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十方书简
  • 土星之命(艺术家性格和行为的文献史)(精)/何香凝美术馆艺术史名著译丛
图文详情

土星之命(艺术家性格和行为的文献史)(精)/何香凝美术馆艺术史名著译丛

举报
  • 作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ISBN:    9787100169196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作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ISBN:  9787100169196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售价 78.57 7.1折

定价 ¥110.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发货
    承诺48小时内发货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5-04-15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97.61% (4530笔)
    好评率
    99.94%
    发货时间
    13.15小时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艺术
      货号:
      30673373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艺术史学者维特科夫尔夫妇于1963年在伦敦出版了一册小书《土星之命》,自初版后就不断地再版重印,被选为西方最畅销的艺术书籍之一,《时代周刊》称其为“一本罕见的集学术八卦一体,令人愉悦的艺术史经典著作”。
      对于艺术史中经久不衰的疑惑,读者也许能在书中寻找到问题的答案,也许不能,但就像它的推荐者所言:阅读此书,本身就是一种乐趣!

      目录
      001 序 言 ……约瑟夫?康纳斯
      009 引 言
      001 第一章 导论:从手工艺人到艺术家
      002 一 古代艺术家
      009 二 中世纪的倒退和为自由的抗争
      016 三 艺术家的新典范
      019 第二章 艺术家和赞助人:一种变化关系的探讨
      019 一 经济来源和职业活动
      025 二 评估艺术品的新旧方式
      028 三 宗教信仰和赞助的兴衰更替
      037 四 商人阶层的赞助及艺术家的解放自立
      040 五 艺术家和赞助人之间的互换关系
      046 六 尤利乌斯二世和米开朗琪罗
      048 七 艺术家的拖沓
      051 第三章 艺术家的职业态度
      051 一 艺术家的个性和文艺复兴的开端
      053 二 流浪的手工艺人和工匠
      056 三 罗马的魅力
      065 四 对工作的痴迷
      074 五 创造性的懒散
      078 六 孤独中的创作
      083 第四章 古怪的行为和高贵的举止
      083 一 16世纪早期的佛罗伦萨怪人
      089 二 米开朗琪罗“痛苦的思想和性情”
      094 三 莱奥纳尔多的冷漠
      098 四 身心的磨难
      105 五 洁 癖
      107 六 炼金术士和巫师
      112 七 奇异的嗜好
      115 八 16世纪对古怪艺术家的批评
      118 九 艺术家的高贵形象
      122 十 完美的绅士鲁本斯
      125 第五章 天才,疯狂和忧郁
      125 一 天才和疯子
      130 二 忧郁气质
      138 三 雨果?凡?德?古斯的病史
      145 四 17世纪的忧郁症患者
      161 五 梅塞施密特的精神失常吗?
      171 第六章 艺术家的自杀
      171 一 一份统计调查报告
      174 二 罗索?菲奥伦蒂诺
      179 三 弗朗西斯科?巴萨诺
      180 四 弗朗西斯科?博罗米尼
      183 五 彼得罗?泰斯塔
      185 六 马尔科?里奇
      186 七 自杀的北方艺术家
      192 八 结 论
      195 第七章 独身,爱情和纵欲
      195 一 独身主义者
      199 二 多情的拉斐尔
      203 三 放纵和宗教艺术
      208 四 16、17世纪艺术家的放荡淫逸
      212 五 阿戈斯蒂诺?塔西:勾引阿尔泰米西娅?真蒂莱斯基的
      爱情骗子
      215 六 禁忌的、理想化的柏拉图式爱情
      220 七 “难以启齿的罪恶”
      229 八 道德品行和淫秽艺术
      237 第八章 艺术家和法律
      237 一 三宗艺术家的犯罪案件
      240 二 文艺复兴时期犯罪的法律和心理层面
      244 三 切利尼一生的激情和罪行
      247 四 莱昂内?莱奥尼:一个成功的恶棍
      251 五 “波希米亚人”卡拉瓦乔
      255 六 好斗的艺术家
      261 七 造假的伦理
      263 八 克劳德?洛兰的《真理之书》
      265 九 仿冒古代大师和文物修复的欺诈行为
      268 十 艺术品的盗窃
      273 第九章 吝啬鬼和挥霍者
      273 一 吝啬鬼
      279 二 汉斯?霍尔拜因是一个浪荡子吗?
      281 三 低地国家的挥霍方式
      287 四 艺术家的宴乐
      291 五 意大利人的骄奢淫逸
      295 六 西班牙、德国和法国的挥霍者
      299 第十章 学院派的野心和同行间的嫉妒
      299 一 职业的自豪感
      300 二 巴乔?班迪内利的自命不凡
      303 三 佛罗伦萨和罗马的艺术学院
      306 四 萨尔瓦托?罗萨的学院
      307 五 头衔和荣誉
      310 六 时尚的衣着和优雅的举止
      311 七 奖章的背面
      313 八 学院圈中的猜忌
      317 九 多疑的大师
      319 十 当地学校之间的竞争
      324 十一 地区冲突
      331 第十一章 贫富之间
      331 一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经济地位
      333 二 安德烈亚?斯基亚沃内:一位被忽视的大师
      334 三 贫困的职业艺术家
      343 四 一些富裕的14、15世纪大师
      344 五 丢勒在尼德兰之行的财务状况
      347 六 提香的富有和精明算计
      353 七 巴洛克时期的两位大贵人
      361 八 鲁本斯和伦勃朗的鲜明对照
      364 九 凡?代克和委拉斯克斯
      364 十 名利之巅:乔舒亚?雷诺兹爵士
      369 第十二章 个性,性格和作品
      369 一 解开艺术家性格之谜的作品
      372 二 朱塞佩?阿钦博尔托是一个“尚未封号”的超现实主义者吗?
      375 三 心理学家的类型学理论:隆布罗索和克雷奇默
      377 四 精神分析的论证:艺术家的个性和作品之间的相互影响
      384 五 是否存在一种艺术家的性格类型?
      387 注 释
      413 致 谢
      415 参考书目
      433 图片目录
      443 索 引

