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书香美美
  • 汶川十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幸存者十年历程,百名亲历灾难现场记者联袂祈福)
  • 汶川十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幸存者十年历程,百名亲历灾难现场记者联袂祈福)
  • 汶川十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幸存者十年历程,百名亲历灾难现场记者联袂祈福)
  • 汶川十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幸存者十年历程,百名亲历灾难现场记者联袂祈福)
  • 汶川十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幸存者十年历程,百名亲历灾难现场记者联袂祈福)
  • 汶川十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幸存者十年历程,百名亲历灾难现场记者联袂祈福)
  • 汶川十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幸存者十年历程,百名亲历灾难现场记者联袂祈福)
  • 汶川十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幸存者十年历程,百名亲历灾难现场记者联袂祈福)
  • 汶川十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幸存者十年历程,百名亲历灾难现场记者联袂祈福)
  • 汶川十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幸存者十年历程,百名亲历灾难现场记者联袂祈福)
  • 汶川十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幸存者十年历程,百名亲历灾难现场记者联袂祈福)
  • 汶川十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幸存者十年历程,百名亲历灾难现场记者联袂祈福)

汶川十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幸存者十年历程,百名亲历灾难现场记者联袂祈福)

举报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556421992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售价 24.00 4.8折

定价 ¥49.8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6-01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92.16% (3721笔)
    好评率
    99.89%
    发货时间
    15.26小时
    地址
    上海市黄浦区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30162232
      商品描述:
      前言

