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徐小智的书店
  • 艺文与审美
  • 艺文与审美
图文详情
  • 艺文与审美
  • 艺文与审美

艺文与审美

举报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569933116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售价 128.25 3.9折

定价 ¥32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发货
    承诺48小时内发货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6-02

    数量
    库存7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94.21% (7773笔)
    好评率
    99.92%
    发货时间
    14.66小时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艺术
      货号:
      1203191929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主编刘梦溪文史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化研究所创所所长、《中国文化》创办人、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研究方向为思想文化史、明清文学思潮和近现代学术思想。    主要著作有《传统的误读》、《学术思想与人物》、《红楼梦与百年中国》、《中国现代学术要略》、《陈宝箴和湖南新政》、《陈寅恪的学说》、《马一浮与国学》、《学术与传统》(上中下三卷)、《七十述学》、《王国维与陈寅恪》、《国学与经学》、《八十梦忆》等。

      目录
      中国美术中之外来因素/常任侠

      中国艺术之“形而上”意义/ 叶秀山

      临摹·译解·演奏 略论“传移模写”的衍变/吴甲丰

      石语/陈衍(石遗)说 钱锺书(默存)记

      槐缘六记/刘永翔

      炼意略论/ 刘衍文

      “啸”:东方古国的口哨音乐/范子烨

      曹植与梵呗之进入中国/[英]K.P.K.Whitaker著 刘志庆译

      美国的中国艺术史研究 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调查之一/林梅村

      ……

      清代书法浅论/戴逸

      中国画法研究/范曾

      我读石涛画语录/ 吴冠中

      八大山人论/范曾

      大画师萧俊贤/郎绍君

      《无极变化》与宇宙意识/范景中

      京剧音韵/张伯驹

      ……


      内容摘要
      《艺文与审美》一书精选了《中国文化》杂志三十年来国内外著名学者对中国艺术领域的研究作品,中国的书法、绘画、音乐、诗歌等方面皆有文章收录,本书集中探讨了古代中国在艺术美学方面的探索和发展,内容丰富,意义重大。

      主编推荐
      世界上有很多事,隔了二十年,就不能看了。而这个创刊词还真是能看,而且很好看。这是我今天的一个感想。这么办刊物,也还不错。首先,这半年刊,就不错。我们已经习惯了月刊,最少的是双月刊,季刊都不多,半年刊就更少了。它不可能太热,居然能坚持到现在,居然还能有一个二十年的纪念。我个人非常佩服,觉得很不容易。——作家、原文化部长  王蒙我非常喜欢这个刊物。这个刊物有特殊的学术品格,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里边,比较少,可以说凤毛麟角。很多杂志每年出12期或者6期,在我看来,很多是空话、废话、套话。《中国文化》这个刊物,很实在,有它的学术品格,有独立性,不受社会风气的影响,不被官场市场所左右。——清史专家 戴逸 八十年代以后,梦溪这本杂志办了二十年,从历史看来,这是一本可以留下来,让大家参考的重要杂志。在世界上,有许多重要的杂志留下来了,但是非常有影响的,也是有限的。——哲学家 汤一介《 中国文化 》之所以为《 中国文化 》者,我想这是由于它的文化理想和人文胸怀。《 中国文化 》确实是一本具有独特学术风格和学术个性的刊物。这一点,的确难能可贵。——历史学家 李学勤

      媒体评论
      ☆作者阵容强大,大师云集,包揽20世纪海内外华文世界的一流学术人物。如中国学术界的“一代宗师”钱穆,现代新儒家代表冯友兰,学界泰斗饶宗颐,甲骨研究第一人胡厚宜,精通吐火罗文的语言学家、教育家季羡林,“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史学家余英时,红学家冯其庸,以及现在活跃的陈来、李零、葛兆光、陈平原、叶嘉莹、扬之水等各领域的大师级人物。☆是对20世纪中国文化研究成果的高度总结和全面梳理。不仅能为我们清点和盘理已拥有的收获,也能为未来中国文化的研究和复兴提供方略和进路,其文献价值、学术价值自不待言,同时对当下国家社会文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疑难,也可以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学科涵盖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各个领域。从儒释道思想、经史之学,到甲骨学、敦煌学、红学等专门之学,更兼有信仰与民俗、古代科技与文化等跨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一套书在手,即能见出中国文化五千年的发展与演变,以及近三十年国内外学界的文化变迁。☆每一卷都是中国文化的重大研究专题,学术成果具领先性和突破性丛书每一卷都是中国文化的重大研究专题,由于作者皆是国内外一流学者,使得每一个专题的研究都具有相当的学术深度,往往具有领先性和突破性。每一个专题都关乎时代社会和文化重大的学术命题及文化专题,中国文化人的当代视野、格局和关怀,于此丛书一览无余。☆刘梦溪主编,戴逸、张岂之作序,众多名家推荐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刘梦溪先生亲自主编,人大清史研究所所长戴逸教授,西北大学有名教授张岂之先生作序推荐,著名学者杨振宁、莫言、叶嘉莹、葛兆光、李零、陈平原等诚挚推荐。☆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本,中华有识之士的优选有识之士的优选。这套文集必将是关心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有识之士们的参考工具,是官产学各界精英人士的优选读物;这部文集也是学术研究和写作者们的津梁,是有志于在汉语世界立言者们的基础起点,研究者、写作者从中找到自己的文化立身之阶;这部文集还是读书人的试金石,是对学术思想有兴趣的读书人的优选收藏。☆规模宏大,12卷,1080万字,9000页,一部全新的中华文明史本套丛书精选520篇文章,按专题厘定为12卷,共1080万字,9000页。同类期刊还没有第二本跨度可堪比拟,丛书更大的意义在于重整国故,赓续前贤之志业,明证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和功用。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