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达理书店
  • 司法改革论评(第22辑)
图文详情

司法改革论评(第22辑)

举报
  • 作者: 
  • 出版社:    厦门大学
  • ISBN:    9787561563632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作者: 
  • 出版社:  厦门大学
  • ISBN:  9787561563632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售价 47.94 6.4折

定价 ¥75.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发货
    承诺48小时内发货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5-04-13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98.64% (3802笔)
    好评率
    99.97%
    发货时间
    12.96小时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法律
      货号:
      3854629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齐树洁,河北武安人,1954年8月生。1972年12月自福建泉州一中应征人伍,1978年4月从新疆军区39487部队退役,同年7月参加高考。1982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90年8月毕业于厦门大学民商法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03年11月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曾在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台湾政治大学、菲律宾雅典耀(Ateneo)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德国弗莱堡(Freiburg)大学、巴黎第二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研修和访问。现为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澳门科技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
      张卫平,男,山东人,1979年考入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1983年本科毕业、1986年研究生毕业留校执教,1993年作为访问学者赴日本留学,分别在东京大学法学部和一桥大学法学部学习研究,1993年从教师破格晋升为教授,1996年成为博士生导师,1996年获得国家政府津贴,同年获司法部、劳动人事部“英雄模范”、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荣誉称号。1999年年初调入清华大学法学院任教至今。
      现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检察学会副会长、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检察院咨询委员。曾任《现代法学》《清华法学》杂志主编。
      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90余篇。个人独著有:《民事诉讼的逻辑》(论文集,2015年)、《回归原点的思考》(论文集,2011年)、《转换的逻辑——民事诉讼体制转型分析(修订版)》(2007年)、《民事诉讼法(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13年)、《民事诉讼:关键词展开》(2005年)、《诉讼构架与程式》(2000年)、《探究与构想——民事司法改革引论》(2003)、《守望想象的空间》(论文集,2003年)、《破产程序导论》(1993年)、《程序公正实现中的冲突与衡平》(1992年)、《琐话司法》(随笔集,2005年)、《那门是窄的》(讲演录,2005年)、《知向谁边集》(随笔集,2006年)、《推开程序理性之门》(讲演录)、《法学蓝调》(随笔集,2010年)等。

      目录
      卷首语
        “外分”“内分”与改革理性
      本辑聚焦:员额制改革
        法院人员分类改革的再改革
        法官员额“哥德巴赫猜想”之破解——以L中级人民法院、S县法院为实证分析
        学科交叉视角下的法官员额测算
        员额制背景下审委会和合议庭运行机制的融合型驱动
      民事诉讼专论
        论我国行为保全类型的制度完善
        合同履行地与诉讼管辖地之辨析——兼评《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18条第2款
        民事再审审查与审理范围之新理念——兼论我国民事诉讼附带上诉制度的建立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调解:内容、限度与程序
        程序正当化视角下的案外人异议之诉——以《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规定为中心
        我国欺诈性非讼生效法律文书撤销程序探析
        论伪银行卡索赔诉讼中要件事实的证明
      司法制度研究
        司法改革视野下人民法庭功能定位之重构
        基层法院合议庭评议功能之完善
        论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后合议庭评议规则的构建
        法官辞职的现实障碍及从业限制探讨——兼论经济补偿制度的构建
        “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改背景下庭审记录方式的信息化改革——以刑事审判为例
        负面“裁判效应”的预防:以刑事判决说理对民意的回应为视角
        国家审计监督范畴的再审视——基于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解读
        行政调查的可诉性研究——以火灾事故调查为例
        建筑物区分所有背景下物业使用人的“准成员利益”之确认与保护
      刑事法律前沿
        间接正犯的界定
        家长惩戒权滥用行为的刑法规制
        贪污贿赂案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探析——以审判中心主义为视角
        被告人阅卷权论辩——兼评《刑事诉讼法》第37条第4款之不足与完善
        关于我国刑事追偿的理性反思与制度完善
        跨越“诉辩交易”:刑事诉讼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完善与思考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报告的性质定位与司法运用
      比较法研究
        韩国小额诉讼制度的考察
        马来西亚代表人诉讼中的主体适格问题研究——以UEM南北大道案与巴坤水坝案为视角
        我国台湾地区金融消费纷争评议制度之程序研究——以诉外纷争解决机制与法院功能之接轨为中心
        药品专利限制与强制许可——基于国际经验与中国现况的评析
        基于专利审查高速路的跨国专利纠纷解决研究
        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的发展和中国的应对——以TPP协定为视角


      内容摘要
       本书是清华大学法学院张卫平教授和厦门大学法学院齐树洁主编的《司法改革论评》系列丛书的第二十二辑。全书由30余篇学术论文构成,分为“本辑聚焦:员额制改革”、“民事诉讼专论”、“司法制度研究”、“刑事法律前沿”和“比较法研究”五大部分,同时包括张卫平教授的卷首语一篇。本书收集了当前我国司法改革中的具体理论问题和实践经验,通过不同形式的探讨,为进一步深化我国司法改革提供可能的理论和实践思路,是研究我国司法改革的相关法学学者以及法科学生的有益参考资料。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