      内容摘要
      《土星之命》是一本涉猎广泛、叙述紧凑又充满睿智的佳作,堪称艺术史写作上一次先锋的尝试。作者对古希腊至法国大革命时期艺术家的大量传记素材进行了梳理和研究,通过分析艺术家独特的个性、古怪的行为及各异的命运,对他们社会地位的变化、形象的塑造、性格与作品之间的关系等话题进行了饶有趣味的探讨,并进一步解析了怪癖、疯狂、贪啬、自虐等人性的弱点何以在艺术天才身上突显为令人揶揄的病疵。
      本书自1963年出版后,不断再版重印,《时代周刊》称其为“一本罕见的集学术与八卦为一体、令人愉悦的艺术史经典著作”。

      精彩内容
      鲁本斯和伦勃朗的鲜明对照即使是最忠实的崇拜者也必须承认,鲁本斯并不只是依仗他的天才到达职业顶峰。如果将他和伦勃朗的职业生涯进行对比,我们也许可以清楚地看到某种神秘莫测的因素——运气、命运、天意,不管具体的称谓是什么——似乎才是获得伟大成功的必要条件。出生于上层社会的天主教家庭,鲁本斯25岁时已经在意大利旅行了两年时间;而出生于一个由新教徒磨坊工和面包师女儿结合的家庭,伦勃朗也在相同年纪时从莱顿来到阿姆斯特丹,并且再也没有离开过这座城市。鲁本斯,通晓五种语言,委托人基本上都是皇室成员、教会显贵和欧洲贵族;伦勃朗,据说“只能读懂荷兰语,甚至还不太流利”(桑德拉特语),为荷兰市民画画。两人都在33岁时买下自己的住房,购买的金额也大致相同。两所房子都因收藏的艺术珍品而闻名,但鲁本斯是一个明智保守的收藏家,只收集一流的艺术品;伦勃朗则热衷于购买任何能激发他想象力的作品:“他经常光顾公共拍卖会,只要觉得奇特别致,甚至连那些过时的二手衣服也会买下来。这些衣服有时很脏,他却把它们挂在工作室的墙上,和其他优美的藏品放在一起。他也很乐意拥有那些古代和现代的武器,像弓箭、戟、匕首、军刀、短刃等,以及无数精致的素描、版画、勋章等艺术品。不过,这种有点奢侈挥霍的举动倒是值得被喝彩称颂。因为极其推崇艺术,每当这类物品被拍卖时,尤其是大师们画的油画和素描,他会第一个竞拍,而且由于价码太高,从来没有第二个人愿意接着出价。”1656年,伦勃朗在50岁时宣判破产。他的收藏不得不拿出来变卖,估价超过17000弗罗林的藏品最后只卖了5000弗罗林。两年后,他被迫忍痛廉价卖掉房子,搬进了贫民区。他的妻子萨斯姬亚[Saskia]于1642年去世,此后他的情况愈发不济。妻子在家中的位置被一个小号手的遗孀取代,艺术家的传记作家委婉地称她是孩子的保姆。1645年,亨德里克耶?施托费尔斯[HendrickjeStoffels]以女仆身份走进画家的生活,并且很快成为他的情妇,小号手的遗孀因此控告伦勃朗违反了承诺。这场旷日持久的诉讼于1650年才落下帷幕,原告被宣判患有精神病,被送进了收容所。尽管教会强烈反对,但伦勃朗和亨德里克耶的关系一直没有合法化,因为一旦再婚的话,根据萨斯姬亚的遗嘱,他将被剥夺属于她名下的财产收入。
      50岁的鲁本斯也成了鳏夫,但在离家期间,他会托付专人来尽责照顾家庭和孩子,直到他带回第二任妻子。
      两位大师去世时都是63岁,安享荣华富贵的鲁本斯正值功成名就的顶峰,贫穷潦倒的伦勃朗尽管还没被他的时代彻底遗忘,却也早过了名誉的巅峰期。鲁本斯的一生完美地融入他所处的社会;而伦勃朗却是以“奢侈的举止”和“任性的生活方式”,“使自己与他人格格不入”。他的“丑陋、粗俗的面孔”透过无数的自画像看着画外的我们,从早年和萨斯姬亚两人肖像的兴高采烈,到中年的忧虑紧张,再到晚年的饱经沧桑,几乎毫不掩饰地向我们展示了人生各个阶段所思所感的内核部分。鲁本斯的自画像数量相对要少很多,而且呈现在画布上的始终是一个自信沉着的英俊男人,拥有无可挑剔的教养和品味;一个既不受幻想蒙蔽,也不被成功冲昏头脑的艺术家,他用充实的一生换来了与之相称的巨额财富。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