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达理书店
  • 药理学
图文详情

药理学

举报
  • 作者: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 ISBN:    9787568068710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作者: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 ISBN:  9787568068710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售价 60.16 7.6折

定价 ¥79.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发货
    承诺48小时内发货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5-04-16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92.51% (5703笔)
    好评率
    99.92%
    发货时间
    15.07小时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综合性图书
      货号:
      31145793
      商品描述:
      前言

      《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新时代高教40条”)文件强调要深化教学改革,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我国高等药学教育和药学专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我国高等药学类专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对教学、产业、技术的融合发展要求越来越高,强调进一步推动人才培养,实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求,按照《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以及党的十九大报告等文件精神要求,进一步出版高质量教材,加强教材建设,充分发挥教材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基础性作用,培养合格的药学专门人才和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复合人才。在充分调研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我们组织了全国70余所高等医药院校的近300位老师编写了这套教材,并得到了参编院校的大力支持。本套教材充分反映了各院校的教学改革成果和研究成果,教材编写体例和内容均有所创新,在编写过程中重点突出以下特点。(1) 服务教学,明确学习目标,标识内容重难点。进一步熟悉教材相关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明晰课程教学目标及要求,规避教与学中无法抓住重要知识点的弊端。(2) 案例引导,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入思考的能力。进一步了解本课程学习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科学设置章节,实现案例引导,增强自主学习和深入思考的能力。(3) 强调实用,适应就业、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以及考研需求。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内容上追求与时俱进,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4) 纸数融合,激发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建立“互联网 ”思维的教材编写理念,构建信息量丰富、学习手段灵活、学习方式多元的立体化教材,通过纸数融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5) 定位准确,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紧跟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现当代教育。(6) 版式精美,品质优良。

       
       
       
       

      商品简介

      本书为高等院校药学类专业创新型系列教材。在内容上注重“三基”,形式上注重纸数融合,具有一定学术出版价值。《药理学》共分44章,内容涵盖西药药理和部分中药药理,重点介绍了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增设了与药物共同机制相关的基本知识、典型代表药物的小常识、药物的上市情况。本书适合普通高等学校药学及药物制剂,制药工程,临床药学,生物制药,中药学,医药营销等相关专业的本科学生及教师使用,也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蒋丽萍,女,教授,南昌大学药学院院长,教学骨干,教龄近30年,教学经验丰富,曾主持和参与多项教学课题,发表多篇论文,并主编和副主编多本教材。

