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朱光潜 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7-12 / 精装
售价 ¥ 13.00 2.7折
定价 ¥49.00
品相 八五品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5-03-03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诗论讲义
《诗论》原名《诗学通论》,初成于1932年底。1933年到北大外文系求职时,朱光潜向胡适提交的就是《诗论》,胡适看了大为赞赏,不仅聘朱先生为英文系教授,还邀请他到中文系讲了一年“诗论”。北京大学中文系商金林教授此次发现的即是当年朱先生在北大的课程讲义,油印大16开本。正文共七章,约10万字。
《诗论》是朱先生的代表作,可以说写了一辈子。这本讲义对读者而言不仅具有理论和审美价值,作为《诗论》的早期版本,它也是一个重要的文献,对于考察朱先生的诗学理论发展和学术道路都具有重要的史料意义。研究文学(诗歌)、美学的人可与后来的版本比照,从中见出朱先生诗学观念的变化、学术视野的拓展,以及语言上的千锤百炼。编者对全稿进行了整理校订,并写了详细的后记介绍《诗论》各个版本的演进和朱先生对诗学研究的毕生追求,可供读者者参稽。
朱光潜(1897—1986),字孟实,安徽桐城人。早年曾留学欧洲,后长期执教于北京大学。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曾任中华美学会会长。著有《诗论》《文艺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等,有《朱光潜全集》传世。
校订说明
诗学通论
第一章 诗的起源——歌谣(上)
第二章 诗与谐隐
第三章 诗的实质与形式(对话)
第四章 诗与散文(对话)
第五章 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
第六章 中国诗何以走上“律”的路?(上)赋对于诗的影响
第七章 中国诗何以走上“律”的路?(下)声律的研究何以特盛于齐梁以后?
近代文 附(存目)
王渔洋文选
郑板桥家书选
板桥题画选
金冬心题画选
校订后记
展开全部
图2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