      唯有青春,暗自成长 汶川,距离北京约 1900 千米。在此之前,这个边远地区的小县城籍籍无名,是灾难,让数亿人记住了这个地方;是灾难,让数万人瞬间失去了生命、家园。这次地震,震中在汶川,受灾zui严重的地区却是北川,整个北川县城被一座塌下来的山压住。而北川中学,则是重灾区中的重灾区,地震发生前,北川中学有学生 2883 人,教师 202 人。据不完全统计,地震中遇难学生达 723 人,大约占据了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还有 40 名教师不幸遇难。 截至 2008 年 9 月 18 日 12 时, 5·12 汶川特大地震共造成 69227 人死亡, 374643 人受伤, 17923 人失踪,经国务院批准,自 2009 年起,每年 5月 12 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多难兴邦”! 当一个国家的总理在一所临时学校的黑板上写下这四个字,那黑底白字,有一种巨大的震撼力,于无声处听惊雷。在数十万幸存者中,有很多孩子刚从“地狱”归来,因受重伤不能说话的女孩段志秀用笔写下了四个字:我要读书! 这正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绵延不绝的根基,你不能想象一个没有读书声的地方会有未来。 2008 年震后一个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 近 平深入游仙、平武、北川、江油、都江堰、汶川等灾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基层党员干部、各方面救灾人员和组工干部。在受灾群众安置点,他走进一个个帐篷和一间间活动板房,详细询问群众吃饭、购物、就医等情况,还有什么困难。当得知因灾停课的学生大部分已恢复上课,习 近 平同志十分高兴。 在平武县平通镇临时板房小学和北川县桂溪乡永利村小学,他向学生赠送课外读物,勉励同学们从小好好学习,长大后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做贡献。 大灾面前压不垮,大难面前不低头! 灾难让一切都显现原形,我们看见了地震的巨大破坏力,在自然力量的绝 对支配下,人的生命微如蝼蚁。在灾难面前,人性的弱点——胆怯、脆弱、自私、丑恶、卑劣都显现出来,但人性的优点——勇敢、无私、善良、高尚、坚强则更激励人心。 重建家园,成为此后这片土地上人们zui大的愿望。这个家园,不仅是物质的家园,更是精神的家园! 当孩子们也真正懂得灾难究竟意味着什么的时候,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重建家园的梦想就已经照进了现实。 2008 年— 2018 年,转瞬 10 年。 有这样一群正值花季的孩子,在这样的小概率大事件中遇到人生中zui不可逆转的改变。他们本来和其他孩子一样,听着流行歌曲,看着青春文学,期待着体育健儿在奥运赛场上斩金夺银,憧憬着未来进入更为广阔的城市,探究更为宏大的世界。但一场巨大的灾难完全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当他们意识到这种改变意味着什么的时候,人生的画卷已经完全不同。在沉重的命运面前,这些被折断翅膀的天使,他们对美好的不懈追求,对生命的不停追问,对人生自强不息的追求,在震后付出巨大努力重新站立起来的历程,都令人感到深深的震撼。 李晓芳,女, 18 岁,右大腿高位截肢;陈程,男, 22 岁,右大腿高位截肢; 魏敏,女, 16 岁,右大腿高位截肢; 王丽,女, 18 岁,左大腿高位截肢; 杨凤,女, 16 岁,右大腿高位截肢; 张凤,女, 16 岁,双大腿高位截肢; 廖琪,女, 16 岁,左小腿截肢; 晏鹏,男, 17 岁,右大腿高位截肢; 李安强,男, 17 岁,双大腿高位截肢; 李裕,女, 16 岁,右腿截肢; 李甜甜,女, 13 岁,双小腿截肢; 陈瑞霞,女, 7 岁,右大腿高位截肢; 邓阳秋,男, 17 岁,孤儿,左大腿高位截肢。 ………… 这只是汶川特大地震志愿者王志航在 2008 年 5 月 12 日之后记录的一小部分伤残孩子的信息,从那一刻起,她就陪伴着这些孩子成长。 7 岁失去右腿的陈瑞霞说:“地震前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芭蕾舞蹈演员,现在我的梦想改了,我只能当一名画家。” 16 岁的羌族女孩杨凤说:“失去一条腿,我就不能当女兵了。“失去了双腿的张凤说:“我可以穿裙子,但是我永远不能穿高跟鞋了。” 这让王志航心痛不已,这些正当青春灿烂的孩子,未来会面临什么样的人生?她们的归宿在哪里? 那些死者籍籍无名,那些生者仍在深渊。 聚光灯下,那些受灾的人所经历的一切都变得透明而脆弱,他们感受到了爱如潮水一般地涌来,却无法适应“潮水”退却之后的孤寂。在延绵不绝的时间洪流里,十年弹指一挥间。地震带来的灾难已经被报刊、电视、网络反复折射,信息洪流涌过之后,那些曾经震撼人心的感动被渐渐遗忘,那些可歌可泣的勇气渐至悄无声息。 唯有青春,暗自成长。 “北川变了,这片饱经灾难的土地开始绽放出许多绚丽的花朵,其中zui新zui美的就是孩子们!” 张凤、段志秀、杨凤、王飞、李裕、刘敏、郭冬梅、李安强、王虎……这些北川中学的幸存者,在废墟下的黑暗和绝望、伤痛、惊吓中做了 10 个小时到 30 多个小时的斗争,在没有家长的情况下自己签手术同意书,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截肢,在高烧中昏迷整整 3 个月,在回到校园时面对异样的目光。过往 10 年,这些震后幸存的学生和他们同时代的 90 后一样,面对青 春期叛逆、高考、就业等一系列问题。他们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他们选择站起来面对世界! 这个过程之艰苦卓绝,不亚于任何一次生命的长征。 “震后,我想得zui多的是死亡。面对灾难巨大的冲击,我怀疑过生命的意义。我一直觉得‘活着是为了更好地死去’这句话说得很有意思,当你把死亡当作活着的一部分的时候,心里面也就豁然开朗,那时我也长舒一口气,算是迈过了那道坎。” 16 岁的张凤说。 “曾经以为, 17 岁时,我会在北川中学的废墟下失去生命……现在,我坐在轮椅上,用以前从来不可想象的方式,感受这个世界。” 17 岁的郑海洋说。 “天堂和地狱究竟有多远我们不知道,其实相比之下,我觉得活着就是天堂。”刘敏说。 “无论过去多久,这一天都是人生中有重大意义的一天,不应沉迷于伤痛,而应铭记重生的不易。”王丽说。 这些孩子在震后都经历过多次手术,相比于肢体的疼痛,来自精神的痛苦更沉重,当意识到自己与别人不同,当意识到自我的残缺将伴随终身,他们关于人生的思考当然会截然不同。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还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在奋斗中结束这一切?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可贵?”莎士比亚的追问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选择,这些青春期刚刚开始的孩子,都是真正见过生死的,他们已提前开始思量人生的终极意义。 并不是多数人都能找到答案,有的人甚至就此坠入深渊无法自拔,即使zui强大的心理援助也无法缓解他们伴随终身的伤痛。拿什么告慰灾难中救助自己的人,告慰长眠废墟下的亲人、老师和同学,告慰自己的痛失与来之不易的幸存?一群截肢后与命运抗争的孩子,他们中“站立起”十多位研究生,是什么样的力量使他们摆脱死亡带给他们的阴影?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 们重新站立起来,迈向新的生活? 只有从内心生长出来的力量的种子,才能在大地上生根发芽。 没有人愿意成为灾难的主角,但撞上不可避免的命运击打后,这些从废墟上坚强站立起来的少男少女,在珍惜中前行,在感恩中奋斗,他们坚韧进取、从未放弃,逐渐成长为zui优秀的自己!他们的选择,足以让我们对这一代人的未来充满期望! 10 年之后,以及更长远的未来,他们仍将面临生存、生活的巨大考验,但他们已经站起来了!伤痛带来的折磨并未远去,治疗带来的后遗症时有发作,当人们逐渐忘却那场地震,当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种种琐事,站起来,不只是身体上的,也是心灵上的。 站起来!站起来!站起来!站起来对这些饱受命运折磨的孩子来说并非易事,但他们用自己的成长接受了命运的馈赠!罗曼·罗兰曾说过:“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却依然热爱生活的人!” 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免费在线读】

