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书中自有
  • 浮生六记/古典名著普及文库
  • 浮生六记/古典名著普及文库
图文详情
  • 浮生六记/古典名著普及文库
  • 浮生六记/古典名著普及文库

浮生六记/古典名著普及文库

举报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其他
  • ISBN:  9787553809991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其他

售价 10.93 4.4折

定价 ¥25.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发货
    承诺48小时内发货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5-05-28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96.58% (6576笔)
    好评率
    99.93%
    发货时间
    13.35小时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1201827117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沈复(1763—1822),字三白,号梅逸,江苏长洲人,清代散文家。其性格爽直,落拓不羁,不事科举,以行商、书客、幕僚、名士终身。嘉庆中曾随齐鲲出使琉球;能文善画,曾以其家居生活和浪游见闻写成自传性纪实散文《浮生六记》六卷。沈复之妻陈芸(芸娘),字淑珍,为他的表姐,两人同岁。陈芸天资聪慧,颇能诗文,是一个有才而且性格洒脱的女子。林语堂曾赞美《浮生六记》中的芸娘为“中国文学上可爱的女人”。

      目录
      闺房记乐
      闲情记趣
      坎坷记愁
      浪游记快
      中山记历
      养生记道

      内容摘要
      《浮生六记》为自传散文体小说,书中记闺房之乐,琴瑟相和、缱绻情深;记闲情雅趣,贫士心性、喜恶爱憎;记人生坎坷,困顿离合、人情世态;记各地浪游,山水名胜、奇闻趣观。作者以纯朴的文笔,记叙大半生的经历,欢愉与愁苦两相对照,真切动人。书中描述了他和妻子陈芸志趣投合,伉俪情深,愿意过一种布衣蔬食的生活,可由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经历了生离死别的惨痛。
      中国的古代文学,描写情爱的诗文很多,但大多写宫廷艳史。写权势礼法之下的爱情悲剧,或写风尘知己及少男少女间的缠绵,很少涉及到夫妻之情。别具慧眼的陈寅恪指出:“吾国文学,自来以礼法顾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间关系,而于正式男女关系如夫妇者,尤少涉及。盖闺房燕昵之情意,家庭米盐之琐屑,大抵不列于篇章,唯以笼统之词,概括言之而已。”
      《浮生六记》篇幅不过四万字,却无法用“有趣”“精致”“伤感”将其简单概括。俞平伯一生钟爱《浮生六记》,赞其“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露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林语堂则视之为知己:“读沈复的书每使我感到这安乐的奥妙,远超乎尘俗之压迫与人身之痛苦。”

      精彩内容
          原文
              居三月,如十年之隔。芸虽时有书来,必两问一答,中多勉励词,余皆浮套语,心殊怏怏。每当风生竹院,月上蕉窗,对景怀人,梦魂颠倒。先生知其情,即致书吾父,出十题而遣佘暂归。喜同戍人得赦,登舟后,反觉一刻如年。及抵家,吾母处问安毕,入房,芸起相迎,握手未通片语,而两人魂魄恍恍然化烟成雾,觉耳中惺然一响,不知更有此身矣。
              时当六月,内室炎蒸,幸居沧浪亭爱莲居西间壁,板桥内一轩临流,名日“我取”,取“清斯濯缨,浊斯濯足”意也。檐前老树一株,浓阴覆窗,人面俱绿。隔岸游人往来不绝。此吾父稼夫公垂帘宴客处也。禀命吾母,携芸消夏于此。因暑罢绣,终日伴余课书论古、品月评花而已。芸不善饮,强之可三杯,教以射覆为令。自以为人间之乐,无过于此矣。译文
              在学馆只住了三月,却如十年般漫长,虽然芸不时来信,但也仅是寥寥数语,半是勉励的话,再加上些无关痛痒的客套寒暄,我心里怏怏不乐。每当春风拂过竹院,明月斜映蕉窗,我总会思念芸,如痴如醉,魂梦颠倒。先生知悉了我的苦衷,便去信告知我父亲,并布置了十道文题,让我暂时回家。我如同戍守在外的征人获得赦免般大喜。我便收拾行囊,即刻登舟,扬帆疾驶,反觉一刻如年。终于到家,我先到母亲处问安,之后走进自己房间,芸起身相迎,执手相看,默默无言,只觉我俩魂魄恍恍然化烟成雾,耳中懵然一响,浑然不知自身存在。
              当是正值六月,内室燠热,所幸居住在沧浪亭爱莲居西厢,板桥内有一轩亭临水,名叫“我取”,取意于“清斯濯缨,浊斯濯足”。屋檐前有一株老树,蓊郁扶疏,浓阴覆盖着窗户,甚至会映绿人脸。对岸游人往来不绝。这本是我父亲宴请宾客的地方。禀告母亲后,我便携芸来此消夏。冈暑热芸也搁置了刺绣,每天伴我读书论古,品月评花。芸不胜酒力,最多能饮三杯,我便教她以“射覆”行酒令。窃以为人世间的快乐,又有什么能胜过此呢。注释l清斯濯缨,浊斯濯足:上古歌谣,原文为“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2射覆:古代一种卜测类游戏,在瓯、盂等器具下覆盖某物件,让人猜测为
              何物。原文
              一日,芸问日:“各种古文,宗何为是?”余日:“《国策》《南华》取其灵快,匡衡刘向取其雅健,史迁、班固取其博大,昌黎取其浑,柳州取其峭,庐陵取其宕,三苏取其辩,他若贾、董策对,庾、徐骈体,陆贽奏议,取资者不能尽举,在人之慧心领会耳。”芸日:“古文全在识高气雄,女子学之恐难入彀,唯诗之一道,妾稍有领悟耳。”
              余日:“唐以诗取士,而诗之宗匠必推李、杜,卿爱宗何人?”芸发议日:“杜诗锤炼精纯,李诗激洒落拓,与其学杜之森严,不如学李之活泼。”余日:“工部为诗家之大成,学者多宗之,卿独取李,何也?”芸日:“格律谨严,词旨老当,译文
              一天,芸问:“各种古文,应取法哪家?”我回答说:‘《战国策》《庄子》取其轻灵明快,匡衡、刘向取其雄深雅健,司马迁、班固取其浩博广大,韩愈取其雄浑,柳宗元取其峭拔,欧阳修取其疏宕,苏洵、苏轼、苏辙取其宏辩,其他像贾谊、董仲舒策对,庾信、徐陵骈文,陆赞奏议之类,取资借鉴处不能一一列举,而在于人的慧心领会。”芸说:“古文全在于识见高拔,气势雄浑,女子学习恐怕难以入门,只有诗歌,我稍微有些领悟。”
              我问道:“唐以诗歌取士,而诗歌的宗匠必推李白、杜甫。你取法哪位诗人?”芸发议论道:“杜诗锤炼精纯,李诗潇洒落拓。与其学杜甫诗歌的森密严整,不如学李白诗歌的潇洒活泼。”我说:“杜甫为古今诗人集大成者,学者多所取法,你却独独取法李白,这是为什么呢?”
              P10-11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