中蕴含着这一古老手艺的创新以及与今天现代社会的联系。多角度、多维度地展示故宫修复师的生活与工作的联系,他们活灵活现的个性与爱好。更深入、更生动。在影像表达方面,本书使用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影像来诠释对于文物和修复师生活的态度:作品堆叠观念摄影+人物肖像+工作照+生活照+环境+特写+文献+手稿笔记。因为是内部摄影师而不是外面进入故宫的剧组,本书作者得以近距离长时间的拍摄,这是本书的最大优势之一。 这本书最早的书名叫做“格物”。取自于成语“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则出自儒家经典《大学》。大概意思是通过对事物的穷极探究来求得真理。古人对“格物致知”阐释分为两派,程颐、朱熹将其解释为“即物穷理”,陆九渊、王阳明将其解释为“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虽然两派在学术上有所争议,但都强调了“格物”和“致知”的联系,世间的事物和人的内心世界是相通的。关于“格物”最著名的故事便是王阳明“格竹”,我们的古人从“格物”出发希望通晓世间道理以达到“致知”的境界。这是一个复杂且高深的哲学问题,结合本书作者所采访拍摄的对象和内容来看,也还是很恰当的。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