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书中自有
  • 中国印刷史话 文明之光
图文详情

中国印刷史话 文明之光

举报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510875809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售价 38.24 5.6折

定价 ¥6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减券
    发货
    承诺48小时内发货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5-09-19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93.89% (6572笔)
    好评率
    99.93%
    发货时间
    11.8小时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历史
      货号:
      1201863620
      商品描述:
      前言

       印刷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文化。 印刷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在印刷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印刷工人们不断探索创新,为后世遗留了大量的印刷珍品,而印刷技术亦不断革新,与人民生活愈发紧密。如今我们日常所用的书籍、报刊、钞票都是得益于这项古老技术的发明与运用。此外,我们的电脑主板、身份证、食品包装袋上的图文信息都与印刷术有关。可以说,印刷术融入了人们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它已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印刷术的发展至今已经历了三个高峰: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激光照排。雕版印刷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书籍的出版和教育的传播,为唐以来中华文化的兴盛奠定了重要基础。活字印刷是对雕版印刷发展进行进一步改革,较好地提高了印刷速度,节省了印刷原料。受“活字之祖”毕昇泥活字的影响,世人又发展出了木活字、铜活字、锡活字、铅活字等。尤其是德国的谷登堡受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影响,发明了铅活字印刷,带来了近现代文明的曙光,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开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被誉为“当代毕昇”的王选在1975年带领团队进行科技攻关,在多个研发团队齐头并进下,王选团队终于研制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让汉字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在计算机上实现了处理使用汉字。这项技术进步,使印刷告别了“铅与火”,迎来了“光与电”。我们如今能读书、看报都得感谢王选,就像每天用电灯时要感谢爱迪生一样。印刷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书籍的普及,让更多的人得以接受知识的熏陶,所以我们说印刷术是“文明之母”。 每一种印刷技术发展与革新的背后,都有着说不完的故事。有辉煌,有辛酸,亦有感动。时过境迁,这些尘封的技艺或见于一本毫不起眼的古籍,或一件锈迹斑斑的机械,或布满文字符号的键盘。它们的精神与文化已逐步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之中,让我们觉得使用起来是那么的理所当然,逐渐用而不知,用而不觉。当重拾印刷技艺、翻阅印刷文物时,我们不禁会深深叹服先人的智慧。中国印刷博物馆系统地收藏了印刷术起源、发展、传播等不同时期的文物。通过研究这些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我们得以与千年前的古人对话
      【书摘与插画】


       
       
       
       

      商品简介

       印刷术历经千年,从雕版到活字,从泥活字到铅活字,从激光照排到数字印刷,它们的发明、发展及应用,无不浸透着中华民族为了文化流传而倾注的智慧和汗水。在这段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中,在这灿烂的文明古国里,代代印刷人以他们精湛的技艺和智慧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弘扬中华文化,铭记印刷先贤智慧,赓续先人创造创新精神,激励后人奋发向上精神,本书由中国印刷博物馆专业人士组织编写,介绍了印刷的起源、雕版印刷、活字印刷、近现代的印刷、红色印刷、印刷术的传播等方面的知识。 本书图文并茂,富有趣味性,是一本增长知识,陶冶情趣,兼具科普价值和人文价值,进行博物爱国教育的好书。


      作者简介

      谷舟,男,中国共产党党员。1988年生于湖南耒阳。2010年9月进入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学习。2014年获得德国马克思•普朗克协会奖学金资助,于德国马普科学史研究所学习交流半年。2015年获中国科学院大学理学博士学位,进入中国印刷博物馆工作。目前已在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等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要研究领域为印刷出版史、古代文物科技分析。


      目录

      *章 闻名于世的古蜀文明发祥地/ 001——三星堆遗址概况第二章 穿越古蜀时空隧道/ 009——古蜀史传说与三星堆考古*节 说“蜀”/ 011一、巴蜀/ 011二、蜀人/ 013三、蜀国/ 017四、成都平原/ 020第二节 雾中王国——蜀王的故事/ 022第三节 地下史书——古蜀2000 年沧桑史/ 032一、文明初曙——三星堆遗址一期文化/ 033二、鼎盛时期——三星堆遗址二期至三期文化/ 041三、文脉潜行——三星堆遗址四期文化/ 055第三章 物华天府/ 059——三星堆的农业、商贸、制陶、制玉和冶炼*节 风调雨顺——农业/ 060第二节 丝路悠悠——商贸/ 067一、海贝/ 068二、象牙/ 071三、虎牙/ 075四、服饰/ 075五、漆器/ 080第三节 陶然升华——三星堆陶器/ 081一、祭祀与生活用品/ 086二、人物与动植物造型/ 091第四节 镂石攻玉——三星堆玉石器加工/ 096一、石器/ 096二、玉器/ 098第五节 烈火熔金——三星堆冶炼/ 107一、青铜器/ 107二、金器/ 119
      【前言】

      主编推荐

      打开一本书,走进一座博物馆回顾中国印刷历史,感悟中华印刷文化人文 科普,涵养当代青少年的家国情怀
      【内容简介】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