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袁了凡
-
出版社:
黄山书社
-
ISBN:
9787546153452
-
出版时间:
2016-03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546153452
-
出版时间:
2016-03
售价
¥
10.25
3.6折
定价
¥28.80
品相
全新
上书时间2025-04-14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
商品描述:
-
目录
了凡四训
第一训 立命之学
第二训 改过之法
第三训 积善之方
第四训 谦德之效
袁了凡居士传
云谷先大师传
云谷禅师授袁了凡功过格
附录:安士全书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 录
万善先资集
欲海回狂
西归直指
内容摘要
《了凡四训》是明代袁了凡所作的家训。《图解了凡四训》每篇选文由原文、译文、题解、注释、评析五个部分组成,选取权威版本精心校对,延请专家精心翻译,并配以古代版画。
精彩内容
这一段,了凡先生反思了自己没有儿子的原因。
从这段话来看,了凡先生对于自己有着相当清晰的认识。
大地是博杂的,泥土是污秽的。但是正是由于它的不干净,才会孕育出东西来。《汉书·东方朔传》中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过于清澈,就失去了荫蔽鱼儿的能力,所以很少有鱼能在这样的水中存活。人过于责备求全,就很少有人能够形影相随。并不是说水清,人察不好,这里讲的是个“度”的问题。爱好干净是良好的习惯,但是超过了一
定的度,就会走向相反的方向。正所谓“过犹不及”。了凡先生爱好干净,但是却超越了一定的程度,变成了不好的习惯。对于脏乱的完全不能忍受,是他没有儿子的第一个因素。
所谓“家和万事兴”。近年来“和”的理念,得到了很大的提倡。“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范畴,和气可以化育万物。了凡先生脾气暴躁易发怒,这是与“和”相背离的。因而这是导致他没有儿子的第二个因素。
了凡先生虽然懂得仁爱能够相互传递,促进发展,但他却为人刻薄。为了保持自己的名节不受损害,他不肯对其他人施以援手,这是他没有儿子的第三个因素。
以上三条结论,是了凡先生对于自己内心的反省
。他自认为存心不够端正,主要体现在以上三点。后三条结论,则是从生理的角度进行分析,阐明自己无子的缘故。
“多言伤气”的养生理论,是由药圣孙思邈提出来的。《论语》中有:“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的话。民谚中也有“宁做蚂蚁腿,勿学麻雀嘴”的说法。少言语,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养生原则,更是一种修养。了凡先生爱说话,喜欢评论是非,这对于内气的养护是非常不宜的,所以这是他没有儿子的第四个因素。
我国具有悠久的酒文化。古往今来,很多仁人志士都是酒中豪杰。少量饮酒的确可以带来美好的精神体验,但过度饮酒,就会伤及身体。佛家五戒之一就有戒酒。了凡先生沉迷于饮酒,伤及精神元气。这是他没有儿子的第五个因素。
睡眠可以使人的身体和大脑的到休息和恢复。终日静坐,身体和大脑没有机会获得修整,长此以往,必然导致身体状况下降。如此不用心保养身体,正是他没有儿子的第六个因素。
从这里看来,了凡先生是非常诚实的,并且也是非常有慧根的。经过云谷禅师这样一提点,他能够马上沉下心去思虑自身的问题,也能够很清晰地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正所谓诚心“忏悔”。这是他掌握自己命运,改变自己命运所迈出的最基本,最开始的一
小步。
佛门之中所讲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佛门之中是“有求必应”的。不过,这里的“求”必须要讲究方式方法,并不是单纯的烧香跪拜,祷告祈愿。一
定要向内心去探求。首先要自我反省,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一件件改过,再诚心积福,才能够达到内外双得。
P22-23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