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谢岳书店
  • 晚清外交七十年(第4部重建中国与皇帝逊位)
  • 晚清外交七十年(第4部重建中国与皇帝逊位)
  • 晚清外交七十年(第4部重建中国与皇帝逊位)
  • 晚清外交七十年(第4部重建中国与皇帝逊位)

晚清外交七十年(第4部重建中国与皇帝逊位)

举报

全新正版 可开发票 极速发货

  • 作者: 
  • 出版社:    东方
  • ISBN:    9787520723619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作者: 
  • 出版社:  东方
  • ISBN:  9787520723619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售价 39.53 5.8折

定价 ¥6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5-04

    数量
    库存3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历史
      货号:
      31286412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弱国无外交,一直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这种状态是在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没落腐朽的晚清王朝所面临的直接的、现实问题。 本书在前三部的基础上,聚焦于二十世纪初期十年间清政府在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的夹缝中遭遇的种种屈辱和折冲樽俎,呈现了列强各怀鬼胎的所谓中国重建计划,以及在革命狂飙中被迫逊位但又颇有不甘的末世清廷。全稿从庚子赔款谈起,用丰富的史料讲述了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在中国的尝试、清政府在日俄战争中的“旁观”、连州教案与中美交涉、立宪外衣下的五大臣欧美考察、日本在东北的蚕食渗透及美国人的开发满洲计划和清政府联美抗日的失败、辛亥革命后的列强“协约式联盟”及各方势力为促成宣统退位而进行的较量。


      作者简介
      李书纬,原名李书伟。河南省郑州市人,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今日头条签约作家、“青云计划”优秀作品获奖者。自2002年以来已在国际级报刊发表专题性文章、诗歌和散文等文学作品百余篇,代表诗作《大地的鸣唱》被多家媒体刊载。
      擅长通俗类历史读物的写作,目前已出版《少年行:1840—1911晚清留学生历史现场》、《晚清官场的洋大人》(共两册)、《晚清外交七十年》(前三部)等。

      目录
      第一章 庚子后的“中国重建”
      一、一个洋大人的重建中国建议 
      二、丁韪良臆想的政治变革
      三、“门户开放”在中国是不现实的
      四、美国想通过教育改革来影响中国人
      五、控制了海关就等于控制了中国经济

      第二章 日俄战争中的“旁观”
      一、英日同盟与日俄战争
      二、日俄在中国开战,大清要“局外中立”
      三、战争中的“接触”
      四、《朴茨茅斯条约》的签订
      五、来自北洋的“抗日新政” 

      第三章 连州教案与中美交涉
      一、令华盛顿错愕的连州教案 
      二、中美官方的最初动作
      三、美国方面的连锁反应 
      四、组成了中美联合调查团 
      五、该用什么方式了结连州教案

      第四章 走向欧美的五大臣
      一、迫不得已的新政 
      二、地方实力派的一个奏请
      三、考察前的准备
      四、发生了谋刺事件
      五、清廷的调查与计划重启
      六、走向大洋的考察之旅

      第五章 “满洲开发计划”与联美抗日
      一、美国人司戴德提出了开发满洲计划
      二、从新法铁路到锦瑷计划
      三、宣统继位与袁世凯被罢免 
      四、日本人仍然把持着东三省的铁路权
      五、塔夫脱“金元外交”与“满洲铁路中立化”
      六、摄政王载沣念念不忘“三国同盟”
      七、六国财团与联美的失败 

      第六章 辛亥革命与宣统逊位
      一、辛亥革命就这样爆发了
      二、列强要搞“协约式联盟”
      三、袁世凯出山 
      四、促动南北和谈 
      五、南北和谈 
      六、抛弃了宣统皇帝

