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谢岳书店
  • 钱穆作品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
  • 钱穆作品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
  • 钱穆作品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
  • 钱穆作品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

钱穆作品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

举报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作者: 
  • 出版社:    书海
  • ISBN:    9787557101008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作者: 
  • 出版社:  书海
  • ISBN:  9787557101008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售价 35.14 4.4折

定价 ¥79.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5-23

    数量
    库存14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94.8% (4048笔)
    好评率
    99.93%
    发货时间
    16.72小时
    店主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31743222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七岁入私塾。曾就读常州府中学堂、南京私立钟英中学,高中肄业后,辗转任教于无锡、厦门、苏州等地小学、中学,并励志苦读,精研学问。1930年《刘向歆父子年谱》问世,为学界推重,转入大学执教。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江南大学等校。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移居台北,任教于台湾中国文化书院。1992年归葬苏州太湖之滨。一生著述,广涉经史子集,后辑为《钱宾四先生全集》甲乙丙三编,凡一千七百万字。

      目录
      八十忆双亲 
      一? 前言 / 3 
      二 七房桥 / 5 
      三 五世同堂 / 7 
      四 先祖父鞠如公 / 11 
      五 先父之幼年苦学及科名 / 13 
      六 怀海义庄 / 15 
      七 先父对余之幼年教诲 / 19 
      八 先父之病及卒 / 24 
      九 先母来归 / 26 
      一○ 先母寡居 / 29 
      一一 先兄之卒及先母之晚年 / 35 
      一二 先母之卒 / 37

      师友杂忆 
      序 / 43 
      一 果育学校 / 45 
      二 常州府中学堂 / 56 
      三 三兼小学 / 78 
      四 私立鸿模学校与无锡县立第四高等小学 / 89 
      五? 后宅初级小学 / 109 
      六 厦门集美学校 / 123 
      七 无锡江苏省立第三师范 / 133 
      八 苏州省立中学 / 142 
      九 北平燕京大学 / 152 
      一○ 北京大学 / 163 
      一一 西南联大 / 210 
      一二 成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 / 232 
      一三 华西大学 四川大学 / 251 
      一四 昆明五华书院及无锡江南大学 / 260 
      一五 新亚书院 (一)/ 276 
      一六 新亚书院 (二)/ 287 
      一七 新亚书院 (三)/ 309 
      一八 新亚书院 (四)/ 320 
      一九 新亚书院 (五)/ 335 
      二○ 在台定居 / 353

      附录 
      一 怀念我的母亲 / 371 
      二 怀念我的父亲 / 379 
      三 胡公秀松墓碑记 / 387 
      四 纪念张晓峰吾友 / 389 
      五 故友刘百闵兄悼辞 / 398 
      六 回忆黄季陆先生 / 404 
      七 悼念苏明璇兄 / 409 
      八 怀念老友林语堂先生 / 416 
      九 悼亡友张莼沤先生 / 423 
      一○ 王贯之哀辞 / 426 
      一一 我和新亚书院 / 431 
      一二 九十三岁答某杂志问 / 443

      内容摘要
      1974年,八十岁的钱穆先生追念亲恩,成《八十忆双亲》一书,八年后又成《师友杂忆》。这本书即两书之合刊,并收入附录文字十二篇。
      《八十忆双亲》中,先生追忆了祖父、父亲、母亲、兄长的一生,他们言传身教的精神成为钱穆人格的一部分。作《师友杂忆》时,先生双目已不能见字,回念求学时所遇各位老师,和辗转任教于小学、中学、大学的经历,以及钻研学问的心路历程,感慨万端。
      从果育小学到北京大学、西南联大、新亚书院,几十年来世风时态骤转亟变。从这本书中,可以窥见二十世纪国家、社会、风气、人物、思想、学术之变,以及胡适、顾颉刚、吕思勉、陈寅恪、梁漱溟、冯友兰、林语堂、傅斯年等人的侧影记事。先生所追忆庶可使前世风范有所存留,读此杂忆者,苟以研寻中国现代社会史之目光视之,亦未尝不足添一客观之旁证。

      精彩内容
       《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新书试读《八十忆双亲》前言
      余乃一孤儿,年十二,先父辞世,余尚童騃无知。越三十五年,先母又弃养,余时年四十
      七,只身在成都,未能回籍亲视殓葬。国难方殷,亦未讣告交游,缺吊祭礼,仅闭门嗓泣深夜嚎啕而止。年七十一,值双亲百龄冥寿,余是年已辞新亚校务,患目疾,住院施手术。不久,即赴吉隆坡马来亚大学任教,时思撰文,略述梗概,竟未果。今岁余年八十,明年,又值双亲一百十
      龄之冥寿。因乘余之诞辰,觅机赴梨山,沿横贯公路,自花莲返台北,途中滞留八日,住宿四处,草写此文。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回念前尘,感怆万端。自念我之生命,身体发肤皆传自父母,而今忽已耄老,精神衰退,志业无成。愧对当年双亲顾复教诲之恩,亦何以赎不肖之罪于万一
      。往事种种,迄今犹留脑际。拉杂书之,庶我兄弟四人之子孙,他年当能读及,亦使稍知祖德之一二。亦以告并世之知余其人而不知余之生平来历者。
      《师友杂忆》序余八十初度,撰《忆双亲》一文。读者多劝余继述生平经历,以飨并世。余念自幼志学,老而无成,妄有自述,岂不腼颜。惟生平师友,自幼迄老,奖劝诱掖,使余犹幸能不虚度此生。
      此辈师友往事,常存心中,不能忘。今既相继溘世,余苟不加追述,恐其姓名都归澌灭,而余生
      命之重要部分,亦随以沦失不彰,良可惜也。惟
      余所欲追忆者乃远从七十年前开始。来港台,亦已有三十年之久。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以今思昔,皆已恍如隔世。而况忧患迭经,体况日衰,记忆锐退,一人名,一地名,平常自谓常在心中,但一临下笔,即渺不可寻。有时忽现脑际,未即写下,随又忘之,苦搜冥索,终不复来。而又无人可问。如写第一篇果育学校事,当前相识已无一人同历其事者。第二篇写常州府中学堂事,在台有一人,在港复有一人,年皆长于余,皆垂
      垂九十矣。余所思,未必即彼所知。此皆前清时代之事。下逮民初,亦复如是。故凡余所述,皆属一鳞片爪,而已费九牛二虎之力。但既到老不忘,则可确证其为余生命中之重要部分,务求叙述真实,亦属余对生命之自惜。纵属一鳞片爪,在余则弥自珍重。而余之生命,在此时代,亦属可有可无。增余一人不为多,减余一人不为少。
      惟此七十年来,世风时态,骤转亟变。余所追忆亦可使前世风范犹有存留。读此杂忆者,苟以研寻中国现代社会史之目光视之,亦未尝不足添一
      客观之旁证。有心世道之君子,其或有所考镜。
      是则凡余之所杂忆,固不仅有关余一人之事而已。又余双目已不能见字,信笔所至,写成一字即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