      商品简介

      本书选取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成功获救,但高位截肢的60余位孩子作为访问对象,真实记录他们如何在社会各界组织以及个人的支持与爱抚中,面对惨痛的记忆,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生理与心理的疼痛,战胜自我,从爬出来到站起来,微笑面对生活,并取得丰硕成果,把爱心传递的故事。 十年磨难,十年传奇。一方面,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中zui美的东西:坦然面对所有的不幸、永不放弃、积极向上、充满阳光。另一方面,作者借助这群孩子的真实故事讴歌社会各界的大爱无疆、大爱撑天的精神,呼吁更多人关怀弱势群体、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凝聚社会正能量、引领道德风尚,从心底迸发对善的敬重、对美的向往。


      作者简介
      张凡,《小康》杂志副总编、作家,与师永刚一起合著多本畅销书:《蒋介石自述:1887-1975(上、下卷)》《蒋介石与宋美龄:民国第一家庭传奇》《样板戏史记》《首败:改变亚洲格局的甲午战争》等。
      程亚铭,笔名程圣中,资深媒体人,历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网、大公报等媒体记者、编辑、主编。现供职阿里巴巴集团公关部,5·12汶川特大地震第一批赴现场报道记者,持续关注灾后重建与残疾人群体。

      目录
      第一章 生死交锋
      石块垒着石块;人啊,你在哪里?
      空气接着空气;人啊,你在哪里?
      时间连着时间;人啊,你在哪里?
      第二章 站起来!
      那里有悲痛与毁灭,
      而你是奇迹。
      第三章 昂起倔强的头颅
      它在人生境遇最坏之时降临,
      却带我往最好的方向走。
      第四章 少有人走的路
      你在歌唱时仍然开花,
      你在激流中仍然破碎。
      第五章 没有双臂依然可以拥抱世界
      生命如此丰富,
      以致花朵枯萎而且充满哀伤。
      第六章 追爱——至少你还有我
      为什么整个爱情突然降临,
      正当我悲伤,感到你在远方?
      第七章 等你的短发长过了肩
      如若我哭泣着醒来,
      那是因为梦见自己是迷路的孩子。
      第八章 我是半个 Iron Man(钢铁侠)
      这就是我的命运,
      我的渴望在它上面航行。
      第九章 洋娃为什么要做“假先生”
      你在时间中复活,
      纤瘦而沉默。
      第十章 家,世界上最重要的地方
      我要我所爱的人继续活着;
      我爱过你,歌唱过你,超过一切,
      因此,你得继续绚丽地如花开放!
      附 录 汶川十年伤残者奋斗群像
      后 记 为了成长的纪念第一章 生死交锋
      石块垒着石块;人啊,你在哪里?
      空气接着空气;人啊,你在哪里?
      时间连着时间;人啊,你在哪里?
      第二章 站起来!
      那里有悲痛与毁灭,
      而你是奇迹。
      第三章 昂起倔强的头颅
      它在人生境遇最坏之时降临,
      却带我往最好的方向走。
      第四章 少有人走的路
      你在歌唱时仍然开花,
      你在激流中仍然破碎。
      第五章 没有双臂依然可以拥抱世界
      生命如此丰富,
      以致花朵枯萎而且充满哀伤。
      第六章 追爱——至少你还有我
      为什么整个爱情突然降临,
      正当我悲伤,感到你在远方?
      第七章 等你的短发长过了肩
      如若我哭泣着醒来,
      那是因为梦见自己是迷路的孩子。
      第八章 我是半个 Iron Man(钢铁侠)
      这就是我的命运,
      我的渴望在它上面航行。
      第九章 洋娃为什么要做“假先生”
      你在时间中复活,
      纤瘦而沉默。
      第十章 家,世界上最重要的地方
      我要我所爱的人继续活着;
      我爱过你,歌唱过你,超过一切,
      因此,你得继续绚丽地如花开放!
      附 录 汶川十年伤残者奋斗群像
      后 记 为了成长的纪念