      目录
       章绪言/ 1
       节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 1
      第二节药理学发展简史/ 2
      第三节新药研发/ 3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6
       节药物的体内过程/ 6
      第二节药物的速率过程/ 11
      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17
       节药物的作用与量效关系/ 17
      第二节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受体/ 21
      第三节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27
      第四节药物的相互作用/ 30
      第四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37
       节传出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37
      第二节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受体/ 39
      第三节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基本作用方式及其分类/ 46
      第五章胆碱受体激动药/ 50
       节M胆碱受体激动药/ 50
      第二节N胆碱受体激动药/ 53
      第六章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55
       节抗胆碱酯酶药/ 56
      第二节胆碱酯酶复活药/ 60
      第七章胆碱受体阻断药/ 63
       节M胆碱受体阻断药/ 63
      第二节N胆碱受体阻断药/ 66
      第八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70
       节构效关系与分类/ 70
      第二节α、β受体激动药/ 71
      第三节α受体激动药/ 73
      第四节β受体激动药/ 75
      第九章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78
       节α受体阻断药/ 78
      第二节β受体阻断药/ 80
      第三节α、β受体阻断药/ 83
      第十章局部 / 85
      第十一章全身 / 88
       节吸入 / 88
      第二节静脉 / 90
      第三节复合麻醉/ 91
      第十二章镇静 和抗焦虑药/ 93
      第十三章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 99
       节抗癫痫药/ 99
      第二节抗惊厥药/ 106
      第十四章精神障碍治疗药物/ 109
       节抗精神分裂药/ 109
      第二节抗抑郁药/ 115
      第三节抗双相抑郁药/ 121
      第四节抗焦虑药/ 122
      第十五章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 124
       节抗帕金森病药/ 124
      第二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 129
      第十六章其他具有中枢作用的药物/ 134
       节主要兴奋大脑皮质的药物/ 134
      第二节改善脑代谢的药物/ 135
      第三节主要兴奋延髓呼吸中枢的药物/ 137
      第十七章镇痛药/ 139
       节阿片类镇痛药/ 140
      第二节其他镇痛药/ 150
      第三节镇痛药的应用原则与阿片受体阻断药/ 151
      第十八章抗心功能不全药/ 158
       节作用于β受体的药物/ 158
      第二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159
      第三节利尿药/ 160
      第四节血管扩张药/ 161
      第五节正性肌力药/ 161
      第十九章抗心律失常药/ 169
       节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 169
      第二节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 172
      第三节抗心律失常药的用药原则与药物选择/ 176
      第二十章抗心绞痛药/ 180
       节硝酸酯类/ 180
      第二节β受体阻断药/ 182
      第三节钙通道阻滞药/ 183
      第四节其他抗心绞痛药/ 184
      第二十一章抗高血压药/ 187
       节抗高血压药的分类/ 187
      第二节常用抗高血压药/ 188
      第三节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原则/ 195
      第二十二章调节血脂药/ 198
       节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 198
      第二节调血脂药/ 200
      第三节抗氧化药/ 207
      第四节其他类/ 208
      第二十三章利尿药/ 212
       节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和药理学基础/ 212
      第二节常用利尿药/ 215
      第二十四章解热镇痛抗炎药/ 223
       节水杨酸类/ 228
      第二节苯胺类/ 231
      第三节吡唑酮类/ 232
      第四节吲哚衍生物及其类似物/ 233
      第五节 类/ 233
      第六节芳基烷酸类/ 234
      第七节烯醇酸类(昔康类)/ 234
      第八节选择性环氧酶抑制剂/ 235
      第九节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复方制剂/ 236
      第十节解热镇痛药用药原则/ 238
      第二十五章抗风湿病药/ 241
       节非生物类抗风湿病药/ 241
      第二节生物类抗风湿病药/ 255
      第二十六章抗痛风药/ 267
      第二十七章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274
       节免疫应答和免疫病理反应/ 274
      第二节免疫抑制剂/ 275
      第三节免疫增强药/ 277
      第二十八章影响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物/ 281
       节膜磷脂代谢产物类药物及其拮抗药/ 281
      第二节组胺与抗组胺药/ 284
      第三节5羟色胺类药物/ 288
      第四节多肽类/ 290
      第五节一氧化氮及其影响药物/ 292
      第六节腺苷类/ 293
      第二十九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296
       节糖皮质激素/ 296
      第二节盐皮质激素/ 300
      第三节促皮质素及皮质激素抑制药/ 301
      第三十章性激素类药及避孕药/ 304
       节雌激素类药及抗雌激素类药/ 305
      第二节孕激素类药及抗孕激素类药/ 308
      第三节雄激素类药和蛋白同化激素类药/ 309
      第四节避孕药/ 310
      第三十一章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315
       节甲状腺激素/ 315
      第二节抗甲状腺药/ 316
      第三十二章胰岛素及降血糖药/ 321
       节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 321
      第二节口服降血糖药/ 323
      第三节其他新型降血糖药/ 325
      第三十三章调节骨代谢与形成药/ 329
       节骨吸收抑制药物/ 330
      第二节骨形成促进药物/ 332
      第三节骨矿化促进药物/ 333
      第三十四章呼吸系统疾病药物/ 337
       节镇咳药/ 337
      第二节祛痰药/ 339
