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达理书店
  • 战火中的大学——从陕北公学到人民大学的回顾(中国人民大学校史文库)
图文详情

战火中的大学——从陕北公学到人民大学的回顾(中国人民大学校史文库)

举报
  • 作者: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ISBN:    9787300320090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作者: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ISBN:  9787300320090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售价 27.03 4.6折

定价 ¥59.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发货
    承诺48小时内发货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5-04-17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97.49% (5130笔)
    好评率
    99.93%
    发货时间
    13.43小时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教材教辅考试 > 考试 > 其他考试
      货号:
      31855198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  陕北公学
        一、为挽救民族危亡,开展抗战教育
        二、创建陕北公学
        三、革命的政治教育
        四、民众运动和政府工作教育
        五、军事教育
        六、劳动教育
        七、陕北公学分校
        八、陕北公学女生队
        九、校风——忠诚、团结、紧张、活泼
        十、陕北公学学生会
        十一、陕北公学流动剧团
        十二、陕北公学办学过程中的斗争
        十三、毕业上前线
      第二章  华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时期)
        一、从栒邑到延安
        二、党中央、毛主席欢送我们上前线
        三、东渡黄河
        四、翻越吕梁山、云中山
        五、突破敌人一层层的封锁线
        六、华北联合大学的旗帜插在敌人的心脏上
        七、在敌后开学和第一次参加反“扫荡”战斗
        八、晋察冀边区的最高学府
        九、华北联合大学的扩展
        十、一九四一年秋季反“扫荡”的浴血苦战
        十一、渡过最困难的一九四二年
        十二、喋血敌后战场,迎接抗战胜利
      第三章  华北联合大学(解放战争时期)
        一、张家口阶段,复校和走向正规化
        二、从张家口到束鹿,八百里小长征,重返农村
        三、从束鹿到正定,向石家庄工人阶级学习
      第四章  从华北大学到中国人民大学
        一、华北大学的成立
        二、华北大学各部情况及课程设置
        三、从正定到北平
        四、中国人民大学的创办


      内容摘要
       本书是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文学家成仿吾对陕北公学到华北联合大学,再到华北大学,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创办和复校初期的回忆录,是一部作者亲历的、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该书初版于1982年,再版于2014年。书中所记不仅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史,而且是党办高等教育的历史,更是党领导
      下优秀中华儿女的奋斗史。


      精彩内容
       一、为挽救民族危亡,开展抗战教育陕北公学是中共中央直接领导创办的第一所革命的大学,是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形势下,为满足全面的全民族抗日战争的需要,坚持国防教育培养万千谋求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干部而创办的大学。一九三七年八月成立于延安。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悍然把侵略战火由关外燃烧到华北,燃烧到全中国,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日本侵略者疯狂地强占我国土,掠劫我财富,残杀我同胞,妄图用野蛮的暴力征服中国,把整个中国变为它独占的殖民地。日本法西斯强盗不仅要奴役我中华民族,而且也要用一切野蛮手段毁灭我文化。在北平这座文化古城里,高等学府变成了日寇的兵营,古代文物被劫掠,历史文献被焚毁
      ,清华、燕京等大学被轰炸,成千上万青年被迫失学。
      日本侵略者轰炸天津尤为残酷,北方最高学府之一天津的南开大学,在日本法西斯的炮火下,转瞬间化为焦土
      。上海、江浙一带的文化机关、高等学校都成为日机轰炸的目标。迁到长沙的清华大学也未能逃脱被炸的命运。山东的大、中、小学和文化机关也相继被摧毁,山东大学被迫西迁,一路上人员四散,图书、仪器毁弃殆尽。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空前的文化浩劫。
      中华民族不甘被奴役,中国的优秀青年更不能坐视祖国和父兄姊妹受此凌辱。
      早在七七事变前,他们就奋然前行,投身于抗日救亡斗争,掀起伟大的“一二·九”运动,但是被节节退让实行不抵抗主义的国民党当局镇压了。学生组织南下工作团,要求南京政府抗日,又中途受阻,被押回平津。“一
      二·九”运动中的先进青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织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在华北各地进行抗日救亡工作,但是国民党也不容许它合法存在,到处勒令解散。
      直至七七事变,人民的抗日爱国运动仍然受到国民党政府的百般阻挠和限制。
      大批失学失业的青年从敌占区逃出来,过着流亡的生活,在急切地寻找着抗日救亡的道路,寻找着抗日救国的真理,但是,在国统区却是抗日有罪,爱国无门,到哪里去呢?到前线去吧,到后方去吧!这时,中国的西北方、陕北高原上矗立起一座灯塔,照亮了抗日救国的航道,强烈地吸引着全国的爱国青年。这就是中国共产党长征到陕北后建立起来的陕甘宁抗日根据地的首府,全国最民主最先进的政治中心——延安。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陕北后,立刻高举民族解放的旗帜,一面领导和发动了伟大的“一二·九”运动,推动了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一面东渡黄河,奔赴抗日战场。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愿同一切抗日武装合作,共同抗日。首先红军在西北同东北军、十七路军达成联合抗日的协定,接着又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一
      致抗日”的主张,这样,才出现了全国抗战的局面。
      全国抗战的局面虽然出现了,但是国民党政府毫无全面抗战的准备。只有中国共产党积极地进行抗战的准备工作。当时,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的救亡抗战,必须用跑步的速度去准备。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准备,就是抗战干部的准备。在这民族危亡的紧要
      关头,中国共产党必须挺身而出,担负起领导民族解放战争的历史重任。党的组织必须迅速向全国发展,就要
      求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
      度培养大批革命干部去做唤起民众、组织民众、武装民众参加抗战的工作,以适应全国抗战的迫切需要。
      民族危机和抗日战争要
      求迅速开展革命的国防教育。西安事变后,毛泽东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提出重视教育和培养大批干部的任务。一
      九三七年五月,党的全国代表会议规定了要加强红军的军事政治文化教育,要实行必要的文化建设。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制定了“教育为长期战争服务”的方针,并作出了“创设并扩大增强各种干部学校,培养大批的抗日干部”的决议。因此,党中央在陕甘宁边区先后成立了各种类型的学校。除去红军大学改为抗日军政大学外,陆续创办了陕北公学、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延安工人学校、鲁迅艺术学院、中国女子大学和马列学院;此后,还成立了社会科学院、
      自然科学院、行政学院(后三院合并为延安大学);还有鲁迅师范、卫生学校、通讯学校、摩托学校等等。培养军事、政治、文化艺术、
      科学工程、医务卫生、社会科学理论、青年妇女工作等各方面的干部。这些学校按照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规定的国防教育的方针办学,即教育为长期抗战服务,根本改革旧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实行革命理论和革命实际结合、教育与政治结合的原则。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最
      先进的地区,它的教育事业很快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进步青年。
      P2-5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