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十方书简
  • 驿站杨柳码头风(杭州优秀传统文化丛书)
  • 驿站杨柳码头风(杭州优秀传统文化丛书)
  • 驿站杨柳码头风(杭州优秀传统文化丛书)
  • 驿站杨柳码头风(杭州优秀传统文化丛书)
图文详情
  • 驿站杨柳码头风(杭州优秀传统文化丛书)
  • 驿站杨柳码头风(杭州优秀传统文化丛书)
  • 驿站杨柳码头风(杭州优秀传统文化丛书)
  • 驿站杨柳码头风(杭州优秀传统文化丛书)

驿站杨柳码头风(杭州优秀传统文化丛书)

举报
  • 作者: 
  • 出版社:    杭州
  • ISBN:    9787556515721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作者: 
  • 出版社:  杭州
  • ISBN:  9787556515721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售价 28.09 5.1折

定价 ¥55.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发货
    承诺48小时内发货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5-04-14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92.9% (5252笔)
    好评率
    99.97%
    发货时间
    15.23小时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货号:
      31356875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  驿站码头,家国情怀的见证者
        班荆馆:金国使者来京的国宾馆
        独松关古驿站:西通宣州东达建康
        都亭驿:金国使者偷绘城貌得到金国皇帝赞许
        赤岸古埠:往日繁华今在否
        钱塘驿:沉默的年代,怒吼的朝臣
      第二章  熙来攘往,市声何止柳浦渡
        胥村驿:南北陆路交通要道
        白塔岭下柳浦渡:见证江、河、海千帆竞发
        塘栖码头:元末张士诚予其勃勃生机
        江涨桥旁,鱼蟹码头兴起背后的故事
        朱桥渡:朱桥背后的风骨
        古严州码头严东关:闽、赣、皖、浙四省水路要津
        小河码头:康桥晓市莫过于此
        西兴过塘行码头:万商云集南来北往的中转码头
      第三章  风流人物的杭州之行:佳话说不完
        吴山驿:年轻驿站的前世今生
        西兴驿:浙东唐诗之路的起点
        樟亭驿:文人墨客达官显贵的观潮胜地
        江口码头:“偷渡客”成寻的第一站
        古严州竹雨轩驿站:古人的慢生活
        乾隆御码头:消散在历史尘埃中的皇家风范


      内容摘要
      此书为杭州优秀传统文化丛书风迹系列中的一本,主要内容是从建造缘由、演变历程及历史价值等多方面对杭州历史上曾出现过的著名馆驿和码头做一详细介绍,这其中包括位于赤岸河畔,得名于典故班荆道旧的班荆馆;一
      举奠定塘栖镇“江南十大名镇之首”地位的塘栖码头;位列“定山十景”,见证过朱清和叶李肝胆相照友情的朱桥渡;闽、赣、皖、浙四省水路要津,诞生了驰名中外的致中和五加皮酒的严东关等。此书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加以文学演绎,将围绕这些著名馆驿和码头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和名人掌故娓娓道来,赋予那些尘封在故纸堆里的人和事以更加生动的面孔,让当代读者能够近距离地了解那些繁
      华过往。

      精彩内容
       班荆馆:金国使者来京的国宾馆老友相逢,席地而坐就可叙旧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大夫叫伍举,他和蔡国的声子是世交好友。
      有一年,伍举的老丈人王子牟畏罪潜逃。其他人想到伍举和王子牟的关系,猜测是因为伍举提前通风报信,才让王子牟逃跑了。
      伍举听到这些传言,心里非常害怕:这样的话要是传到楚王的耳中,我岂不是吃不了兜着走,说不定连小命都没了。
      于是,他马上逃往隔壁
      的郑国避难。但是到了郑国后,伍举心想:郑国离楚国这么近,假如楚王派人来捉拿我,岂不是轻而易举?所
      以他在郑国屁股还没坐热,就决定逃往晋国。事不宜迟
      ,他马上就接着赶路。
      伍举刚走到郑国郊外的树林,突然迎面走来一人。
      他定睛一看,竟然是自己的好友声子!
      “没想到在这里遇见你!
      ”伍举兴奋地说道。
      他乡偶遇多年未见的好友,声子与伍举都激动得无以言表。一番交谈后,伍举才知原来声子此行是要出使晋国,恰巧路过此地。
      老友相见当然要好好叙旧。因郊外也没多余的布置,伍举和声子就将荆条铺设在道路上,席地而坐,拿出随身携带的食物边吃边聊。
      这个故事后来被称为“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用来形容老友相逢,不在意客套礼节,随便找地坐下就开始叙旧。
      班荆馆之名便取自这个典故,只是它的前身应为唐时的上源驿,正式命名为班荆馆当在五代时期,记录见
      于《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二年》:“甲寅,敕斩彦饶于班荆馆。”那时,“班荆”二字仍流于表面,它的设定还不是风雅会友之地,只是一处设在汴州郊外的驿馆。
      北宋时,班荆馆才承载起接待外国来使的重任,“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的文化内涵也开始为宋大夫认可,无论是离京北去或从北方归来的宋朝大臣基本上都宿于班荆馆中。许多显宦名人也慕名而来,在这里广交朋友。
      可就是这样一个接待各方宾朋的地方,到了南宋,在赵构的手里,却成了迎奉金国使臣的场所。倒霉的班荆馆和南宋一起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可谁又知道它根本不想去背负这个巨大的黑锅。
      临安十四日豪华之旅,极尽享受之能事宋绍兴十一年(1141),和议成功后,南宋开始丧失自我,丝毫没有往日大国的尊严。
      为什么有这样的说法呢?因为印象中凡外国来使觐见我国某朝皇帝时,应当事先被安排在某处驿馆,待皇帝召见方可面圣。在等待的过程中,这些使臣全程诚惶诚恐,惴惴不安,生怕被揪住错处,影响两国邦交。
      但南宋的这位高宗皇帝,愣是把“爱好和平”发挥到极致。他将金国来使招待到极致,在他们面前低声下气,就怕他们一个不高兴影响到当下的“良好”局面。
      在绍兴和议后,金国使臣较以往变得更多。宋金交聘的常规是每年都有“正旦使”和“生辰使”两拨使臣,偶尔还会有来庆贺特别事件的庆贺使臣。这些使臣来宋除了“正经事”,更多的是勒索财物。照例,金国使臣朝见宋高宗前,要先在城外的班荆馆落脚。
      此班荆馆早已不是汴京城外的班荆馆了。靖康之耻后,宋室南渡,历经波折才在临安停下脚步。因为怀念陷入敌营的故都,宋高宗赵构照搬了不少汴京旧名,就连临安城外新设的驿站也同样取名为“班荆馆”。
      新设的班荆馆濒临赤岸河,位于今临平境内。南宋政府宣称,临平是离临安最
      近的小城,只要是北方来客,势必会在临平停宿,第二天再从班荆馆起身,顺势乘舟经赤岸河进城,这是来宾的最佳选择。
      然而,赤岸河通高塘、
      横塘等河,虽交通方便,但距离临安足足有三十六里,若是为了方便使臣进宫面圣或者就近在街巷游览购物,为何要设在这么远的地方?
      其实这里头大有玄机。
      P2-4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