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博益图书
  • 中国考古学(两周卷)(精)
图文详情

中国考古学(两周卷)(精)

举报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作者: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ISBN:    9787500448716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作者: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ISBN:  9787500448716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售价 205.00 5.4折

定价 ¥380.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发货
    承诺48小时内发货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12-26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92.48% (336笔)
    好评率
    99.32%
    发货时间
    10.12小时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历史
      货号:
      3340137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张长寿、殷玮璋等编著的《中国考古学(两周卷)(精)》依据目前所见的考古材料,分列各章从多个方面进行阐述。读者可从西周与东周时期的都城遗址的规模、布局与出土物的介绍中,了解到它们的社会政治与经济状况;还可观察到宗周与诸侯国势力的消长。从众多墓地资料中可以看到周公所制的“礼制”及走向“礼崩乐坏”的过程。从反映农业、手工业发展水准的各种遗存中,可以感受到古代先民的聪明才智与卓越的创造能力。从一件件精工雕琢的工艺制品、长篇铜器铭文到成编、成组的钟磬与管弦乐器,以及一幅幅极富诗意的绘画作品中,可以追寻古人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周边地区发现的不同遗存中,人们可以看到各少数族群居民身处特定环境,在与中原居民的频繁交往中创造了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凡此种种,都相当全面地勾勒出两周时期的社会风貌,从中可领略到有周一代先民们在两千年前创造的辉煌。进而可意识到两周时期的文明成果,对后世的文明发展所产生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目录
      《中国考古学》总序
      绪论
      第一章  先周文化探索
        第一节  课题的提出
        第二节  先周文化及其渊源的推断
          一  先周文化
          二  先周文化的来源
        第三节  先周文化的分期及分布地域
        第四节  聚落形态和社会生活
          一  居住址
          二  墓地和葬俗
          三  社会生活
        第五节  先周文化与周边青铜文化的关系
          一  先周文化与商文化
          二  先周文化与寺洼文化
          三  先周文化与辛店文化
      第二章  西周文化的分期、年代和都邑
        第一节  西周考古的主要工作
        第二节  西周考古学文化的分期
        第三节  碳十四测定的西周考古学的年代框架
        第四节  都城和聚落形态
          一  建筑基址
          二  铜器窖藏
          三  手工作坊遗址
        第五节  墓葬制度和习俗
          一  家族墓地
          二  带墓道的大型墓葬
          三  中小型竖穴墓
          四  殉葬人和车马坑
          五  洞穴墓
      第三章  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墓地
        第一节  燕国墓地
        第二节  晋国墓地
        第三节  虢国和应国墓地
          一  虢国墓地
          二  应国墓地
        第四节  卫国、邢国和管国墓地
          一  卫国墓地
          二  邢国墓地
          三  管国墓地
        第五节  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
        第六节  鲁国故城墓地和刘台子墓地
          一  鲁国故城墓地
          二  刘台子墓地
        第七节  豫国、漂国和戈国墓地
          一  稳国墓地
          二  漂国墓地
          三  戈国墓地
      第四章  江南地区的西周文化
        第一节  长江中游的西周聚落遗址
          一  蕲春毛家咀遗址
          二  蕲春新屋垮铜器窖藏
          三  黄陂鲁台山西周墓葬
          四  望城的西周遗址与墓葬
          五  长江中游西周聚落遗址的特点
        第二节  长江下游的土墩墓
          一  土墩墓的分区
          二  宁镇地区土墩墓的分期
          三  宁镇地区土墩墓的年代
          四  宁镇地区土墩墓出土的青铜器
          五  屯溪地区土墩墓的陶瓷器与墓葬年代
          六  屯溪地区土墩墓出土的青铜器
      第五章  西周时期的农业和手工业
        第一节  农业和养殖业
          一  农业
        ……
      第六章 西周时期的文化
      第七章 东周时期城市的发展
      第八章 东周时期中原地区的墓葬
      第九章 东周时期南方地区的墓葬
      第十章 东周时期的生产技术
      第十一章 东周时期的社会生活
      第十二章 两周时期周边地区的考古学文化
      后记


      内容摘要
       自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周王朝,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王朝,史称周代。这一时期周武王、周平王分别建都西安与洛阳,由此,史家又以西周、东周称之。
      张长寿、殷玮璋等编著的《中国考古学(两周卷)(精)》介绍了我国考古工作者在20世纪中对两周遗址进行的一系列考古发掘及其研究成果。这些发现在许多方面不仅填补了文献的空白,也从不同视角阐述了周朝八百余年间,创造的比商代更高的历史文明,洞察到东周时期出现社会变革并向封建制度转化的必然趋势。两周是我国青铜时代的巅峰时期。青铜制品中有不少惊世之作,还出现了人工冶铁业。读者可从本卷对两周时期的都城遗址规模、布局与出土物的介绍,了解到当时的社会政治与经济状况;看到周公所制的“礼制”及走向“礼崩乐坏”的过程,感受到古代先民在农业,手工业与艺术文化方面的卓越创造力。进而意识到两周时期的文明成果对后世的文明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考古学(两周卷)(精)》引用资料丰富,涉及内容广泛,对从事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艺术史、文物与博物馆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工作者,都有极
      高的参考价值。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