      第三节平喘药/ 340
      第三十五章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346
       节抗消化性溃疡药物/ 346
      第二节消化功能调节药/ 349
      第三节止吐药与促胃肠动力药/ 350
      第四节泻药和止泻药/ 350
      第五节胆道疾病辅助用药/ 352
      第三十六章血液系统疾病药物/ 355
       节抗凝血药/ 355
      第二节溶栓药/ 361
      第三节抗血小板药/ 363
      第四节促凝血药/ 366
      第五节抗贫血药/ 368
      第六节升白细胞药/ 370
      第三十七章 药物概论/ 373
       节基本概念/ 373
      第二节 药物的作用机制/ 374
      第三节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 376
      第四节 药物的合理应用/ 378
      第三十八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其他作用于细胞壁的
      抗生素/ 382
       节β内酰胺类抗生素/ 382
      第二节糖肽类抗生素/ 392
      第三节其他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 393
      第三十九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多肽类抗生素/ 397
       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397
      第二节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399
      第三节多肽类抗生素/ 399
      第四十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403
      第四十一章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抗生素/ 409
       节四环素类抗生素/ 409
      第二节氯霉素类抗生素/ 411
      第四十二章人工合成 药物/ 415
       节喹诺酮类 药/ 415
      第二节磺胺类 药/ 419
      第三节其他合成类 药/ 421
      第四十三章抗结核病药及抗麻风病药物/ 425
       节抗结核病药/ 425
      第二节抗麻风病药/ 431
      第四十四章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435
       节抗真菌药/ 435
      第二节抗病毒药/ 440
      第四十五章抗寄生虫病药物/ 451
       节抗疟药/ 451
      第二节抗肠蠕虫药/ 456
      第三节抗阿米巴病药/ 458
      第四节抗滴虫病药/ 460
      第五节抗血吸虫病药/ 461
      第四十六章抗恶性肿瘤药/ 463
       节直接影响DNA结构和功能的药/ 465
      第二节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抗代谢药)/ 469
      第三节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 RNA合成的药物
      (作用于核酸转录药物)/ 471
      第四节抑制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药物(干扰有丝分裂药)/ 473
      第五节调节体内激素平衡的药物/ 474
      第六节靶向抗肿瘤药/ 476
      第七节放疗与化疗止吐药/ 480
      第八节抗恶性肿瘤药的合理应用/ 480
      参考文献/ 484
       章绪言/ 1
       节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 1
      第二节药理学发展简史/ 2
      第三节新药研发/ 3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6
       节药物的体内过程/ 6
      第二节药物的速率过程/ 11
      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17
       节药物的作用与量效关系/ 17
      第二节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受体/ 21
      第三节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27
      第四节药物的相互作用/ 31
      第四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37
       节传出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37
      第二节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受体/ 37
      第三节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基本作用方式及其分类/ 46
      第五章胆碱受体激动药/ 50
       节M胆碱受体激动药/ 50
      第二节N胆碱受体激动药/ 53
      第六章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55
       节抗胆碱酯酶药/ 56
      第二节胆碱酯酶复活药/ 60
      第七章胆碱受体阻断剂/ 63
       节M胆碱受体阻断剂/ 63
      第二节N胆碱受体阻断剂/ 66
      第八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70
      第二节构效关系与分类/ 70
      第二节α、β受体激动药/ 71
      第三节α受体激动药/ 73
      第四节β受体激动药/ 75
      第九章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 78
      第三节α受体阻断剂/ 78
      第二节β受体阻断剂/ 80
      第三节α、β受体拮抗剂/ 83
      第十章局部 / 85
      第十一章全身 / 88
       节吸入 / 88
      第二节静脉 / 90
      第三节复合麻醉/ 91
      第十二章镇静 和抗焦虑药/ 93
      第十三章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 99
       节抗癫痫药/ 99
      第二节抗惊厥药/ 107
      第十四章精神障碍治疗药物/ 109
       节抗精神分裂药/ 109
      第二节抗抑郁药/ 115
      第三节抗双相抑郁药/ 121
      第四节抗焦虑药/ 122
      第十五章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 124
      第五节抗帕金森病药/ 124
      第六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 129
      第十六章其他具有中枢作用的药物/ 134
       节主要兴奋大脑皮质的药物/ 134
      第二节改善脑代谢的药物/ 135
      第三节主要兴奋延髓呼吸中枢的药物/ 137
      第十七章镇痛药/ 139
       节阿片类镇痛药/ 140
      第二节其他镇痛药/ 150
      第三节镇痛药的应用原则与阿片受体阻断药/ 151
      第十八章抗心功能不全药/ 158
       节作用于β受体的药物/ 158
      第二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159
      第三节利尿药/ 160
      第四节血管扩张药/ 161
      第五节正性肌力药/ 161
      第十九章抗心律失常药/ 169
       节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 169
      第二节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 172
