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易安居书舍
  • 【现货速发】航天2.0(航天工业的革命性进步)[美]约瑟夫·N.佩尔顿9787568295239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现货速发】航天2.0(航天工业的革命性进步)[美]约瑟夫·N.佩尔顿9787568295239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举报

可开发票。24小时内发货。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568295239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售价 48.00 6.0折

定价 ¥80.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5-13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经济
      货号:
      11015802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约瑟夫·N.佩尔顿(Joseph N.Pelton),博士,是国际空间大学的前任院长和董事会主席。他也是亚瑟 C. 克拉克基金会的创始人,也是国际卫星专业协会(现国际空间与卫星专业协会(Space and Satellite Professionals Internationa,SSPI)的创始人。佩尔顿博士目前在国际空间安全促进协会执行委员会任职。他是乔治华盛顿大学空间和高级通信研究所的名誉主任,1998年至2004年,他还担任了该大学电信和计算机硕士项目主任。此前,他在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担任跨学科电信项目主任。佩尔顿博士还担任过国际空间安全基金会主席和全球法律信息网主席。
       
      杨榕,作者长期在航天企业工作,主要从事企业规划论证、改革调整以及综合经营等方面的管理工作,重点开展了型号经费综合计划的研究、策划、实施和监督管控,针对所属单位的类型特点开展了差异化的考核管理。累计发表文章10篇,撰写重要管理报告30余篇,共获得奖励15项,其中省部级奖励5项。

