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观身份与意义--清江流域土家族打喜仪式研究
举报
-
作者:
王丹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ISBN:
9787516187968
-
出版时间:
2016-09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516187968
-
出版时间:
2016-09
售价
¥
33.51
5.2折
定价
¥65.00
品相
全新
上书时间2025-04-15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王丹著的这本《人观身份与意义--清江流域土家族打喜仪式研究》正文由六章组成,首置引论,尾有结语。
引论中,详细叙述选择研究清江流域土家族“打喜”仪式的由来和意义、研究现状评述、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资料来源等;第一章研究“打喜”仪式的文化生境;第二章研究“打喜”仪式的展演过程;第三章研究“打喜”仪式与秩序建构;第四章研究“打喜”仪式的艺术法则;第五章研究“打喜”仪式的生命观念;第六章研究“打喜”仪式的历史记忆;结语从“‘爱’的时空建构”“‘人’的关系结构”“‘人’的和谐生活”和“‘人’的观念变迁”四个方面概括和总结清江流域土家族“打喜”仪式关于人观、身份、生命观的表述与体现。
作者简介
王丹,女,湖北浠水人,法学(人类学)博士,文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承担多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部级等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现为中央民族大学教师,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已出版《刘德方故事讲述研究》、《解释民俗学》(第二作者),主编《中国民间游戏总汇·语言文字卷》、《中国少数民族经典民间故事·土家族民间故事》等学术著作,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范围
第二节 诞生礼仪式研究学术史
第三节 研究的问题及其可行性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第一章 “打喜”仪式的文化生境
第一节 “打喜”仪式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打喜”仪式的人文环境
第三节 清江流域土家族妇女“坐月子”
小结
第二章 “打喜”仪式的展演过程
第一节 仪式的序曲:报喜择期接嘎嘎
第二节 仪式的开端:帮忙的进门朝祖
第三节 仪式的发展:迎嘎嘎交盒
第四节 仪式的高潮:坐席醮亡人打发送子娘娘
第五节 高潮的延续:宵夜打花鼓子送嘎嘎
小结
第三章 “打喜”仪式与秩序建构
第一节 打喜打嘎嘎:以嘎嘎为纽带的村落共同体事件
第二节 人到人情到:以礼物为媒介的社群关系构建
第三节 香火接到哒:以新生儿为中心的成员身份确立
小结
第四章 “打喜”仪式的艺术法则
第一节 花鼓子好打口难开:歌的文化向度
第二节 脚踏“之”字拐:舞的艺术形态
第三节 无形之中有规范:程式与张力
小结
第五章 “打喜”仪式的生命观念
第一节 喜事都打花鼓子:生命的原真传统
第二节 红事请白事戳:生命仪式的规则
第三节 丑歌搞哒丑得很:生命之歌的真谛
小结
第六章 “打喜”仪式的历史记忆
第一节 前传后教:仪式的生活土壤
第二节 时兴与否:传承的变迁图景
小结
结语 “打喜”仪式:人观身份与意义
第一节 “爱”的时空建构
第二节 “人”的关系结构
第三节 “人”的和谐生活
第四节 “人”的观念变迁
附录
一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渔峡口镇地图
二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地图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王丹著的这本《人观身份与意义--清江流域土
家族打喜仪式研究》以清江流域土家族为庆生祈福而举办的诞生礼——“打喜”仪式为研究对象,描述和分析仪式过程的展演、时间空间的择定以及行为与语言的艺术,立足于“人观”的立场,将“打喜”仪式还原到清江土家人的生活世界中进行考察和理解,探究“打喜”仪式中社会关系建构和成员身份确立的动力机制和运行状态,探求“打喜”仪式艺术表达的意义和在清江流域土家族生命礼仪中的特殊功能,解析“打喜”仪式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中包含的生命观念和文化象征,探讨“打喜”仪式与土家族其他人生仪式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其内部的“文化语法”,阐释清江流域土家族“打喜”仪式关于人观、身份、生
命观的表述,以及之于家庭和谐、族群团结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