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轩天书店
  • 环境微生物学
图文详情

环境微生物学

举报

正版保障·电子发票·七天退换无忧

  • 作者: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    9787122109378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122109378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售价 21.18 7.1折

定价 ¥29.8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发货
    承诺48小时内发货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5-06-15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78.38% (827笔)
    好评率
    100%
    发货时间
    23小时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综合性图书
      货号:
      6911390
      商品描述:
      目录
       1 绪论
      1.1 环境微生物学的形成和发展
      1.2 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2.1 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内�?br />1.2.2 学习环境微生物学的意�?br />1.3 微生物的概述
      1.3.1 微生物的定义
      1.3.2 微生物的特点
      1.3.3 微生物的分类
      1.3.4 微生物的命名
      2 病毒
      2.1 病毒的特征和分类
      2.1.1 病毒的特�?br />2.1.2 病毒的分类和命名
      2.2 病毒的形态和结构
      2.2.1 病毒的形态和大小
      2.2.2 病毒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2.2.3 病毒的宿�?br />2.3 亚病毒和新兴病毒
      2.3.1 类病�?br />2.3.2 拟病�?br />2.3.3 朊病�?br />2.3.4 新兴病毒
      2.4 病毒的增殖过�?br />2.4.1 病毒的增殖过�?br />2.4.2 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
      2.5 病毒的培养和计数
      2.5.1 病毒的培养特�?br />2.5.2 病毒的培养基
      2.5.3 动物病毒的空斑试�?br />2.5.4 噬菌体的培养和测�?br />2.6 环境因子对病毒的影响和病毒的存活
      2.6.1 物理因素的影�?br />2.6.2 化学因素的影�?br />2.6.3 病毒的存�?br />3 原核微生�?br />3.1 细菌
      3.1.1 细菌的个体形态和大小
      3.1.2 细菌的细胞结�?br />3.1.3 细菌的繁�?br />3.1.4 细菌的培养特�?br />3.1.5 细菌的物理化学性质
      3.1.6 细菌的鉴�?br />3.1.7 环境中常见的细菌种类
      3.2 古菌
      3.2.1 古菌的研�?br />3.2.2 古菌的特�?br />3.2.3 古菌的分�?br />3.2.4 古菌在生物界的特殊地�?br />3.3 放线�?br />3.3.1 放线菌的形态和大小
      3.3.2 放线菌的菌落形�?br />3.3.3 放线菌的生活史和繁殖
      3.3.4 放线菌的主要类群
      3.3.5 放线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在生产实际中的应�?br />3.4 蓝细�?br />3.4.1 蓝细菌的特点
      3.4.2 蓝细菌的分类
      3.4.3 蓝细菌的分布与生�?br />3.5 其他原核微生�?br />3.5.1 螺旋�?br />3.5.2 立克次体
      3.5.3 衣原�?br />3.5.4 支原�?br />4 真核微生�?br />4.1 原生动物
      4.1.1 原生动物的一般特�?br />4.1.2 原生动物的分类及各纲简�?br />4.2 微型后生动物
      4.2.1 轮虫
      4.2.2 线虫
      4.2.3 寡毛�?br />4.2.4 浮游甲壳动物
      4.3 真核藻类
      4.3.1 真核藻类的一般特�?br />4.3.2 藻类的分类及各门特征简�?br />4.3.3 藻类与环境保�?br />4.4 真菌
      4.4.1 真菌的一般特�?br />4.4.2 真菌的分�?br />4.4.3 酵母�?br />4.4.4 霉菌
      4.4.5 伞菌
      5 微生物的生理
      5.1 生物生命活动的催化剂——酶
      5.1.1 酶的概念
      5.1.2 酶的催化特�?br />5.1.3 酶的组成
      5.1.4 酶蛋白的结构
      5.1.5 酶的活性中心和酶与底物结合的机�?br />5.1.6 酶的分类与命�?br />5.1.7 酶活力和影响酶活力的因素
      5.2 微生物的营养
      5.2.1 微生物的化学组成
      5.2.2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和营养类�?br />5.2.3 微生物的培养�?br />5.2.4 微生物对底物进行代谢的过�?br />5.3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5.3.1 生物氧化
      5.3.2 生物氧化的类�?br />5.3.3 发光现象
      5.4 微生物的合成代谢
      5.4.1 产甲烷菌的合成代�?br />5.4.2 化能自养型微生物的合成代�?br />5.4.3 光合作用
      5.4.4 异养微生物的合成代谢
      6 微生物的生长与环境因子的影响
      6.1 微生物的生长
      6.1.1 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概念
      6.1.2 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和生长曲�?br />6.1.3 微生物生长曲线在废水微生物处理中的应�?br />6.1.4 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测定
      6.1.5 微生物的死亡及其测定
      6.2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子
      6.2.1 温度
      6.2.2 pH
      6.2.3 氧化还原电位
      6.2.4 溶解�?br />6.2.5 辐射
      6.2.6 水的活度与渗透压
      6.2.7 重金�?br />6.2.8 若干有机�?br />6.2.9 抗生�?br />6.2.10 其他因素
      7 微生物的遗传和变�?br />7.1 微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和意义
      7.1.1 微生物的遗传和变�?br />7.1.2 遗传和变异的意义
      7.2 微生物的遗传
      7.2.1 遗传和变异的物质基础——DNA
      7.2.2 DNA的结构与复制
      7.2.3 DNA的变性和复�?br />7.2.4 DNA及其作用
      7.2.3 微生物生长与蛋白质合�?br />7.2.6 微生物的细胞分裂
      7.3 微生物的变异
      7.3.1 变异的实�?br />7.3.2 基因突变的特点和类型
      7.3.3 基因重组
      7.3.4 基因工程及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8 微生物生态学
      9 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10 微生物与环境污染控制与治�?br />11 微生物学新技术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12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
      附录
      附录1 教学常用染色液的配制
      附录2 常用染色方法
      附录3 教学用培养基
      附录4 总大肠菌群检索表(MPN法) 

      内容摘要


          乐毅全、王士芬主编的这本《环境微生物学(第2版)》在汲取靠前外众多很好教材、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与环境工程、市政工程等环境领域有关的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规律;从细胞、分子或种群等不同水平上研究环境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和生态分布等,并从微生物与物质循环的角度叙述了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书中还介绍了生物学新技术在环境微生物学领域的应用并含有与其配套的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本书内容全面,文字简明,概念清晰,书中各章节前均有“学习重点”,章节后附有“阅读建议”以及“本章小结”和“思考与实践”,力求重点突出,便于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
          《环境微生物学(第2版)》适合作为高等学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材,并可供从事环境领域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



      精彩内容



          乐毅全、王士芬主编的这本《环境微生物学(第2版)》在汲取靠前外众多很好教材、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与环境工程、市政工程等环境领域有关的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规律;从细胞、分子或种群等不同水平上研究环境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和生态分布等,并从微生物与物质循环的角度叙述了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书中还介绍了生物学新技术在环境微生物学领域的应用并含有与其配套的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本书内容全面,文字简明,概念清晰,书中各章节前均有“学习重点”,章节后附有“阅读建议”以及“本章小结”和“思考与实践”,力求重点突出,便于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

          《环境微生物学(第2版)》适合作为高等学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材,并可供从事环境领域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