      目录
      1  瞬息万变的航天世界
        1.1  引言
        1.2  小卫星革命
        1.3  既复杂又相互冲突的卫星通信发展趋势
        1.4  推动卫星应用变化的关键技术趋势
          1.4.1  地面系统的关键创新
          1.4.2  先进的编码系统
          1.4.3  新的频率效率和频谱分配
          1.4.4  新的制造和质量保证能力
          1.4.5  新的发射系统效率
        1.5  本书结构
        1.6  小结
        参考文献
      2  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
        2.1  引言
        2.2  20世纪60-90年代:传统通信卫星的兴起
        2.3  20世纪90年代新型空间通信系统的兴起——现在
        2.4 航天2.0时代的卫星通信
        2.5  前景、机遇和陷阱
        2.6  监管的担忧
        2.7  小结
        参考文献
      3  遥感卫星系统和服务的主要发展趋势
        3.1  引言
        3.2  重塑遥感领域
          3.2.1  小型遥感卫星革命
          3.2.2  遥感数据数字处理与分析技术发展
          3.2.3  国防侦察的衍生品
        3.3  全球新的商业利益
        3.4  遥感卫星系统的增长
        3.5  小结
        参考文献
      4  精确导航与授时的发展壮大
        4.1  引言
        4.2  GNSS卫星如何确定用户的确切位置
        4.3  GNSS的创新
        4.4  关键问题及关注事项
        4.5  个人监视、隐私和自由
        4.6  网络安全与使用GNSS设备入侵计算机控制系统
        4.7  依赖GNSS的自动化系统存在的漏洞及备份方案
        4.8  GNSS的全球扩张
        4.9  小结
        参考文献
      5  气象卫星的新功能
        5.1  引言
        5.2  重要的新气象追踪能力
          5.2.1  先进基线成像仪(Advanced Baseline Imager,ABI)
          5.2.2  对地静止闪电测绘仪(Geostationary Lightning Mapper,GLM)
          5.2.3  地面伽马射线闪光监测(Terrestrial Gamma Ray Flashes,TGF)
          5.2.4  新的卫星气候变量监测(ECV)
        5.3  太阳活动监测和近实时数据分析显示
        5.4  改进地球磁层变化监测
        5.5  紧急搜救和恢复通信
        5.6  小结
        参考文献
      6  原生区域的新用途
        6.1  引言
        6.2  空间态势感知
        6.3  正在开发的新技术
        6.4  对原生区域的新应用不断增多
          6.4.1  高空原生区域旅游
          6.4.2  用于通信、信息技术和对地观测服务及高空平台系统(High-altitude Platforms,HAPS)的无人机或气球
          6.4.3  黑暗天空站
          6.4.4  自动化机器人货运飞机
          6.4.5  高超声速运输系统
        6.5  高超声速武器与防御系统
        6.6  小结
        参考文献
      7  在轨服务、碎片清除和废弃航天器再利用
        7.1  引言
        7.2  应对空间碎片
          7.2.1  开展主动碎片清除
          7.2.2  ConeXpress轨道延寿飞行器(也称ConeX或CX-OLEV)
          7.2.3  MDA公司与“空间基础设施服务”
          7.2.4  ViviSat公司及其“任务延寿飞行器”
          7.2.5  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OTV)——NASA、美国空军和DARPA
          7.2.6  内华达山脉公司“追梦者”太空飞机
          7.2.7  碎片清除小卫星
          7.2.8  德国宇航中心DEOS任务
          7.2.9  “清洁空间一号”——EPFL
          7.2.10  电动力碎片清除器
        7.3  小结
        参考文献
      8  天基太阳能发电卫星系统
        8.1  引言
        8.2  从早期的设计概念到当前的SBSP系统
        8.3  目前为设计和开发SBSP系统所做的工作
        8.4  SBSP地面接收系统
        8.5  SBSP领域的国际倡议
        8.6  发展SBSP的其他原因
        8.7  发射系统以及天基发电系统的可行性
        8.8  政策和监管问题
        8.9  小结
        参考文献
      9  太空武器、太空战争威胁和行星防御
        9.1  引言
        9.2  50年来在和平利用外层空间方面取得的进展
        9.3  作为《外层空间条约》补充的软法机制
        9.4  外层空间军事化威胁日益加剧
        9.5  空间交通管理、空间态势感知和空间安全新方法
        9.6  抵御宇宙威胁、开展行星防御
        9.7  小结
        参考文献
      10  化学火箭系统的发展趋势与卫星发射的新途径
        10.1  引言
        10.2  运载火箭设计的发展及其工作原理
        10.3  离子推进器和电推进航天器(Electrical Space Vehicles)
        10.4  设计和制造发射系统的新方法
        10.5  立方体卫星和小卫星的发射系统
        10.6  作为第一阶段上升系统的载机和空天飞机
        10.7  全球的发射场
        10.8  发射操作的基本地面支持系统
        10.9  平流层高空平台:准卫星发射
        10.10  小结
        参考文献
      11  发射与推进系统的长期发展
        11.1  引言
        11.2  深空系统
          11.2.1  太阳帆航天器
          11.2.2  激光或离子驱动航天器
          11.2.3  核动力飞行器
          11.2.4  水基星际飞船
        11.3  系绳、太空电梯和太空索道
        11.4  大型驱动装置和轨道炮
        11.5  空间防护和大规模的空间建造工程
        11.6  小结
        参考文献
      12  空天飞机、太空旅游和私人太空居住舱
        12.1  引言
        12.2  XPRIZE和建造空天飞机把民众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努力
        12.3  关于如何进入太空的新模式
        12.4  私人太空居住舱
        12.5  商用高超声速运输
        12.6  小结
        参考文献
        13 航天2.0经济、商业和监管问题
        13.1  引言
        13.2  国际监管的挑战
        13.3  世界各地的国家监管审批
        13.4  “方便旗”部署和简化申请审批的需求
        13.5  筹集资金
        13.6  改变卫星商业和经济模式
        13.7  主要监管变化的回顾
        13.8  小结
        参考文献
      14  展望
          14.1 航天2.0企业的蓬勃发展
          14.2 航天2.0企业的范围日益广阔
        14.3  技术潜力
          14.3.1  空间碎片显著增加
          14.3.2  卫星无线电频谱问题
        14.4  航天进程的重塑
        14.5  人类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潜力
        14.6  政府进行监管改革以鼓励新航天企业
        14.7  对未来空间敌对行动的担忧
        14.8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内容摘要
      1瞬息万变的航天世界1.1引言航天工业正处于一个巨变时期。新兴航天技术和无数的创新性空间应用都处于前所未有的增长和动态发展中。只有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AI)领域,即所谓的网络产业,有着类似的发展模式,即快速技术进步和工业发酵。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航天工业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由软件定义的计算机工业在太空的延伸。通信卫星、遥感和气象卫星以及导航卫星是目前最大的空间应用产业。如果我们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些太空应用本质上都是利用专业化数字软件和硬件技术进行数字处理和感知的空间系统。数字处理是其核心。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所谓的“硅谷”效应正在创造“颠覆性”航天技术、服务和应用。在硅谷以及在网络革命蔓延的全球其他地区,聪明的年轻人都有一种新的心态:“让我重新创造这个世界。”事实上,他们也是这样做的。这一商业航天产业迅速变化的时代被称为“新航天”和“航天2.0”,不论人们如何给它命名,这都意味着设计、制造、测试和发射卫星的新方式已破土而出。空间系统服务的市场和应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发展空间系统的目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航天2.0投资是从简单的众筹和为有创造力的创业者筹资的互联网平台开始的,如“Kickstarter”互联网平台。许多航天2.0项目都是通过互联网融资发起的。新兴航天公司,如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蓝色起源公司(Blue Origin),维珍银河公司(Virgin Galactic),卫星通信创业公司(Kymeta),一网公司(OneWeb)和行星公司(Planet),正在重塑商业航天产业。因此,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ockheed Marin)、波音公司(Boeing)、空中客车公司(Airbus)、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NorhropGrnumman)和麦克唐纳一德特威尔联合公司(McDonald Detwiler anAssociates Limied,MDA)等老牌航天企业正在进行自我改造,以跟上商业航天革命的步伐。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自2000年以来,在航天2.0领域已经有80多家天使基金和风险投资支持的航天公司成立。事实上,这些新成立的公司中有几家现在已发展壮大,而且即将成为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大公司。这本书里我们将图文并茂地探究是什么原因促使了这些航天2.0投机者的发展。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提出了4个关键因素:①商业念——创造和产生一种创业精神;②融资——获得早期风险资本和风险投资;③技术管理——专注于“融人”技术和信息与通信技术流程;④框架条件——支持商业化的有利政治和法律条件T。一些人的眼光已远远超出了新太空经济的短期增长。史蒂芬·霍金、埃隆·马斯克甚至杰夫·贝索斯等人都展望了未来,甚至是几百年后的未来。埃隆·马斯克曾设想过火星上有100万人。一位亚洲企业家计划在未来几十年在月球上建造公寓。杰夫·贝索斯则以一种非常合乎逻辑和务实的方式展望未来:“地球是有限的,如果世界经济和人口要继续扩张,外层空间是唯一的出路。”[2]任何有远见的人都会看到外层空间和5个世纪前所谓的新世界之间的许多相似之处。但真正的挑战不是在未来几个世纪为人类创造一个新的太空经济,这是命中注定的。未来几十年,空间产品和服务将迅速发展。任何对未来有远见的人都清楚这一点。正因如此,我们面临的挑战是不要重复过去的错误。工业界和国家领导人需要制定法规和法律制度以及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