      内容摘要
      弱国无外交,一直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这种状态是在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没落腐朽的晚清王朝所面临的最直接的、最现实问题。
      本书在前三部的基础上,聚焦于二十世纪初期十年间清政府在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的夹缝中遭遇的种种屈辱和折冲樽俎,呈现了列强各怀鬼胎的所谓中国重建计划,以及在革命狂飙中被迫逊位但又颇有不甘的末世清廷。全稿从庚子赔款谈起,用丰富的史料讲述了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在中国的尝试、清政府在日俄战争中的“旁观”、连州教案与中美交涉、立宪外衣下的五大臣欧美考察、日本在东北的蚕食渗透及美国人的开发满洲计划和清政府联美抗日的失败、辛亥革命后的列强“协约式联盟”及各方势力为促成宣统退位而进行的较量。

      主编推荐
      从庚子赔款到宣统逊位,透视列强各怀鬼胎的所谓重建中国计划
      夹缝求生,末世清王朝处处碰壁;以史为鉴,泱泱中华行稳致远

      精彩内容
       一、一个洋大人的重建中国建议1900年是中国的鼠年,有一句谚语说:“一日时辰子为首,十二生肖鼠占头。”晚清中国好像从来没有过“占头”、占得先机的那份荣耀,相反,经历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进军北京的劫难后,大清更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对这一点,已经66岁
      的慈禧太后感触最深。自甲午战争之后,列强瓜分中国的行径日甚一日。渴望振作的光绪皇帝在民意的呼声中推动了维新变法。
      变法无一例外地会冲击宗法体制和守旧派的利益。在一片反对声中,渴望重掌朝权的慈禧太后发动了戊戌政变。然而,自政变那一刻起,被幽禁的光绪皇帝就像一颗烫手的山芋,让慈禧太后处于十
      分尴尬的境地。慈禧太后想继续垂帘听政,而天下臣民要她归政的呼声却日趋强烈。此间,列强掀起的瓜分狂潮,更把人民要
      求变革、抵制外侵的呼声推向高潮。
      自1899年起,取名为“义和拳”的组织以山东和直隶为中心掀起的反洋教斗争使得清廷与列强各国都十分震惊。这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排外斗争,也遭到了西方列强的共同抵制。自1900年初开始,英、美、法、意、
      德、俄等国不断向清政府提出抗议,要求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这一排外组织。
      最初,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对义和团采取的是纵容态度。为什么呢?因为对于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幽禁光绪皇帝再次实现垂帘听政,列强进行了干涉,要求慈禧太后归政,这让慈禧太后又气又恨,便试图借助义和团的力量报复洋人。
      终于,在“后党”的支持下,义和团于1900年6月下旬开始围攻北京城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和天主教堂。由于义和团的打杀
      、驱逐、排斥洋人,外国使馆成了洋人的避难所,也就从这一刻起,列强开
      始思考该如何处置中国,让中国按照西方的规则行事。
      在义和团进入北京城后,身为大清海关总税务司的洋大人赫德因为房子和办公处所被义和团焚毁
      ,也只好躲进英国使馆里。
      从1900年6月13日到8月24日,赫德在东交民巷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危急的两个月。使馆被围困,与外界隔绝的赫德不得不停下手中的工作。他既有一
      种惶惑不安之感,又为中国的混乱局面所担忧。在此期间他曾经有回国的打算,但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决定留在中国。至于为什么留在已经混乱不堪的中国,赫德说:“我留下来,还能为海关、为中国和为公众利益继续工作。
      我认为,在这个时候,我,也只有我,能在这三个方面起些作用。”其实,精明的赫德明白,如果中国的局势得到控制,那么对于他来说又将是一次攫取权力的好机会,于是他决定留下来。正如他所言
      :“离开中国将是憾事,因为考虑到中国人对我工作的赏识,经过这次事件,我的地位肯定会更重要
      。”被困驻华使馆,赫德和他背后的英国政府一样也在思考着该如何处置中国。在此之前,《北美评论》杂志社曾经希望赫德写一篇关于中国时局的评论文章。他虽然一直关注中国局势,但由于海关及海关之外的其他事务过于繁重,因此他一直难以有时间写这样的文章,被困在使馆里,听到外面隆隆的炮声,忧虑之情再次袭来。
      P2-4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