      内容摘要
      本书选取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成功获救,但高位截肢的60余位孩子作为访问对象,真实记录他们如何在社会各界组织以及个人的支持与爱抚中,面对惨痛的记忆,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生理与心理的疼痛,战胜自我,从爬出来到站起来,微笑面对生活,并取得丰硕成果,把爱心传递的故事。
      十年磨难,十年传奇。一方面,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美的东西:坦然面对所有的不幸、永不放弃、积极向上、充满阳光。另一方面,作者借助这群孩子的真实故事讴歌社会各界的大爱无疆、大爱撑天的精神,呼吁更多人关怀弱势群体、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凝聚社会正能量、引领道德风尚,从心底迸发对善的敬重、对美的向往。本书选取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成功获救,但高位截肢的60余位孩子作为访问对象,真实记录他们如何在社会各界组织以及个人的支持与爱抚中,面对惨痛的记忆,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生理与心理的疼痛,战胜自我,从爬出来到站起来,微笑面对生活,并取得丰硕成果,把爱心传递的故事。
      十年磨难,十年传奇。一方面,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美的东西:坦然面对所有的不幸、永不放弃、积极向上、充满阳光。另一方面,作者借助这群孩子的真实故事讴歌社会各界的大爱无疆、大爱撑天的精神,呼吁更多人关怀弱势群体、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凝聚社会正能量、引领道德风尚,从心底迸发对善的敬重、对美的向往。

      主编推荐
      1、5·12汶川特大地震幸存者十年全记录。资历记者10年跟踪采访5·12汶川特大地震60余名幸存下来但高位截肢的特殊群体,将他们置入整个汶川地震这个庞大的灾难现场来考量,再现这些孩子10年成长的历程,真实反映他们的爱与怕,伤害与救治,奋斗与爱情,分享他们生活的点滴,见证他们的成功和幸福。如今这些伤残孩子又处于人生的新节点,学习深造、毕业求职、谈婚论嫁……命运多舛的他们又将面对怎样的磨难? 2、奋进的青春别样红。这些从废墟中爬出来的折断翅膀的孩子,在破碎中成长,在残缺中美丽,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疼痛,战胜自我,成就自我:考入品牌大学、自己创业、成为很好的运动员或演员、回家乡做公务员回报社会……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这些孩子坚强得让健全人心疼又汗颜,他们充分彰显了人类的意志韧性、人性的善意和光辉,树立了新时代青年充满正能量的新标杆。3、铭记与感恩。这群孩子的奋斗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社会的大爱与关怀,那些成长路上无数人的出手相助,那些不求回报的善与爱,正是让这些孩子们得以在坎坷的青春路上逐渐成长的保证。那些在黑暗中用残损的手掌挖掘的人,那些在抗震救灾中捐躯的英雄,各方救灾人员和组工干部,十年来默默为所有伤残者免费救治、安装义肢的爱心团体、家庭、个人,细心呵护、付出辛劳的医疗人员,重建美好校园的援建者……正是他们诠释了什么是人间大爱,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与感恩。4、百名资历记者联袂推荐、祈福。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周刊》《人民画报》《新周刊》《新世纪周刊》《大公报》、新浪等上百名当年震后靠前时间奔赴现场报道的记者,十年来持续关注灾区重建、地震致伤致残的孩子们。地震十周年,他们共同为这群孩子祈福:愿受伤的心,能转化为生命的动力、爱与感恩。