      第三节抗心律常药的用药原则与药物选择/ 176
      第二十章抗心绞痛药/ 180
       节硝酸酯类/ 180
      第二节β受体阻断药/ 182
      第三节钙通道阻滞药/ 183
      第四节其他抗心绞痛药/ 184
      第二十一章抗高血压药/ 187
       节抗高血压药的分类/ 187
      第二节常用抗高血压药/ 188
      第三节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原则/ 195
      二十二章调节血脂药/ 198
       节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 198
      第二节调血脂药/ 201
      第三节抗氧化药/ 207
      第四节其他类/ 208
      第二十三章利尿药/ 212
       节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和药理学基础/ 212
      第二节常用利尿药/ 215
      第二十四章解热镇痛抗炎药/ 223
       节水杨酸类/ 228
      第二节苯胺类/ 231
      第三节吡唑酮类/ 232
      第四节吲哚衍生物及其类似物/ 233
      第五节 类/ 233
      第六节芳基烷酸类/ 234
      第七节烯醇酸类(昔康类)/ 234
      第八节选择性环氧酶抑制剂/ 235
      第九节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复方制剂/ 236
      第十节解热镇痛药用药原则/ 238
      第二十五章抗风湿病药/ 241
       节非生物类抗风湿病药/ 241
      第二节生物类抗风湿病药/ 255
      第二十六章抗痛风药/ 267
      第二十七章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274
       节免疫应答和免疫病理反应/ 274
      第二节免疫抑制剂/ 275
      第三节免疫增强药/ 277
      第二十八章影响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物/ 281
       节膜磷脂代谢产物类药物及其拮抗药/ 281
      第二节组胺与抗组胺药/ 284
      第三节5羟色胺类药物/ 288
      第四节多肽类/ 290
      第五节一氧化氮及其影响药物/ 292
      第六节腺苷类/ 293
      第二十九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296
       节糖皮质激素/ 296
      第二节盐皮质激素/ 300
      第三节促皮质素及皮质激素抑制药/ 301
      第三十章性激素类药及避孕药/ 304
       节雌激素类药及抗雌激素类药/ 304
      第二节孕激素类药及抗孕激素类药/ 307
      第三节雄激素类药和蛋白同化激素类药/ 309
      第四节避孕药/ 310
      第三十一章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315
       节甲状腺激素/ 315
      第二节抗甲状腺药/ 316
      第三十二章胰岛素及降血糖药/ 321
       节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 321
      第二节口服降血糖药/ 323
      第三节其他新型降血糖药/ 325
      第三十三章调节骨代谢与形成药/ 329
       节骨吸收抑制药物/ 329
      第二节骨形成促进药物/ 332
      第三节骨矿化促进药物/ 333
      第三十四章呼吸系统疾病药物/ 337
       节镇咳药(antitussive)/ 337
      第二节祛痰药(expectorant)/ 339
      第三节平喘药/ 340
      第三十五章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346
       节抗消化性溃疡药物/ 346
      第二节消化功能调节药/ 349
      第三节止吐药与促胃肠动力药/ 350
      第四节泻药和止泻药/ 350
      第五节胆道疾病辅助用药/ 352
      第三十六章血液系统疾病药物/ 355
       节抗凝血药/ 355
      第二节溶栓药/ 361
      第三节抗血小板药/ 363
      第四节促凝血药/ 366
      第五节抗贫血药/ 368
      第六节升白细胞药/ 370
      第三十七章 药物概论/ 373
       节基本概念/ 373
      第二节 药物的作用机制/ 374
      第三节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 376
      第四节 药物的合理应用/ 378
      第三十八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其他作用于细胞壁
      的抗生素/ 382
       节β内酰胺类抗生素/ 382
      第二节糖肽类抗生素/ 392
      第三节其他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 394
      第三十九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多肽类抗生素/ 398
       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398
      第二节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400
      第三节多肽类抗生素/ 400
      第四十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404
      第四十一章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抗生素/ 410
       节四环素类抗生素/ 410
      第二节氯霉素类抗生素/ 412
      第四十二章人工合成 药物/ 416
       节喹诺酮类 药/ 416
      第二节磺胺类 药/ 420
      第三节其他合成类 药/ 422
      第四十三章抗结核病药及抗麻风病药物/ 426
       节抗结核病药/ 426
      第二节抗麻风病药/ 432
      第四十四章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436
       节抗真菌药/ 436
      第二节抗病毒药/ 441
      第四十五章抗寄生虫病药物/ 452
       节抗疟药/ 452
      第二节抗肠蠕虫药/ 457
      第三节抗阿米巴病药/ 459
      第四节抗滴虫病药/ 461
      第五节抗血吸虫病药/ 462
      第四十六章抗恶性肿瘤药/ 464
       节直接影响DNA结构和功能的药/ 466
      第二节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抗代谢药)/ 470
      第三节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 RNA合成的药物
      (作用于核酸转录药物)/ 472
      第四节抑制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药物/ 474
      第五节调节体内激素平衡的药物/ 475
      第六节靶向抗肿瘤药/ 477
      第七节放疗与化疗止吐药/ 481
      第八节抗恶性肿瘤药的合理应用/ 481
      参考文献/ 485

      内容摘要
      本书为高等院校药学类专业创新型系列教材。在内容上注重“三基”,形式上注重纸数融合,具有一定学术出版价值。《药理学》共分44章,内容涵盖西药药理和部分药理,重点介绍了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增设了与药物共同机制相关的基本知识、典型代表药物的小常识、药物的上市情况。本书适合普通高等学校药学及药物制剂,制药工程,临床药学,生物制药,学,医药营销等相关专业的本科学生及教师使用,也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