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谢岳书店
  • 学以为己(传统中国的教育上下)

学以为己(传统中国的教育上下)

举报

全新正版 可开发票 极速发货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567532656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售价 87.87 5.5折

定价 ¥160.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5-17

    数量
    库存23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货号:
      3816272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中国教育一直在寻求一种完美的机制,能够让个人的学习乐趣和社会责任获得平衡。而中国传统教育对此已有了深入的思考。本书从经济史、政治史、哲学史、民俗史等多学科角度去考察学校的设立,考试选才的体制,大众教育、家庭教育的开展等等,并以教育为基点勾连起与传统教育相关的思想与社会的各个方面。


      作者简介
      李弘祺,台湾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历史研究所讲座教授,纽约市立大学荣休教授。过去三十多年间专研中国教育史,从宋代开始,而及于整个传统中国,先后以英文及中文出版多本有关中国教育的著作。日本关西大学《泊园》称誉他为“活跃于当今世界治中国教育及科举史之第一人者”。

      目录
      序言
      繁体版序
      第一章  引言:中国教育的理想与重要主题
        第一节  个人、社会与受教育者
          1.“为己之学”
          2.教育的社会目的
          3.通才、经学者与君子
          4.理学思想中的人:有德之士、英雄、殉道者
          5.中国传统教育的式微
        第二节  文化一致性及其流弊
          1.保守主义
          2.互为主体与相互影响
          3.儒家正统
          4.权威的生活态度、庶民教育与中国人格特质
        第三节  关键论点
      第二章  中国传统教育制度:学校与考试
        第一节  教育机构的变迁(I)
          1.古代传说的学校与射箭的理想
          2.稷下学宫
          3.博士制度与汉代太学
          4.汉代的地方学校
          5.汉代的私人教育
          6.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太学
          7.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官学
        第二节  教育机构的变迁(II)
          1.隋、唐的高等教育
          2.隋、唐时代的地方教育
          3.宋代的官学与太学
          4.宋代地方官学与书院
          5.辽、金、元的官学教育制度
          6.元代书院
          7.明代的国子监
          8.明代地方官学
          9.明代的书院
          10.结论
        第三节  考试制度:从察举到科举
          1.古代背景
          2.孔子与东周时期的变迁
          3.养士
          4.汉代察举制度
          5.东汉考试制度的改革
          6.魏晋南北朝的选官制度
          7.科举制度的兴起
          8.唐代的科举制度
          9.科举制度的完备
          10.科举文化的兴起
          11.外族朝代的科举制度
          12.明代的科举制度
          13.反思科举的存在理由
      第三章  中国教育的思想史
      第四章  历代教育内容的演变和学习的乐趣
      第五章  识字教育、家族教育以及技术教育
      第六章  学生的理想与现实
      第七章  结论:晚明以后
      附录  中国传统教育的特色与反省
      参考书目
      索引
      本书附表


      内容摘要
       李弘祺编著的《学以为己:传统中国的教育(上下)》这本著作论述中国的传统教育制度,对于私人讲学、考试选才、中央到地方各级学校的建立、书院的兴盛,以及大众教育,都巨细靡遗。在教育思想方面,李教授一方面论及儒家经学在教育上的深远影响,是权威人格与保守性的形成;另一方面则强调道学思想摆脱威权和科举,培养自我的重视。同时也论及佛教与儒家教育的互动。在教育的实际运作方面,论述识字、家庭教育、技术教育、平民教育、课程的演变,以至学生的生活和运动等等。这些课题,都超越了过去关于教育的实际情况的描述及评估。这本书特别值得探讨有关问题的学者深思,也对研究历史的教师和学生有很好的助益。


      主编推荐

      荣获 第十三届国家“文津图书奖”!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国学成果奖”!入选 “新京报书评周刊”2017年中好书!“深港书评”2017年度非虚构十大好书! 真正的知识来自于个人面对知识的亲密体验 一个文明不外乎是它的教育发展史  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国学成果奖”(史部)获奖作品 日本学者誉为“当今世界治中国教育及科举史之*人者”的代表作  随书附赠精装笔记本
      【内容简介】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