      精彩内容
      “我不要腿了,快把我拖出去!”山崩地裂之下,北川塌陷。
      北川县城两面邻山,左边是王家岩山,右边是景家山,地震引发的山体塌方几乎覆盖了整个县城。老县城80%、新县城60%以上的建筑物垮塌,县城基本被夷为平地。
      处于断裂带上的汶川、北川、青川三个县城中,北川损失尤为惨重。王家岩山倾倒下来的那一刻,天昏地暗,北川县委办公楼、北川县民政局、北川县图书馆、北川县幼儿园在一阵烟尘之后都不见了。数百吨的巨石和几十米深的黄土将昔日的楼房、街道全部吞掉了。“包饺子”,四川人用非常形象的说法来形容北川县城的遭遇。也曾有人建议将这次地震称为“北川大地震”。
      “我们的教室直接掉了下去,我都不知道怎么掉下去的,很多不同班级的学生掉在了一起。”高一(5)班的李裕回忆说,呛人的灰尘,冰冷的石块,废墟下一片黑暗。上个星期,李裕刚回了趟家,妈妈破天荒地给了她500块钱的生活费,这天早上李裕兴冲冲地到食堂给饭卡里充了100块钱,心想晚上可以改善一下伙食了,吃点儿回锅肉。
      他们的校长也在研究如何改善孩子们的伙食。地震发生时,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正与食堂工人和管理人员在学生食堂开会。当他们从食堂里面逃出来时,刘亚春整个人都惊呆了,他后来回忆说:“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两幢五层高的教学楼,一幢完全垮塌,一幢沉下去,只剩下歪斜的两层……正在上课的师生被废墟掩埋,到处是呼救声、哭喊声。”1000多名师生身陷其中。“我睁开眼睛。自己的下半身已被废墟全部掩埋,上半身比下半身好一点儿,但也好不到哪里去,也基本上被泥土覆盖,只有头和手勉强露在外面。旁边有几个是我的同班同学,大家都以不同的姿势被埋在了下面。周围到处都是血迹,钢筋、书本、笔和砖头,还有大小不一的瓦砾,以及很多很多的不明物。同学的鲜血已经将我雪白的T恤染成了灰红相间。”高一(2)班的郑海洋后来回忆这一刻,他第一次感觉死亡离自己这么近。
      “清楚地看到桌椅东倒西歪,墙壁的裂缝越来越大;感觉到地在下陷,感觉到了恐惧、惊慌……过后就失去了知觉。”高一(3)班的刘敏回忆道:“苏醒时,睁开双眼:到处都是灰尘!本能地,用没有压住的右手掩住了口鼻,艰难地呼吸着。当灰尘慢慢地沉了下来后,我开始仔细观察四周的情况:身上压着同桌,她重重地压住我的上身,我每一次呼吸都必须用尽全身的力气。左边也是我的同桌,不能看见她,但可以用唯一能活动的右手摸到她。”高一(7)班正在上的是物理课,上物理课的老师是他们的班主任曾茂华,一名刚刚任教不久的大学毕业生。
      “正在讲课,就地震了,曾老师就喊我们,我没听清楚喊的是啥子,光看到他的嘴巴在动,然后看到房子在晃,我就拱到桌子底下,后头‘啌’的一声就垮了,然后就黑得没法了。当时我在下面待了恐怕一天多,二三十个小时。”李安强回忆说,“那个时候我们吼(喊)了的,有的女同学还吼哭了哦。我没有吼。我想到无法出去了,就在里头慢慢休息一下。那时以为只有我们学校垮了,不晓得整个县城都垮了;如果晓得整个县城都垮了,我们恐怕都绝望了。当时有个女生要水,我还在开玩笑说:莫哭,莫哭,我去给你买,我去给你买所有的水,可乐、雪碧!”曾茂华左脸朝下,右脸被东西“我不要腿了,快把我拖出去!”山崩地裂之下,北川塌陷。
      北川县城两面邻山,左边是王家岩山,右边是景家山,地震引发的山体塌方几乎覆盖了整个县城。老县城80%、新县城60%以上的建筑物垮塌,县城基本被夷为平地。
      处于断裂带上的汶川、北川、青川三个县城中,北川损失尤为惨重。王家岩山倾倒下来的那一刻,天昏地暗,北川县委办公楼、北川县民政局、北川县图书馆、北川县幼儿园在一阵烟尘之后都不见了。数百吨的巨石和几十米深的黄土将昔日的楼房、街道全部吞掉了。“包饺子”,四川人用非常形象的说法来形容北川县城的遭遇。也曾有人建议将这次地震称为“北川大地震”。
      “我们的教室直接掉了下去,我都不知道怎么掉下去的,很多不同班级的学生掉在了一起。”高一(5)班的李裕回忆说,呛人的灰尘,冰冷的石块,废墟下一片黑暗。上个星期,李裕刚回了趟家,妈妈破天荒地给了她500块钱的生活费,这天早上李裕兴冲冲地到食堂给饭卡里充了100块钱,心想晚上可以改善一下伙食了,吃点儿回锅肉。
