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十方书简
  • 不因畏难而搁笔(回忆老舍)/百年中国记忆文化大家
图文详情

不因畏难而搁笔(回忆老舍)/百年中国记忆文化大家

举报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520504041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售价 21.99 4.6折

定价 ¥4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发货
    承诺48小时内发货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5-04-13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97.93% (4446笔)
    好评率
    99.97%
    发货时间
    13.04小时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小说
      货号:
      30304794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辑  懵懂少年时:天生洒脱,豪放,有劲
        老舍与小杨家胡同  王铭珍
        少年时期的老舍  刘澄清
        我与老舍共当年  罗常培
        附:
          年少读书时  老舍
          “五四”给了我什么  老舍
      第二辑  人生正当时:无论到何处,总有人惦念
        武术老师马永奎  周长风
        青岛逸事  曲凤官
        青岛散记  史若平
        附:
          初到英国  老舍
          在英国东方学院  老舍
          到了济南  老舍
          齐鲁大学  老舍
          回忆济南  老舍
          青岛与我  老舍
          有了小孩以后  老舍
      第三辑  八方风雨:愿以笔代枪
        忆老舍与文协  于志恭
        抗战初期在武汉  杨昌江
        在北碚  李萱华
        老舍的多鼠斋  李萱华
        说相声  隆准
        趣事三则  符号
        附:
          八方风雨  老舍
          割盲肠记  老舍
          多鼠斋杂谈  老舍
          旅美观感  老舍
          纽约书简  老舍
          由三藩市到天津  老舍
      第四辑  已是近黄昏:人民艺术家
        与齐白石的一段交往  刃锋
        老舍剪影  沈彭年
        老舍先生在檀营  王敬魁
        附:
          我热爱新北京  老舍
          新的文艺生命  老舍
          内蒙参观  老舍
          南游杂感  老舍
          下乡简记  老舍
      附录  老舍谈艺录:小说是人类对自己的关心
        怎样写小说  老舍
        怎样读小说  老舍
        形式·内容·文字  老舍
        略谈人物描写  老舍
        论创作  老舍
        谈通俗文艺  老舍


      内容摘要
       罗常培、于志恭等著的《不因畏难而搁笔(回忆老舍)/百年中国记忆文化大家》为关于老舍的资料汇编,读者可以通过本书可以了解老舍一生的大致经历,可以了解到他的童年时期是何种状态,他的青年时期又是何种状态,在风雨缥缈的战争时期他怎样坚持创作,在新中国成立后他怎样主动改造自己的思想;通过本书还可以了解到老舍是如何进行创作的,他对文学持有何种看法。总之,本书是一
      本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老舍的佳作。


      精彩内容
       老舍与小杨家胡同王铭珍在新街口南大街路东,护国寺街以北,有一条小胡同,叫小杨家胡同,它从前叫小羊圈胡同。别瞧胡同小,不起眼儿,可它在京城却是大有名气的。
      您看过老舍先生的名著《四世同堂》吗?它的主人公就住在小羊圈胡同。主人公是虚构的人物,可小羊圈胡同却是真有其地的,光绪年间出版的北京地图此处标注为羊圈胡同,因同别处羊圈胡同重名,遂改为小羊圈胡同。
      小羊圈胡同是一条很特别的胡同。它不像北京通常的街道那样横平竖直,而是弯弯曲曲拐了五道弯。它的形状像一个歪脖葫芦,整条胡同长不过百米,是由葫芦嘴、葫芦脖、葫芦胸、葫芦肚四个部分组成。胡同开始处宽不足1.4米,直到进入葫芦胸和葫芦肚部分,才宽阔起来,也才有了人家,总共有10个门牌。有些住房还依然保持着清朝的风貌:清水脊的门楼、街门上的六角门钹、门墩上的石兽以及整整齐齐的旧式四合院。
      老舍先生早年曾在小羊圈胡同8号居住过,老舍故居位于葫芦肚,街门坐南朝北,砖木结构,青砖灰瓦。进院是倒下台阶,院子不大,有一棵大枣树和一棵臭椿树。老舍先生说:“小羊圈,说不定,这个地方在当初或者真是个羊圈。”并且说“葫芦胸,葫芦肚”大概就是羊圈。
      19世纪末20世纪初,小羊圈胡同里是下等人居住的地方。时隔不久,葫芦肚小空场的两棵大槐树下,就有一个集市,集市一过相当安静。夏天,槐树上垂丝而下的绿槐虫在微风中打着秋千,偶尔招来一两个孩子,观看它们吐丝表演;冬天,寒冷的北风卷着枯叶败草呼啸而过,往每家窗台上送几堆灰褐色细土摞起来的小包包。空场之中,难得看见
      几个人影。光绪二十五年(1899)二月二日晚,老
      舍就诞生在小羊圈最靠东南的一个小院子,一个属满族正红旗下的贫苦家庭里,当时家人为他起了一
      个相当喜庆的名字——舒庆春,表示庆祝早春到来的意思。
      14岁之前,舒庆春一直住在小羊圈胡同。他早年丧父,母亲没有奶水,靠往浆子里加一点糕干把他喂大。母亲和小姐姐一天到晚忙着替人家做活洗衣服。孤独、寂寞和清苦伴随着他的整个童年。小羊圈和小羊圈东南角上那个小院子便是他的活动场所。院外的大槐树、院内的石榴树和歪歪拧拧的枣树是他不会说话的好伙伴。他没有玩具,南屋里翻出来的染红颜色的羊拐和几个磕泥饽饽的模子成了他仅有的宝贝,小羊圈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深深地融进他的血液里,以至多少年后,无论在哪里,只要一闭眼,小羊圈和那个小院子就真切地回到眼前。他永远忘不了贫苦的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