      他们的校长也在研究如何改善孩子们的伙食。地震发生时,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正与食堂工人和管理人员在学生食堂开会。当他们从食堂里面逃出来时,刘亚春整个人都惊呆了,他后来回忆说:“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两幢五层高的教学楼,一幢完全垮塌,一幢沉下去,只剩下歪斜的两层……正在上课的师生被废墟掩埋,到处是呼救声、哭喊声。”1000多名师生身陷其中。“我睁开眼睛。自己的下半身已被废墟全部掩埋,上半身比下半身好一点儿,但也好不到哪里去,也基本上被泥土覆盖,只有头和手勉强露在外面。旁边有几个是我的同班同学,大家都以不同的姿势被埋在了下面。周围到处都是血迹,钢筋、书本、笔和砖头,还有大小不一的瓦砾,以及很多很多的不明物。同学的鲜血已经将我雪白的T恤染成了灰红相间。”高一(2)班的郑海洋后来回忆这一刻,他第一次感觉死亡离自己这么近。
      “清楚地看到桌椅东倒西歪,墙壁的裂缝越来越大;感觉到地在下陷,感觉到了恐惧、惊慌……过后就失去了知觉。”高一(3)班的刘敏回忆道:“苏醒时,睁开双眼:到处都是灰尘!本能地,用没有压住的右手掩住了口鼻,艰难地呼吸着。当灰尘慢慢地沉了下来后,我开始仔细观察四周的情况:身上压着同桌,她重重地压住我的上身,我每一次呼吸都必须用尽全身的力气。左边也是我的同桌,不能看见她,但可以用唯一能活动的右手摸到她。”高一(7)班正在上的是物理课,上物理课的老师是他们的班主任曾茂华,一名刚刚任教不久的大学毕业生。
      “正在讲课,就地震了,曾老师就喊我们,我没听清楚喊的是啥子,光看到他的嘴巴在动,然后看到房子在晃,我就拱到桌子底下,后头‘啌’的一声就垮了,然后就黑得没法了。当时我在下面待了恐怕一天多,二三十个小时。”李安强回忆说,“那个时候我们吼(喊)了的,有的女同学还吼哭了哦。我没有吼。我想到无法出去了,就在里头慢慢休息一下。那时以为只有我们学校垮了,不晓得整个县城都垮了;如果晓得整个县城都垮了,我们恐怕都绝望了。当时有个女生要水,我还在开玩笑说:莫哭,莫哭,我去给你买,我去给你买所有的水,可乐、雪碧!”曾茂华左脸朝下,右脸被东西压着,嘴巴张不开,说话很困难,全身只有右手能动,只能听着自己的学生们哭爹喊娘。他试着用微弱的声音呼唤他熟悉的名字。学生贾国伟听到了老师的呼喊,就四处乱摸,摸到了一条被压断的课桌腿,他用这根钢管拗开了压在上面的天花板,爬到曾茂华的位置,用钢管拗开了卡着曾茂华脑袋的板凳,差点儿被勒死的曾茂华呼吸畅通后立刻呼叫起来:“大家要坚持,外面一定有人来救我们的,我们这个班级一定要挺过去,高一(7)班永不会倒的。”预制板掉下来重重地压在课桌上,将李安强死死地卡在了里面。课桌太小,他的腿刚好被压在课桌的钢管上,没办法动。紧挨着李安强被压倒的,还有梁欢等8名同学。当日晚,余震袭来,李安强与同学们的生存空间更显狭小,他正准备努力将弯曲的腿伸直,但刚一挪动时,梁欢和后面被压的同学便疼得直叫。不忍同学受到二次伤害,他强忍痛苦,保持着原有的姿势。
      “我们像是坐在一艘船上,摇摇晃晃,周围山上不断落下石头。每个人都靠在一起,安静得可怕。”高一(3)班的班长刘敏,想到了自己的职责。她想,我不能软弱,必须表现出坚强,带动同学们。她开始鼓励周围还活着的同学,一起唱《团结就是力量》。
      “唱着唱着刘琴就没声音了,那时我拼命地喊她,她就是没有回应,她的手慢慢地落到了我的脸上,冰凉冰凉的……我不停地喊爸爸妈妈来救我,幻想着他们能听到我的呼喊飞来救我。但自己也知道,这只是一种自我安慰。”高一(3)班的郭冬梅坐在第一排,倒下来的讲台正好把她压在了下面。在懵懂不安中,她失去了她最好的朋友。
      另一边,高一(7)班的6个男孩子一起在唱,“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他们集体顶着头上的石板,一个接一个艰难地爬了出来,又立刻返回废墟,救出了几位重伤的同学。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